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曉悅
佳都科技(600728)4月11日晚間發布2018年年報。報告顯示,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46.80億元,同比增長8.5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62億元,同比增長23.35%;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大幅轉正,表現出持續、穩健的增長態勢。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0.57元(含稅),現金分紅金額9227.10萬元,分紅比例達到35.2%。
人工智能相關業務實現較快增長
據悉,公司業務結構中原“智慧城市業務”、“智能化軌道交通業務”中人工智能產品、運營服務業務獨立劃分為“行業智能產品及運營服務業務”。
公司的行業智能產品及運營服務業務實現收入2.09億元,同比增長128.97%,毛利率高達63.57%,顯著高于其他業務類別。
公司表示,主要是因為自研核心模塊產品及人工智能新產品銷售規模的擴大,以及產品、運營服務等新業務模式逐步落地。目前,公司將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在地鐵視頻監控領域,通過對乘客、客流、物品特征的分析,優化高峰時段分流管理、可疑物品監測、可疑人員識別,為地鐵安全運營提供技術保障;又如,融合了多項人工智能技術的“警務視頻云”系列產品連續中標廣東、山東、新疆等地的省市公安AI+安防平臺項目,形成實戰應用,助力公安干警快速挖掘視頻線索、追蹤犯罪嫌疑人軌跡;“城市交通大腦”系列產品為交通治堵提供了新思路,通過AI手段實時、精確地分析交通擁堵原因,幫助城市交通管理者“對癥下藥”,實現科學治堵。
持續加碼人工智能技術與產品研發
報告顯示,公司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業務全年取得營業收入19.65億元,同比增長35.61%,毛利率同比增加1.1個百分點。軌道交通解決方案業務出現一定的波動,營業收入小幅下滑,毛利率同比持平,略有回升。
公司表示主要原因是業務發展策略升級和新簽合同跨期的影響。而今年3月,公司公告中標《廣州市軌道交通十一號線及十三五新線車站設備及運維服務采購項目》,總金額高達118.89億元,為未來軌道交通業務的增長奠定了市場基礎。
公司引進了新加坡工程院李德纮院士等重量級的國際領軍人才,并組建了全球智能技術研究院,在重點布局的計算機視覺和智能大數據兩大人工智能細分領域基礎上,進一步開展數字孿生、知識圖譜等認知智能層面的技術研發,研發投入同比上升39.49%。去年12月,佳都科技成功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8.75億元用于“城市視覺感知系統及智能終端項目”和“軌道交通大數據平臺及智能裝備項目”的建設,持續加碼人工智能技術與產品研發。
業內人士表示,在今年的“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智能+”,即通過人工智能技術“賦能”生產性場景,提升各行各業的生產效率,創造新的市場需求,成為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力,人工智能行業前途無量。機構預測,未來三年人工智能市場將以年均超過60%的速度增長,到2020年預計將達到千億規模;到2022年,人工智能驅動的商業價值將高達3.9萬億美元。
目前軌道交通、安防和城市交通行業仍保持較高景氣度。“十三五”期間我國城市軌道交通新增運營線路總投資2.35萬億元,行業年投資額增速預計達到22.32%;今年3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軌道交通將成為“灣區經濟”“城市群經濟”的重要承載力量,極大促進地區中各項資源要素的快速流動。而安防行業的智能化已是大勢所趨,在安防行業整體平穩增長的基礎上,未來三年國內AI+安防軟硬件市場規模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到驚人的125.5%。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統正在進入應用爆發的臨界點,對“擁堵”這一城市交通治理難題帶來新的智慧解決方案,有望迎來快速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公司在總部舉辦戰略發布會,進一步明確以技術、人才、機制創新為驅動,以AI技術為核心,布局軌道交通、公共安全、城市交通三大業務板塊,完善技術和產業生態圈的戰略規劃。公司還發布了地鐵全自動運行管理系統、人臉識別售檢票系統、基于數字孿生的智能站臺管理系統、基于地鐵云和大數據的智能運維系統、智感安防區多維動態防控平臺系統等一大批AI新產品,并表示這些產品即將銷售應用。預計公司AI技術新產品的廣泛應用將助推公司各項業務增長。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