在面對化肥產業“紅海”趨勢愈演愈烈的情況下,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600096.SH,以下簡稱:云天化)這艘巨輪毫不退縮,以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來應對,發揮人才優勢,做大做強。究其科研能力如此亮眼的緣由,企業表示:一是企業大膽投入資金,對研發人才的重視;二是企業將創新當作了一種”日常”習慣,對生產、技術一點點不斷改進,造就了今日高效生產的云天化。
科技人才指路明燈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近年來中東地區磷礦和磷肥產能逐步擴大,對國際磷肥市場帶來較大沖擊,國內磷肥出口競爭力和盈利能力有所減弱,我國肥料減量化、生態化、功能化、精細化的趨勢明顯,進入了分級管理、精準施肥、靠服務增值的時期。云天化如何搶占市場,靠的就是人才。
對于人才的管理措施,云天化總經理段文瀚在接受《證券日報》獨家采訪時表示,首先,公司現在前所未有地加大了對純市場化人才的引進力度,特別是對于專業化較強的人才。其次,云天化自身也在建立人才培養系統。將創新打造優秀的企業商學院,包括線上線下的學習資源,各個部門后備人員的培養計劃,內部師資力量的設計,外部的合作單位等等都已經在規劃當中,這個商學院的定位是成為一個綜合性的平臺,全方位為公司培養各類職業化、專業化的人才。
作為紅海產業中“顛簸前行”中一員,云天化對培養自身的科研能力非常重視,一方面,公司目前已造就了一批骨干技術人員和產業技術工人,形成了一支具有較強技術創新能力和高度敬業的技術隊伍,成為公司不斷提升生產管理和裝備運營技術的堅強保障。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大教授、長江學者張福鎖出任云天化植物營養首席科學家,以其帶領的專家團隊助力云天化農業研究。
另一方面,公司擁有國家磷資源開發利用工程技術中心、云南省新型化肥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材料技術開發中心、云天化國際植物營養研究院等技術研發機構,形成了具有協同效應的研究開發體系,為公司可持續發展和生產經營提供了技術支持。
這兩方面的科技研發能力強有力的結合,使得云天化這艘大船能夠順利駛過“紅海風浪”。
堅韌不拔立足研發
科技創新,說起容易做起來難。具有不確定性高、研發周期長、失敗風險大等特點,不是每一個企業,特別是傳統化肥企業都敢于嘗試的。但是,云天化在發展過程中卻敢于嘗試創新,接受挑戰,大膽投入研發。
據《證券日報》記者查閱相關資料發現,云天化的科技研發投入資金還是比較大的,甚至在2017年,化工原料價格上漲、國家提出“零化肥增長”政策的宏觀背景下,仍然保持了2億元的研發經費投入。這也意味著云天化正在堅定不移地沿著產業升級轉型的道路前行。
“公司必須通過創新來不斷進行自我完善,提升自我能力,創新逐漸成為云天化的一種思想理念。”段文瀚說,在當代,創新的緊迫性是非常明顯的,不僅僅只是技術上的進步,而且更多的要體現在整個公司思維方式的改變,特別是在轉型升級這一方面,需要具有創新思想。
此外,《證券日報》記者還獲知,云天化在科研方面獲得國內多項研究專利,僅2017年一年,云天化就組織開展了“一種礦物源栽培基質”等33項專利申請工作,新增“一種含硫磷銨的制備方法”等授權專利19項。而在2018年6月29日就因《貧細雜難選膠磷礦資源化利用關鍵技術集成與工業示范項目》獲得了云南省科學進步一等獎,云天化的科研能力功力之強大可見一斑。
精細管理國際標準
云天化作為生產制造型企業,追求的是精益生產,力求把每個生產細節做到完美。公司提出的“長周期”創新理念是有效降低生產成本的不二法寶。2016年生產裝置實現7個“百日紅”(即:生產裝置安全運行100天),2017年生產裝置累計實現14個“百日紅”,“百日紅”數量成倍增長,生產裝置的長周期穩定運行,既提升了產品質量的穩定性、生產裝置的利用率,又大幅降低了生產成本和員工勞動強度。
“我們不僅要以國家標準來要求自己,更要以高于國家生產標準的要求來要求自己。”段文瀚說。
據了解,在2017年,公司所屬水富云天化、天安化工、云峰分公司、紅磷分公司、三環中化、金新化工等七家分子公司成為國內首批通過國際化肥工業協會(簡稱:IFA)保護與可持續產品管理認證的企業(PS認證),標志著公司肥料產品在研發、采購、制造、儲存、運輸和應用過程方面已達國際管理標準,這都要歸功于云天化實施的精細化管理。
云天化提出:“在科技創新日新月異的激烈市場競爭環境中,無論對于企業還是個人,如果今天你不生活在未來,那么明天你將生活在過去”。云天化已然將創新理念、精細管理成功融入了公司的企業文化中。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