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崢
近日,碧桂園、萬科、恒大相繼官宣了各自的2018年銷售業績。從結果上看,上述三家房企仍穩居銷售榜的三甲,其他房企的全年銷售額則均沒有超過5000億元。
業內人士預計,雖然未來三家龍頭房企都將以追求有質量的增長為主,銷售增速恐繼續下滑,但其他房企想要在銷售額上趕超他們,短期內仍機會不大。
碧桂園穩居榜首
1月4日,碧桂園發布了其12月份銷售簡報,單月實現權益銷售金額121.4億元,環比下降64%,同比上漲184.6%;實現權益銷售面積170萬平方米,環比下跌57.7%,同比上漲51.8%,單月權益銷售均價為7141元/平方米,環比下跌15%,同比上漲87.5%。
從月度權益銷售額來看,下半年以來,碧桂園權益銷售額均值為318.4億元,略高于2017年下半年的月均289.6億元。對于12月份碧桂園權益銷售額創下全年最低的情況,有業內人士認為,應該是碧桂園主動調整的結果,畢竟銷售業績領先的較多,同時此舉也有利于公司2019年數據表現。
2018年全年,碧桂園實現權益銷售金額5018.8億元,同比增長31.25%;實現權益銷售面積541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3.06%。累計權益銷售均價為9267元/平方米,同比增長6.7%。
同時,根據克而瑞公布的數據,公司全年流量銷售金額約7286.9億元,同比增長約32.3%,實現累計銷售面積約7730.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約27.4%,截至12月底,公司權益銷售占比約為68.9%,與2017年全年69.4%的權益占比基本持平。
此外,截至2018年上半年,碧桂園權益土地儲備面積約2.29億平方米,主要分布于廣東、江蘇、安徽等省份。并且,公司有潛在權益土儲約9010萬平方米,多數布局在大灣區一、二線城市及周邊。“充足的土地儲備和前瞻性布局,可確保碧桂園未來數年的穩定發展。”上述業內人士稱。
值得注意的是,房地產銷售業績獨占鰲頭的碧桂園,在2018年也確定了新的發展戰略,地產、現代農業以及機器人,將構成碧桂園未來發展的三大產業。
在碧桂園去年12月份的管理會議上,集團董事會主席楊國強的講話中,關于機器人的內容就占了三分之一,1個多小時的講話里“機器人”出現了近40次。楊國強稱:“我們應該是一個高科技的企業,未來是科技創新改造和引領行業的時代。”
萬科銷售額首破6000億元
在碧桂園發布銷售業績的同一天,于滬深兩市100多家A股地產公司中,萬科也率先公布了其2018年銷售業績。
數據顯示,2018年,萬科累計銷售金額6069.5億元,同比增長14.54%;累計銷售面積4037.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2.31%;累計銷售均價15032元/平方米,同比增長2%。其中12月份公司實現合同銷售金額630.1億元,同比增長1.3%;銷售面積438.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2%;銷售均價為14363元/平米,同比增長5%。
雖然較碧桂園的流量銷售額仍相差超千億元,但此前萬科董事長郁亮曾表示,“萬科正在跑一場馬拉松,跑馬拉松不可能每時每刻都是第一名。但萬科有一顆冠軍的心,我們的目標是白銀時代的最終勝利。”
而在拿地方面,萬科在去年12月份共獲取32個新項目,其中22個為住宅開發類地產項目,10個為物流地產項目。
根據券商的測算,公司單月新增土地項目建筑面積達485.2萬平方米,拿地總成本321億元,同比增長2%(不包括物流項目),拿地金額平均權益比例為56%。12月份拿地金額占銷售金額比重為51%,較前值提升6個百分點;單月拿地均價僅6623元/平方米,占當期銷售均價的46%。從累計數據來看,萬科2018年累計拿地成本2960億元,同比增長3%;新增建面達507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7%;公司穩控拿地節奏,確保土地儲備規模持續提升。
恒大今年目標6000億元
相比碧桂園和萬科,另一家房企巨頭中國恒大,去年則實現銷售額5513億元,同比增長10%,銷售面積5244萬平方米,超額完成5500億元的年度銷售目標。
同時,恒大還公布了2019年的銷售目標為6000億元,繼續保持穩健增長。據悉,恒大堅持“現金為王”,截至去年年底現金余額達2012億元,成為嚴峻市場形勢下穩健經營的有力保障。
分析人士指出,受調控持續加碼影響,2018年房地產市場低迷,不少中小房企陷入經營困境。在此背景下,恒大作為龍頭房企表現依舊搶眼,可以看出恒大定位剛需的高性價比產品受調控影響較小。許家印也曾在多個場合表示,越是市場不好的時候,越能體現恒大的功力。
而恒大今年6000億元銷售目標看似保守,卻與恒大的戰略轉型密不可分。近年來,恒大堅定不移地實施“規模+效益型”發展模式,以及低負債、低杠桿、低成本、高周轉的“三低一高”經營模式,強調規模上適度增長,更加注重增長質量。
數據顯示,恒大去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530億元,同比大增129.3%,核心利潤550.1億元,同比大增101.5%,穩居行業“利潤王”。上述分析人士認為,基于目前穩定增長的銷售業績,恒大未來的利潤也將維持高增長。
融創保利沖擊5000億元銷售
除了上述三家龍頭房企外,融創中國和保利地產的銷售額也首次突破4000億元。
其中,保利地產雖然并未官方公布去年的銷售數據,但其2018年前11個月的簽約金額已經高達3682.91億元,同比增長34.28%。同時,第三方機構統計的數據顯示,保利地產2018年全年銷售額已達4050億元。
此外,2018年全年,融創中國實現合約銷售金額4649.5億元,其中合同銷售金額為4608.3億元,預訂銷售金額為41.2億元,同比增長27%,順利完成全年4500億元的銷售目標,合約銷售面積約3056.2萬平方米,合約銷售均價約1.52萬元/平方米。同時,融創權益合約銷售金額為3289.4億元,同比增長23%。
對此,安信證券房地產行業分析師黃守宏指出,隨著并購整合的推進及公司戰略的落地跟進,融創并購及品牌優勢壯大,形成良好的反饋機制,促進公司發揮并購優勢以更合理價格獲取土地儲備。“公司在行業集中度背景下,具備充足的土儲資源、良好的產品品質、銷售服務與品牌塑造等多重優勢下,公司市占率有望進一步提升。公司聚焦核心一、二線城市,當前已進入超80城,未來隨著城市周期輪動效應的顯性化,布局全國核心區域的房企將具備相對優勢”。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