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琪 杜雨萌 韓昱
自7月末住建部明確樓市政策優化三大方向后,8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召開2023年下半年工作會議指出,要“因城施策精準實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繼續引導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和首付比例下行”。記者梳理公開信息發現,8月份以來,已有多地密集出臺樓市優化政策。
其中,鄭州在8月3日、4日連續出臺針對房地產行業的重磅政策。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鄭州發布的政策有很多創新點,如首提落實“認房不認貸”、首提“穩定住房消費預期”等,都是目前市場上和購房者比較關心的問題。這些首提的案例,對于全國各地具有非常好的啟發意義。8月份,各地政策或將陸續發布,總體上,此類政策對于激活合理住房消費需求和提振市場信心等都有積極的作用。
多地密集出臺
樓市優化政策
8月份以來,多地密集出臺樓市優化政策。比如,8月3日,海南省住房公積金管理局、海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通知,支持購房人提取住房公積金支付購買海南省新建商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首付款。
8月4日,“南京發布”公眾號發文稱,將結合市情適時優化政策舉措,全力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包括對購買新建商品住房的實施補貼、建立全市統一的“安置房源超市”等,具體操作細則由各相關部門陸續出臺。
而在8月3日至4日,鄭州也連續推出針對房地產行業的調整優化政策。8月3日,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局、鄭州市財政局等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包括青年人才購房給予契稅100%補貼等15項利好政策。8月4日,鄭州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發布通知,明確自2023年8月7日起,在鄭州市行政區域內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含組合貸款)購買家庭首套或改善性住房時,所購住房為新建商品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為20%,所購住房為存量商品房(二手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為30%。
Co-Found智庫房地產行業研究負責人董南一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鄭州推出的樓市調整政策是對當前樓市形勢的積極回應,其他城市在面對類似問題時可能也會采取相應的措施。不過,各城市的樓市調整政策通常是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和需求來制定的,因此可能存在一定的差異。
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農文旅產業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袁帥也認為,雖然不排除其他城市會受到鄭州樓市調整政策的影響而跟進,但不同城市的房地產市場情況因地區差異而有所不同。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經濟發展等需求,因此在出臺調整政策時可能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不會完全復制鄭州的政策。
“認房不認貸”落地執行
值得關注
在多地推出相應優化政策的同時,受訪專家普遍表示,“認房不認貸”的落地執行在未來尤其值得關注。仍以鄭州發布的政策為例,前述《通知》在“做好金融信貸支持”方面明確,要“落實‘認房不認貸’政策,更大程度滿足剛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也使得鄭州成為二線城市中率先表態落實“認房不認貸”的城市。
嚴躍進認為,此次鄭州明確提及落實“認房不認貸”政策,具有非常強的信號意義。此前赤峰市明確落實“認房不認貸”政策,但當時主要是住房公積金領域所提及的,而鄭州此次屬于全國首個在系統文件中提及“認房不認貸”政策內容。這或說明,后續各地在房地產專項政策出臺中,會積極落實這個條款,讓部分購房者能夠享受到首套房的購房資格,大幅度降低購房首付成本和利率成本。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從當下政策的推進來看,“認房不認貸”的全面落地更值得關注。一方面,這一政策本身調整的呼聲非常高;另一方面,調整為“認房不認貸”本身不但堅持了房住不炒,更是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直接表現,讓真正自住買房需求得到政策的直接支撐。
袁帥認為,從近期政策信號看,下半年樓市調整政策會圍繞滿足重點消費群體商品住房需求等方面發力。對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支持將繼續,包括降低購房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個人住房貸款“認房不認貸”等??傮w來看,預計下半年樓市政策的走向會更加注重差別化和精準化調節,以平衡住房供應、樓市好轉和市場需求。
21:18 | 友訊達:截至2025年4月10日公司股... |
21:18 | 溢多利:截至2025年4月10日股東總... |
21:18 | 意華股份:公司暫未與小米汽車開展... |
21:18 | 易成新能:截至2025年4月10日公司... |
21:18 | 依依股份:4月16日回購公司股份100... |
21:18 | 雪峰科技:第五屆監事會第二次會議... |
21:17 | 雪峰科技:第五屆董事會第二次會議... |
21:17 | 秀強股份:第五屆監事會第十二次會... |
21:17 | 秀強股份:第五屆董事會第十八次會... |
21:17 | 廈門象嶼:第九屆監事會第十九次會... |
21:17 | 廈門象嶼:第九屆董事會第三十次會... |
21:17 | 維遠股份:第三屆監事會第五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