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晚間,據新華社消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倪虹近日在杭州、無錫調研督導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落實情況時說,城市政府要充分認識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性,毫不動搖地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切實落實城市主體責任,確保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自1月下旬起,倪虹就趕赴了上海、深圳、杭州、無錫等地調研督導樓市情況。
同日,杭州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的通知》,提出對法拍房限購,嚴查經營貸、消費貸等要求。此次調控離上輪僅相隔1個月。
上海也在當天出臺新年首份樓市新政。上海市住建委等三部門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本市房地產市場管理的通知》?!锻ㄖ贩Q,實施住房限售,對按照優先購房政策購買的新建商品住房,在購房合同網簽備案滿5年后方可轉讓。此外,《通知》還指出,強化商品住房交易管理,進一步加強房地產中介管理,嚴格規范企業購買商品住房。
總的來看,近期,除深圳外,杭州、上海、無錫、東莞等地紛紛出臺房地產調控政策。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2月各地房地產調控次數高達45次,超過了1月份的42次,年內累計房地產調控政策次數高達87次。
住建部調研強調“房住不炒”
在各地進行房地產調控的同時,住建部副部長倪虹近日也帶隊赴杭州、江蘇調研督導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落實情況。
倪虹在調研時表示,城市政府要充分認識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性,毫不動搖地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切實落實城市主體責任,確保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倪虹強調,要堅持問題導向,加強市場監測分析,及時發現問題,及時采取針對性措施,引導好預期,堅決遏制投機炒房。要完善調控機制,加強住房和人口、土地、金融政策協同,形成政策合力。要以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為目標,增強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要大力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完善長租房政策,加大土地、財稅、金融支持力度,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和長租房供給,多渠道解決外來務工人員和新就業大學生住房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下旬,倪虹就帶隊趕赴了上海、深圳調研督導房地產市場情況。倪虹在當時也強調了要毫不動搖堅持“房住不炒”,堅決遏制投機炒房。
中指研究院認為,長期來看,中央將繼續堅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樓市調控目標,各地方政府靈活因城施策,以更加精細化調控落實“房住不炒”定位,保障區域房地產市場穩定,且短期內部分熱點城市樓市政策或存繼續收緊可能。此外,3月為春節后首月,預計房企推盤節奏將明顯加快,市場供應將增加,預計3月百城新建住宅價格將保持穩中有漲態勢。
杭州樓市加強法拍房限購
3月3日,杭州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的通知》,對進一步加強住房限購、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提出了要求。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下稱“住保房管局”)表示,出臺《通知》是為了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決抑制投機炒房,遏制房價過快上漲,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保持杭州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通知》提出四方面要求:
一、進一步加強住房限購。參與本市限購范圍內住房司法拍賣的競買人,須符合本市住房限購政策。
二、嚴格防范經營貸、消費貸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嚴禁發放用于購房首付款或償還首付款借貸資金的個人經營性貸款和消費貸款,嚴格個人經營貸和消費貸真實性審查,加強貸后資金管理。
三、嚴厲打擊房地產中介機構違法違規行為。中介機構不得受理并對外發布掛牌價格明顯高于合理成交價格的房屋信息。對存在發布虛假廣告、發布虛假房源信息、惡意哄抬房價、捏造和散布房價上漲不實言論等違法違規行為的中介機構及從業人員,依法依規采取約談、公開通報、暫停網簽、列入行業失信“黑名單”等處理措施,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四、嚴格規范房地產市場信息發布。各網絡平臺賬號及網絡群要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和管理規定,進一步規范信息發布行為,加強發布內容的合法性、真實性、導向性,共同為杭州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對不實傳播杭州房地產市場政策和市場運行情況、制造虛假熱銷、助推投機炒房等擾亂市場秩序的違法違規有害信息,相關部門將依法依規嚴肅查處。
