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麗新
“今年是行業(銷售規模)大幅下降的一年,我相信今年應該會是底部,明年后年,未來幾年整個行業會企穩。”在2022年中期業績說明會上,中國金茂總裁李從瑞表示,“從未來的市場情況看,過去(新房年銷售額)18萬億元的規模會大幅下降,今年我們預計會有25%左右降幅。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覺得未來十年里會穩定在10萬億元,市場還是有這樣的體量。”
8月30日晚,中國金茂發布2022上半年業績報告。報告期內,公司錄得合同銷售額699億元,銷售排名較去年同期上升4位至TOP11;收入287.45億元,同比上升1%;毛利62.25億元,同比上升8%;累計回款733億元,回款率105%,創歷史新高;融資成本僅3.76%,達歷史新低。
“今年上半年,中國金茂實現合同銷售額699億元,雖然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是銷售排名同比上升,并且收入和毛利均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從這方面來看,中國金茂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陳霄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同時,公司在融資方面創下融資成本三年來最低紀錄,回款率達到105%,這些都表明中國金茂的財務狀況相對穩健。”
拿地凈利潤率提升
做有效益的收并購
“在整個行業持續低迷的背景下,公司營收、毛利等指標實現增長實屬不易,這主要與公司諸多優勢有關。”同策研究院資深分析師肖云祥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國金茂在城市運營、片區開發模式上的能力優勢,為其在項目獲取、產業資源的落地、物業服務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
截至2022年6月30日,中國金茂在全國布局34個城市運營項目,簽約銷售額的25%來源于城市運營項目。今年前8個月,中國金茂新獲取11個項目,全部位于一、二線核心城市,其中48%由城市運營項目貢獻。
“今年上半年拿的地凈利潤在10%-15%之間,而且這是非常保守地按照當前價格來判斷土地的價值,應該說這是優質的土地儲備,下半年還會堅持這樣的拿地策略。”李從瑞表示,“未來,城市運營在中國金茂的業務中會占到越來越重要的位置。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我們對招拍掛項目的嚴格紀律,城市運營項目占比會越來越大,優勢也會逐漸得到體現。”
據悉,今年上半年,中國金茂穩步推進城市深耕,目前單個城市公司管理項目平均達11個,北京、南京、蘇州、上海以及青島等城市公司簽約銷售額均突破50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為進一步夯實城市運營綜合實力,中國金茂于上半年加快了對優質標的的收并購。
今年6月份,中國金茂先后宣布私有化產業市鎮項目規劃、開發及運營服務企業中國宏泰發展以及收購首置物業100%股權。在業內看來,前者將幫助中國金茂鎖定中國宏泰發展位于龍河新城的約2萬畝土地儲備,從而獲得穩定、可觀的開發收益。后者則將豐富旗下金茂服務的在管物業組合,完善城市一體化運營服務體系。
在業績會上,李從瑞表示,公司在收并購方面一直堅持幾大原則:一是要戰略高度匹配;二是不追求規模,先做有效益的并購;三是在管理半徑輻射范圍內;四是品牌和品質要相匹配。他進一步透露:“現在我們在談的項目也很多,有項目層面的,也有公司層面的,我們希望未來能將收并購夠持續做下去”。
一年內到期債務占比下降
將根據市場情況逐步收回永續債
在當前的市場大環境下,房企的財務安全性備受關注,尤其是“三道紅線”,被視作最直觀有力的指標。中報數據顯示,中國金茂的現金短債比、凈負債率、剔除預收賬款后的資產負債率相關指標進一步優化,繼續保持“三道紅線”全綠的安全態勢。
截至2022年6月30日,在中國金茂的債務中,98%為銀行類、直融類、保債類融資;一年內到期債務占比下降6.7個百分點,僅占24.6%。上半年,中國金茂大幅降低永續債金額,永續債降幅達40.5%。同時,公司平均借貸成本下降至3.76%,為三年以來最低紀錄,抗風險能力進一步增強。
在業績說明會上,中國金茂管理層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們贖回了一筆永續債,大的方向是逐步收回永續債,后續會根據總體市場情況來做安排。”
“整體來看,中國金茂債務結構進一步優化,一年內到期的銀行借款占比下滑,‘三道紅線’維持全綠,展現了其抗風險能力。”陳霄分析認為,上半年中國金茂現金及等價物基本能覆蓋短期債務。整體來看,公司債務結構合理。
此外,在融資端,盡管上半年房地產行業融資環境嚴峻,中國金茂融資渠道依舊暢通,半年獲得近200億元直接融資,其中包括發行利率為3.4%的87.08億元全國最大單碳中和CMBS債券、利率僅3.5%的15億元全國首單地產行業并購主題公司債等。在業績說明會上,中國金茂管理層表示,公司與多家優質金融機構保持著良好信任與合作,尚有1308億元未提取銀行授信及未使用直融額度。
對此,肖云祥表示:“在大多數房企融資困難的背景下,公司能保持融資暢通,這有助于公司彎道超車提升行業排名。”但他也指出,未來公司的融資計劃需要配合戰略投資目標而定。一般而言,企業融資需要注意與投資匹配,不浪費資金的使用效率,也不要采取激進的融資策略,導致公司風險提升。
(編輯 才山丹)
12:31 | 傳化集團與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 |
12:12 | 協鑫能科虛擬電廠調節能力突破550M... |
12:11 | 海特高新召開業績說明會:加強研發... |
11:01 | 工銀瑞信基金董事長趙桂才:提高權... |
11:00 | 嵐圖汽車正式登陸中東 |
10:59 | 第二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 |
10:49 | 中金廈門安居REIT擴募獲受理 |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