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向炎濤
董事會換屆之后的首創置業交出了首份年度成績單。3月8日,北京老牌房企首創置業發布2018年年報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2億元,同比增長9%;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為19.22億元,同比下降9%。
對于營業收入增加,首創置業表示,主要原因是本期新竣工入主項目增加以及一級開發業務收入增加。關于利潤下滑,公司表示,2018年,集團實現營業稅后毛利率約為26%,較2017年27%的毛利率下降1%,主要原因是本期一級開發業務毛利率降低。
千億元目標難達成
年報顯示,2018年,首創置業銷售簽約金額為706.4億元,同比上升26.5%;簽約面積為306.3萬平方米,同比上升27.6%;簽約均價為2.3萬元/平方米,同比持平。而其大本營所在的北京地區銷售增長顯著,實現簽約額為392.4億元,同比增長73.7%,占比達55.5%。
土地儲備方面,2018年,首創置業新獲27個項目,土地投資額人民幣409億元,同比增長11.3%,總建筑面積為409.3萬平方米,平均土地溢價9%。截至2018年12月31日,首創置業擁有土地儲備建筑面積1255萬平方米,土地儲備地上建筑面積966萬平方米。土地儲備總建筑面積中,約83%為發展物業,17%為投資性物業及其他。首創置業稱,現有土地儲備規模適中,且核心城市資源充足,可以滿足集團未來三年規模突破及業績提升需要。
目前來看,一、二線核心城市仍然是首創置業的布局重點。《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除了聚焦北京及周邊區域,首創置業已經開始南下,拓寬核心城市版圖,目前該集團的投資主要聚焦京津冀、長三角及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城市圈,截至2019年1月份,首創置業新進入廣州、佛山及蘇州市場;同時持續深化京津冀一級開發資源優勢,新獲得了河北張家口和北京懷柔駐馬莊一級開發項目,規劃建筑面積合計約為130萬平方米。
不過顯然,首創置業沒有實現2018年750億元-800億元的銷售目標。在去年2月份舉行的2017年業績發布會上,首創置業提出了兩年晉級千億元房企的目標,2018年銷售額保750億元沖800億元,2019年銷售額爭取突破1000億元,2020年銷售額爭取突破1400億元。
去年4月份,首創置業完成了董事會換屆選舉,新一屆董事會明確了對此前業績目標的堅持。并提出了強投資、沖規模、快周轉、重回行業30強等有力目標。首創置業新任總裁鐘北辰在上任后曾表示,房地產行業的分化正在不斷加速,“公司必須保持足夠的增速,或者得跑贏房地產企業的平均速度,跑贏房地產整個大盤,才能立住腳”。
在新一任董事會帶領下,2018年,首創置業已經開啟了提速模式以擴大規模。首創置業稱,2018年,該集團銷售“因城施策”,積極落實“快周轉”,核心城市項目實現“369標準”。所謂“369標準”即3個月取得方案批復,6個月取得施工許可證,9個月取得預售證。
不過,在業內看來,目前房地產調控下,以首創、首開等為代表的主攻一、二線核心城市的中型房企已經難以實現規模的快速擴張。“過去兩三年,布局重點在三、四線城市的房企規模反而增加得比較快,但是布局在一、二線核心城市的,比如首創、北京是它的重倉區,規模必然會出現問題。對于首創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布局問題,受局部區域調控影響非常大,目前形勢下,要實現千億元目標難度的確比較大,這也是中型房企的通病。”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道。
多次回A股遇阻
張大偉認為,市場上對千億元銷售額的理解并不一致,很多是通過合作項目實現的。事實上,在當前房地產形勢下,企業對規模已經逐漸沒有那么多盲目追求,再爭千億元的意義也并不大。尤其是首創作為國企,對規模一般沒有那么看重,沖規模的目的都是為了融資,沒有規模就會很快被資本市場拋棄。
《證券日報》記者發現,截至2018年12月31日,首創置業的資產總額為1697億元,其中流動資產為1375億元,總負債為1315億元,資產負債率約為77%,首創置業表示,集團憑借穩健的財務表現和國企背景,保持多元暢通的融資渠道,融資成本處于行業低位。
值得一提的是,首創置業自2003年在中國香港上市之后第二年便計劃回A股IPO,但多年來道路一直曲折。2016年11月份,首創置業再次向證監會遞交了IPO申報稿,擬發行新股3.7億股,募集資金約為38億元。
然而去年9月17日晚,首創置業發布公告稱,公司已于2018年9月17日向中國證監會申請撤回建議A股發行申請。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