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袁傳璽
政策暖風頻吹,經歷了寒冬的房地產行業依舊處于緩慢復蘇中。
8月底,碧桂園集團(02007.HK)發布2023年中期業績報告。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該集團連同其合營企業及聯營公司,共實現歸屬本公司股東權益的合同銷售金額約1288億元,歸屬本公司股東權益的合同銷售面積約1646萬平方米,回款率達到92%。
今年以來,在規模房企頻頻出險的情況下,房企銷售業績整體遭遇“滑鐵盧”。從碧桂園的中期報告中我們能夠看出,全力自救的碧桂園在上半年的“期中考”中還是有不少亮點:交付房屋27.8萬套,交付量居行業首位,凈經營性現金流保持為正,有息負債和凈負債率持續降低,凈資產充足,土地儲備仍然充裕……
難擋行業大勢
碧桂園上半年銷售回款率仍超九成
今年對于碧桂園而言,無疑是創立以來最艱難的一年,對于幾乎所有房企而言,也是極其艱難的一年。上半年,房地產市場走勢“前高后低”,二季度以來購房者置業情緒快速下滑,銷售數據非常不樂觀。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7月商品房銷售金額同比增速重新轉負。7月單月,商品房銷售超預期下挫,單月銷售面積環比跌46%,超近五年同期環比跌幅。從供應端來看,1-7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8.5%、新開工面積同比下降24.5%;從資金來源看,1-7月房企到位資金同比降幅擴大至11.2%,其中定金及預收款同比增速較1-6月下降2.9個百分點。
在此情此景之下,碧桂園自然無法獨善其身。碧桂園2023年中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凈利潤錄得虧損,這也符合市場此前預期。
不過,從另一些數據中我們也能看到碧桂園可持續發展的韌性。截至2023年6月30日,碧桂園總資產約1.62萬億元,凈資產約2544億元,凈資產仍充足。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保持正向。凈經營性現金流為正,即企業在經營活動中流入現金大于流出現金,表明企業自身造血功能較好、獲取現金流能力突出、應對風險能力相對更強。
同時,公司債務規模持續壓減。上半年,碧桂園的總借貸余額較去年末下降4.9%至2579億元,凈借貸比率僅50.1%,持續保持行業低位水平。碧桂園也在積極盤活大宗及難去化商業類沉淀資產,努力改善現金流狀況,積極自救。就在數日前,碧桂園還出售了所持廣州亞運城聯營項目公司26.67%股權,總價約12.915億元。
在銷售能力方面,碧桂園銷售面積依然領跑行業。據中指研究院發布的《2023年1-7月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業績排行榜》,碧桂園位居全行業銷售面積第1名、銷售額第3名。上半年,碧桂園共實現權益合同銷售額1288億元,回款率達到92%,已連續八年保持90%以上。眾所周知,房地產開發是一個重資產行業,快速回款對開發商來說至關重要,碧桂園在這方面一直領跑行業恰恰證明了企業的管控能力。
另外,截至2023年6月30日,碧桂園已簽約或已摘牌的中國內地項目總數為3103個,業務遍布中國內地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已獲取的權益可售資源約7802億元,豐富的土地儲備是碧桂園可持續發展的硬資本。
政策暖風頻吹
碧桂園有望重回良性軌道
當下,房地產市場仍在筑底,行業尚未出清。不少業內人士預測,未來的商品房全年銷售金額將從2021年的18萬億下降至10萬億左右,收縮的市場規模將給每一家房企帶來新的挑戰。
在今年8月上旬發布的盈利警告公告中,碧桂園曾坦言遇到了“自成立以來最大的困難”,而上半年的凈虧損預計主要是由于房地產行業銷售下行的影響,導致房地產業務結轉毛利率下降,物業項目減值增加;以及外匯波動造成預期凈匯兌損失所致。
碧桂園管理層在中期報告中表示,始終對中國經濟的前景充滿信心,房地產行業經過這一輪的深刻調整,終將回歸平穩健康發展的軌道,而碧桂園會“拼盡全力扭轉當前的困局”。
碧桂園的這一判斷,有政策作為依據。在今年7月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為房地產定調后,關于房地產領域的政策利好不斷出現。
7月27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召開企業座談會,釋放重磅利好,強調進一步落實好降低購買首套住房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改善性住房換購稅費減免、個人住房貸款“認房不用認貸”等政策措施。
近日,住房城鄉建設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又聯合印發了《關于優化個人住房貸款中住房套數認定標準的通知》,推動落實購買首套房貸款“認房不用認貸”政策措施。
目前,“認房不認貸”已逐漸從二三線城市擴展到廣州等一線、新一線城市。就在8月30日,廣州市正式落地執行首套房貸款“認房不認貸”政策。“存量房貸利率下調”也箭在弦上,建設銀行、中信銀行、招行銀行等均對存量房貸利率下調話題進行了正面回應。招行行長助理彭家文在28日的中期業績交流會上表示,“存量房貸利率下調勢在必行,是大概率事件”,目前該行已經制定了相應的預案。
財政部、稅務總局、住房城鄉建設部也發布了《關于延續實施支持居民換購住房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公告》。自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對出售自有住房并在現住房出售后1年內在市場重新購買住房的納稅人,對其出售現住房已繳納的個人所得稅予以退稅優惠。
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表示,相較于以往,此次政策更加細化和具體,明確推進首套住房不認貸、延長1年內換房退稅優惠,為各地政策執行指明了方向,若核心城市政策在“金九銀十”之前落地,將有望帶動市場銷售好轉恢復。
政策面利好消息不斷,為碧桂園化解風險創造了有利的環境。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國家層面和各地政府頻繁出臺提振樓市信心的政策,樓市的回暖仍然值得期待,碧桂園作為資質較優的示范房企,在各方支持下仍有可能化險為夷。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也表示,在當前房地產市場復蘇的大趨勢中,相信后續措施將積極有效,對于房企的各類問題解決也會有積極的效果。同時,潛在的購房需求尚屬強勁,后續購房信心和對房企的信心也會進一步增強。
(編輯 張明富)
09:57 | 業務戰略升級加速 千方科技2024年... |
09:57 |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政策... |
09:55 | 思特威:一季度凈利同比大增 進一... |
09:54 | 證監會修訂發布派出機構監管職責規... |
00:25 | 場景創新、技術賦能、生態協同 零... |
00:25 | 三一重工去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派... |
00:25 | 搶抓集成電路關鍵工藝材料發展機遇... |
00:25 | 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支持技術... |
00:25 | 一體化布局成效漸顯 美諾華去年凈... |
00:25 | 華立科技游戲游藝設備業務穩健發展... |
00:25 | 融創公布境外債務重組方案 “全額... |
00:25 | 構建多元化酒生活消費場景 貴州省...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