中國豪宅研究院院長、城市運營專家朱曉紅認為,對法拍房限購,可以說是限購的升級版,表明杭州將在更大范圍內實施限購。真限、嚴限政策不斷加碼升級,說明杭州樓市熱度難退,存在死灰復燃的可能,也表明杭州地方政府對“房住不炒”的鮮明立場,和以實際行動給樓市過熱降溫的決心。
樓市熱度不減,杭州兩輪調控僅隔1月
實際上,本次杭州樓市調控,距離上一輪調控僅時隔1個月。
1月27日,杭州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的通知》,從住房限購、住房限售、稅收調節、無房家庭認定標準及高層次人才優先購房政策等方面進一步加強調控。在住房限購方面,提出落戶杭州市未滿5年僅限購1套。贈予房產者限購3年,受贈人也需要滿足本市限購政策。在二手房增值稅上,將征免年限由2年調整至5年。
今年春節結束后,杭州樓市延續了1月熱度上漲的趨勢,新房成績出色。據中指研究院2月中國百城住宅價格數據,2月杭州市新房價格環比上漲0.47%,二手房價格環比上漲0.48%。
杭州貝殼研究院月報還指出,杭州市2月登記與房源量環比與同比均大幅增長,月度登記人數甚至達到去年限購前水平,主要原因是多紅盤扎堆入市帶動熱度。近期,杭州新房更是自去年7月后再次出現了“萬人搖”。
在朱曉紅看來,“萬人搖”并非是市場的自發行動,而是有組織、有預謀的事件營銷,是一種人造升溫的舉措。深圳、杭州、合肥、上海等地升溫實際上是具有連動性、恐慌性購買的套路。杭州市既要防止非理性投資,又要防止非理性消費,更要防止在城市規模擴張,人口凈進入階段讓炒房客乘機而入。
上海也發文加強樓市管理
除杭州出臺調控新政外,3月3日當天,上海市住建委等三部門也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本市房地產市場管理的通知》?!锻ㄖ诽岢隽似唔椧螅?/p>
一、強化住宅用地供應管理。及時公布住宅用地供應計劃和存量住宅用地信息。加大商品住宅用地供應力度,保障性住房用地“應保盡保”,單列租賃住房用地計劃。壓實各區主體責任,量化地價調控目標,合理制定土地出讓方案,穩定市場預期,嚴防高溢價,堅決遏制非理性拿地。
二、深化完善房價地價聯動機制。在房價地價聯動的基礎上,商品住宅用地出讓實行限價競價。競買人在參與商品住宅用地競拍前,應簽署知曉出讓地塊房地聯動房價查詢結果以及理性競價的承諾書,承諾書納入土地出讓合同。對非理性競價的企業,規劃資源、房屋管理等部門聯合約談警示,后續加強土地出讓合同履約、金融信貸、稅收、房屋銷售等監管。
三、嚴格新建商品住房價格備案管理。各區應切實承擔起新建商品住房項目價格備案管理的主體責任,指導開發企業合理定價,對定價過高的項目,堅決予以調整。市房管部門進一步強化新建商品住房項目價格備案復核,堅決防止上市銷售項目備案價格過高。
四、強化商品住房交易管理。進一步優化房屋交易網簽備案制度,拓寬網簽備案數據應用范圍。加強部門間信息共享,通過大數據篩查、專項檢查等方式,加大稅收征管、購房資金核查和新購住房抵押監管的力度。
五、進一步加強房地產中介管理。持續整頓規范房地產中介經營行為,著力加強房地產信息服務平臺監管。規范二手住房價格等信息發布行為,嚴格房源核驗,未經核驗不得發布房源掛牌信息。嚴肅查處誘導虛高價格掛牌、哄抬房價、借機炒作、擾亂市場等行為。
六、嚴格規范企業購買商品住房。全面執行關于規范企業購買商品住房(包括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的規定,嚴格審核企業購買的商品住房再次上市交易的年限限制。在新建商品住房項目開盤銷售時,居民選房購房優先于企業。
七、實施住房限售。對按照優先購房政策購買的新建商品住房,在購房合同網簽備案滿5年后方可轉讓。
無錫近日發布了《關于規范我市二手房交易秩序的通知》,提出要開展房地產市場秩序整頓工作。規范二手房信息發布行為,建立二手住房價格信息發布機制。其中提到,房屋交易管理部門應加強對中介機構及時、準確報送二手住房掛牌和成交數據等相關信息的指導,加強對熱點片區、熱點樓盤成交信息收集分析,及時公開參考成交價格區間,曝光典型炒作案例。杭州的調控措施也提出,嚴厲打擊房地產中介機構違法違規行為,中介機構不得受理并對外發布掛牌價格明顯高于合理成交價格的房屋信息。此外,嚴格規范房地產市場信息發布,要求各網絡平臺賬號及網絡群要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和管理規定,進一步規范信息發布行為。
2月27日,東莞市也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的通知》,也明確進一步完善二手住房網簽交易價格發布機制。“這說明當前在管控房地產方面,各城市越來越細致。”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對二手房價格發布的規范,有助于穩定二手房市場,不排除后續其他城市也會跟進類似的監管政策。此外,在一些市場人士看來,控制杠桿僅僅控制銀行的投放,可能難以控制住房價,但如果把評估模式改變,評估的依據也改變,那銀行就沒辦法了,這也是長效機制。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2021年樓市小陽春比往年更早,一二線城市熱導致房地產打補丁政策創記錄。從調控政策內容看,本輪多城市升級調控,有利于抑制當下熱點城市虛火,避免市場短期失控,但后續還要針對資金無序進入房地產進行約束,否則調控政策的力度可能會被稀釋。住建部主導的調控也可能繼續擴大城市數量,預計3月房地產調控政策有望繼續升級。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低暟l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