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萬晨曦
1月13日,洪亮的上市鐘聲響起,和遠氣體成功登陸資本市場。作為湖北省首家貧困縣上市企業,上市之路漫漫,艱難困苦,玉汝于成。
“八年歷程,一路走來,唯有團隊的堅持和各方的支持,我們作為民營企業一直追求上市,把生意做成事業,這是我們的初衷。”和遠氣體董事長楊濤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深耕工業氣體十余載
為工業生產注入“血液”
工業氣體產品是現代工業的重要基礎原料,廣泛應用于鋼鐵、化工、機械工業、電子制造、醫療、玻璃工藝、新能源、食品、航天航空等眾多領域,被譽為工業生產的“血液”。和遠氣體經營的主要氣體可大致分為三類:普通氣體、特種氣體以及清潔能源。其中普通氣體包括氧、氮、氬、二氧化碳、乙炔、丙烷等;特種氣體包括氦氣、氫氣等;清潔能源包括液態天然氣等。
1999年,在宜昌猴王集團干了一年銷售的楊濤偶然接觸到了氣體行業,到三峽大壩開始了氣體的個體經營。“當時宜昌修三峽工程,需要用大量氣體,主要是氧氣這樣的傳統氣體,我就開始做這個生意,干到了2003年,發現世界500強的企業中有氣體公司,我們覺得未來空間很大,而宜昌又有低廉水電資源,2003年我們就建起了小工廠。”楊濤向記者講述了企業初創的經歷。
2003年,宜昌亞太氣體有限公司誕生,這家公司正是和遠氣體的前身。在鄂西大山貧困地區,面臨著交通不便、信息不通暢、資金薄弱的窘境,公司只是經營瓶裝氣體,屬于最基礎的壓縮模式,運輸半徑也只有100公里。2004年,公司利用自有資金和300萬元貸款,總投資1000多萬元建設全液化空分設備,開始液態氣體生產、銷售業務。
“2004年,從技術上的突破,產品由氣態到液態升級,液化后的產品運輸半徑達到300公里至400公里,這一步質變,我們大概花了兩年的時間,從此視野開闊了。”楊濤說。
無論是設備的提升、供氣模式的變化,還是銷售半徑的擴大,都進一步堅定了楊濤發展氣體的決心。2006年,公司開始涉足管道供氣和現場制氣領域,確立了“以瓶裝連鎖為核心、以液態基地為保障、以現場供氣為支持”的經營戰略,銷售半徑則向全湖北省擴張,生產基地也進行了更多的布局,鄂西以猇亭基地為中心,輻射宜昌、十堰、襄樊等地區;鄂東以浠水基地為中心,輻射黃岡、武漢、鄂州、咸寧感等地區,此外,還延伸至湖南、安徽、江西等部分地區,和遠氣體現已成長為華中地區節能環保型綜合性專業氣體供應商。
目前,公司普通氣體的產能達到30萬噸,比建廠初期增長了近30倍,而營收也從建廠初期的數百萬元大幅提升。據招股說明書披露,2016年至2018年,和遠氣體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06億元、5.75億元、6.2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4100萬元、4496萬元、7536萬元,呈逐年穩步增長態勢。產品結構方面,目前和遠氣體的收入主要來源于普通氣體。2016年至2018年,公司普通氣體銷售收入分別為2.8億元、3.78億元、4.39億元,分別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70.20%、68.70%、74.49%。
“從零開始發展到今天,始終堅持創新引領,不僅僅在技術上,商業模式也要不斷的創新。但國內氣體行業跟外資公司比創新遠遠不夠。”楊濤說。
實施雙翼戰略
拓展環保領域
楊濤所說的商業模式創新,也體現在向循環經濟業務的拓展。隨著國家經濟結構的轉型,環保政策趨嚴。很多工業企業的環保標準越來越高,對廢氣回收的壓力越來越大。以氣體分離技術為核心的和遠氣體看到了商機。
自2012年開始,公司依托氣體分離技術將經營戰略升級為“雙翼戰略”,即以工業氣體產業為基礎,以節能環保產業為拓展方向。在“雙翼戰略”的指引下,公司的工業氣體產業及以工業尾氣循環再利用為核心的節能環保產業不斷成型壯大。
和遠氣體的節能環保產業,一方面堅持瓶裝氣體、液態氣體終端零售物流網絡的建設與優化,另一方面依托各地化工園區實現多要素配置,利用現場制氣、管道供氣為園區內企業提供低成本的大宗氣體,將氣體分離技術與經驗應用于尾氣循環再利用,從尾氣中提取出高純氫氣、高純氦氣、液化天然氣等,在實現資源循環利用和節能環保的同時,也為公司未來發展提供了強勁的動力。
和遠氣體目前已成功實施了“興發集團化工尾氣提取高純氫”、“湖北三寧化工合成氨馳放氣資源綜合利用”、“烽火藤倉氦氣尾氣回收項目”、“新疆晶科單晶硅富氬尾氣回收循環再利用”等一系列項目。降低成本、有效的解決了危廢處理,形成資源的循環再利用,同時為公司在工業尾氣回收領域建立起良好的品牌效應,拓展了市場空間,在市場上形成了有別于其他氣體公司的獨特競爭力。
“過去是空氣分離,隨著將技術延伸到工業尾氣回收,不僅能夠與客戶之間實現雙贏,同時又解決了環保問題。市場空間比較大,未來工業尾氣回收這一塊會向全國擴展,成為公司未來成長的重要支撐點。”楊濤說。
借力資本市場
誓做民族氣體排頭兵
在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引領下,和遠氣體插上了資本的翅膀。作為工業氣體領域的老兵,資本市場的新兵,楊濤充滿期待和信心。“我們擁有民族氣體發展夢,即打造民族工業氣體排頭兵,資本市場對我們的這個夢想將起到支撐作用,我們將保持昂揚的斗志,踏實做好主業,借力資本市場讓這個夢想落地。”楊濤堅定地說道。
事實上,我國發展國防工業以及芯片、半導體、電子、醫療等新興產業需要大量配套工業的支撐和保障,相關配套工業的短板,比如氣體產業,將會嚴重制約我國國防工業和新興產業的發展。“法液空”、“梅塞爾”、“普萊克斯”、“美國空氣化工”、“林德氣體”等大型氣體公司不僅壟斷和引領了全球氣體工業的發展,而且在中國占據了50%左右的市場份額。目前,國內沒有一家在技術、研發、品種等綜合實力方面可與以上外資巨頭競爭的民族氣體公司。除了行業起步較晚的緣故外,國外的技術封鎖,也是影響我國工業氣體產業崛起的重要因素。因此,近幾年國家大力提倡氣體企業在電子氣體、特種氣體等領域加大研發投入,縮小與國外的差距。
根據規劃,和遠氣體此次IPO計劃發行不低于4000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擬募集資金3.94億元,將主要投向鄂西北氣體營運中心項目、興發集團宜昌新材料產業園氣體配套及尾氣提純利用等5個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未來,和遠氣體在做好工業氣體、尾氣回收的基礎上,將借助資本市場,把研發拓展到電子氣體、特種氣體等高技術領域,力爭用5年至10年時間將公司打造成為一家能與國外氣體公司進行競爭的專業化、創新型民族氣體公司,為中國國防工業、芯片、半導體、醫療等新興工業的崛起提供保障和配套,也為“中國制造2025”做出貢獻。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