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崢
6月19日,碧桂園服務成功登陸港股,股價高開10港元,市值突破250億港元。從披露以介紹方式獨立上市的消息到股份上市交易,這家公司只用了短短三個月時間。
有分析人士指出,因為不涉及融資,介紹上市等待時間短,有利于上市公司盡快在資本市場上確立公允價值,同時也折射出碧桂園服務實力雄厚、主營業務運營良好,可以完全依靠自有資金實現上市后的擴張需求。
最賺錢的物業上市公司
實際上,碧桂園服務也是目前最賺錢的物業上市公司。招股書顯示,2015年-2017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6.7億元、23.6億元以及31.2億元,2016年和2017年收入增幅分別為41%、32%。公司2015年到2017年凈利潤分別為2.2億元、3.5億元以及4.4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59%以及26%。
除了最會賺錢外,該公司還是口袋里現金最多的物業上市公司。2015年-2017年,碧桂園服務的經營活動所得現金凈額穩步上升,年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分別為5.9億元、17.74億元及26.34億元。
此外,截至2018年4月30日,碧桂園服務的合同管理總面積約3.654億平方米,覆蓋超過中國28個省、市及自治區的260多個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在平均估值只有10倍左右的港股市場里,物業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卻可高達30倍以上,而且今年以來股價走勢大幅領跑恒生指數,碧桂園服務上市首日的市盈率也一度突破50倍。研究機構認為,輕資產、高成長、抗風險能力強的行業特性,受益于消費升級以及行業整合,未來十年,整個物業管理市場的服務面積和服務單價都將是單邊上升的,市場規模剛性上升,物業龍頭企業可以輕松實現20%-30%的年收入增長,利潤的增長更是會超過收入的增長。
行業整合或提速
與瓶頸觸手可及的房地產開發行業不同,物業管理行業正處于蓬勃發展的時代。
國海證券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在消費升級、存量物業面積持續增長的背景下,物業管理市場正處于快速增長的黃金發展期,預計到2030年行業潛在市場規模超過1.3萬億元,相比當前行業規模存在2倍以上成長空間。
而目前行業競爭尚處于初始階段,龍頭企業的收入市場占比不到0.5%,整體呈現大行業、小龍頭的競爭狀態,未來一段時間內在消費升級、地產企業配套物管公司退出背景下,行業將會進入加速集中階段,擁有優秀品牌且具備強擴張能力的龍頭公司將會享受行業成長及市場份額加速擴大的雙重成長紅利。在這一過程中,具備資源優勢、品牌優勢的龍頭企業有望持續勝出。
“在管面積的增長也是未來幾年中國地產企業所面臨最為確定的增長。我們沒有看到這個趨勢放慢的信號。在新房交付部分的物業管理權集中停下來之前,優質物業公司提高市場占有率也并不需要依托資本的力量,冒杠桿的風險。”中信證券表示。
背靠大樹好乘涼,目前物業管理行業排名前列的公司大部分背靠大型地產公司。以碧桂園服務為例,截至2017年12月31日,碧桂園集團在中國的土地儲備約為2.82億平方米,2017年全年,碧桂園集團新增的土地儲備規模位列中國開發商首位,這為碧桂園服務物業管理組合的持續增長及有關非業主增值服務業務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明確的推動力。
碧桂園服務的外拓步伐也在迅速加快。該公司向獨立第三方物業開發商提供物業管理服務的合同管理總面積,已從2015年底的770萬平方米增加到2017年底的4680萬平方米,復合年增長率高達147.4%。
此外,為實現物業管理組合及收入來源的多元化,碧桂園服務還表示,將透過加強與各業務伙伴的戰略合作為日漸增多的非住宅物業提供全面物業管理服務。并尋求選擇性投資國內其他物業管理公司,與其聯盟或對其進行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