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然
[2019年1~4月份,中海共計購入16宗土地,分布于北京、上海、廣州、佛山、東莞、廈門等地,總面積為78.61萬平方米,總土地出讓金為338.8億元。]
2017年資管新規之后,融資端被限制,房企發債融資的腳步一再放緩,這使得多數開發企業沒有能力在土地市場補充存貨,與此同時,2018年銷售端的不景氣,也加劇了土地市場的冷淡。
2019年開年以來,隨著融資閘口被放開,且市場有逐步回暖跡象,越來越多的開發商開始在土地市場攻城略地。以綠城、華夏幸福等為代表的房企,在資金到位之后開始急補庫存;以中海、華潤等央企為代表的房企,開始了2019年在土地市場的新一輪擴張。
4月16日,杭州出讓4宗宅地,其中兩宗被綠城摘得。位于江干區的編號為杭政儲出(2019)16號地塊為住宅(設配套公建)用地,被綠城以總價35億元競得,折合樓面價27413元/平方米,目前該地塊周邊在售新盤均價為40800元/平方米。位于下城區的編號為杭政儲出(2019)18號地塊為住宅(設配套公建)用地,被綠城以總價19億元摘得,折合樓面價29736元/平方米,目前該地塊周邊在售樓盤均價約為3.5萬元/平方米。
這不是孤例。開年以來,綠城在土地市場的表現均較為積極,除大本營杭州之外,寧波、西安、日照、鄭州、天津、太原、臺州等均涉及,據第一財經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綠城合計拿地金額約為70億元。這幾宗地塊中,寧波、杭州地塊屬于樓面均價較高者,其中杭州蕭山地塊的地價更是直逼周邊在售商品房價。
綠城之所以積極拿地,在于其庫存不足的現狀。其2018年財報顯示,當期共拿地37塊,花費土地款517億元,截至期末共有3247萬平方米土儲,其中資產負債表顯示,當期可供發展物業為228.4億元,同比減少10.3%,發展中物業為1178.8億元,同比增長41.8%,存貨為1.2億元,同比減少70.7%。可供發展的存貨不足,是綠城接下來發展的重要掣肘。相比2018年的1564億元,綠城今年制定了2000億的銷售目標,但需要有足以支撐其規模的土儲。
與綠城有同樣目標的還有華夏幸福。在經歷了兩年的動蕩期,迎來平安之后,華夏幸福緩解了資金困境。今年前四月,華夏幸福拿地動作頻頻,截至4月末,華夏幸福以48.57億元共拿地25幅,總面積約125.5萬平方米,拿地面積同比上一年度增長29%。
對此,華夏幸福表示,對上述土地使用權的競買符合公司的土地儲備策略,有助于進一步提升公司未來的經營業績,保障其產業新城業務及園區配套住宅開發業務實現可持續發展。
其中,華夏幸福3月拿地最為兇猛,共花費36.28億元拿下16宗地塊,3月拿地支出比例占前四月為74.7%。3月也正是房企普遍拿地的高峰期,華夏幸福也同樣借勢奪地,完成第一季度補庫存的目標。據悉,華夏幸福2019年上半年拿地預算為200億元,前四月僅花去24%。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整體看,1~2月份各地土地市場較為低迷,但隨著春節后信貸市場增量增加,房企融資難度降低,部分城市在4月份土地市場再次出現了復蘇苗頭,雖然未出現地王頻發現象,但市場已經出現了和之前不一樣的表現。
“房企對住宅類土地拿地積極性較高,從4月份數據看,針對熱點的住宅土地,房企拿地積極性有所恢復。與此同時,雖然一二線城市調控政策嚴格,但對于房企來說,為了加大銷售額,依然會集中拿地。”張大偉表示。
與綠城和華夏幸福不同的是,以華潤和中海為代表的央企在2019年開年之后均在土地市場所有斬獲,然而不同于綠城和華夏幸福過去幾年資金短缺的基本面,華潤和中海則屬于補充庫存為借勢擴張。
據克而瑞統計,中海4月拿地金額均較前三月平均值提升300%以上,單月拿地金額幾乎是前三月的一半以上。其中中海4月接連在蘇州、寧波等二線等高價拿地,華潤4月拿地力度也顯著提升。
2019年1~4月份,中海共計購入16宗土地,分布于北京、上海、廣州、佛山、東莞、廈門等地,總面積為78.61萬平方米,總土地出讓金為338.8億元。其中4月最為兇猛,分別在廣州、東莞、廈門、沈陽、杭州、蘇州和寧波等地收購了八幅地塊,均為中海100%持有所有地塊,樓面面積總計103.12萬平方米,土地出讓金約為173.77億元。
同時,中海4月加大了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拿地力度,共投入47.94億元買入32.55萬平方米。進入5月,中海又聯合恒基兆業、新世界等五家房企以125.9億港元獲得九龍啟德第4C區2號地塊的新九龍內地段第6552號的用地。
華潤同樣在4月表現搶眼,根據克而瑞數據統計,華潤置地1~4月新增土地價值為411億元,其中4月拿地金額為222.1億元,1~3月拿地金額為63億元,增幅高達252%。
華潤的拿地策略從2018年就開始,根據2018年報,華潤2018全年新增103個項目,計容建面221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84.9%,其中開發物業1938萬平方米,持有物業275萬平方米,共花費1513.5億元,其中權益地價款為1036.8億元,而在2017年權益地價款只有653.4億元。這說明,華潤最近幾年一直處于高速增長期,其在土地市場的動作只會愈加頻繁。
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表示,由于城市群概念目前較為火熱,多數開發企業對此也比較認同,因此這些企業開始加大在二線或者活力較強的三線城市的拿地力度。另外,由于今年整體資金面轉好,房企融資計劃頻繁且大多能夠成功發債,這也從側面推動了其在土地市場的表現。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