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麗新
8月底以來,多地“因城施策”,接連出臺“認房不用認貸”、放松限購等利好政策,給需求釋放創造了條件,重點城市樓市成交量回穩,一二手房市場活躍度提升。在這種市場格局下,第三季度,貝殼提出“一體三翼”戰略,并且開始向一站式新居住服務平臺目標邁進。
11月8日晚間,貝殼發布2023年第三季度財務業績。財報顯示,貝殼第三季度GTV(總交易額)6552億元,同比下降11.1%;凈營收178億元,同比增長1.2%,超出業績指引上線;凈利潤11.7億元,同比增長63.4%,經調整后凈利潤21.59億元,同比增長14.4%。
“從內部看,我們今年一直在對長期的未來進行思考和布局,我們叫他翻越第二座山,翻山的本質原因是人們從關注‘買到房子’的時代,回歸到了關注‘住’這件事本身上,我們也要從以‘交易’為核心進化到‘怎么讓大家住得更好’上,而后者是一片藍海。”11月8日晚上,在貝殼2023年第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貝殼聯合創始人、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彭永東向投資者如是稱。
財務盤面穩健
從全國市場總體來看,由于今年市場運行節奏相比往年差異較大,三季度市場呈現磨底盤整的特征。
在2023年第三季度貝殼單季度6552億元的總交易額中,存量房業務GTV達到4390億元,即使在去年同期一線城市的高基數影響下同比僅下跌2.2%,存量房前三季度GTV同比增長28%;新房GTV為1921億元,同比收縮幅度小于市場收縮幅度,新房前三季度GTV同比增長13%。此外,在貝殼自身新房業務中,國央企開發商傭金收入占比穩定在46%,開發商預付傭的“快傭”項目占比也保持在54%的高位。
“在市場交易規模整體收縮的大環境下,貝殼取得的GTV是高于此前預期的業績指引的。這背后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貝殼自營經紀品牌多在高能級城市布局,能夠較快地抓住新政釋放出的增量購房需求,助其在傳統主營業務上穩住基本盤;二是在ACN(經紀人合作網絡)基礎上,貝殼持續鏈接行業優質產能;三是存量房與新房業務能實現強聯動,更好地為換房需求客群提供居住服務。”有業內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如是稱。
更重要的是,在整體市場存在不確定的內外部環境中,現金流是否充裕關乎企業生存發展。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貝殼經營性現金流凈額為93.9億元,同比上漲61%。
“貝殼現金流健康穩健,積極執行回購計劃。”國金證券在一份研報中表示,2022年9月份至2023年9月份,貝殼已合計回購了7.355億美元(截至2024年8月31日前至多回購20億美元)。
家裝家居板塊能力迭代
除了回購股份,穩健的財務表現,亦為貝殼翻越第二座山提供“能量”。當前,房地產行業新房交易進入供求關系新階段,行業增速放緩,市場已進入存量時代。對于居住服務平臺而言,當下的基本盤是傳統業務,但未來的藍海賽道是存量業務做精做細,延伸居住價值鏈。
從貝殼近兩年對家裝家居業務以及創新業務的重視程度就可見一斑。2021年底,貝殼宣布“一體兩翼”戰略升級,其中一“翼”便是整裝大家居,被視為第二增長曲線。彭永東形容為“翻越第二座山”。彼時,助力他翻山的是兩大品牌:一是內部推出的被窩家裝(前身為萬鏈),二是收購圣都家裝。
經過兩年運營發展,家裝家居板塊已步入穩健收獲期。2023年第三季度,包括家裝、租賃等在內的貝殼非房產交易服務業務的收入同比增長112%,占總營收的比例提升至超30%,去年同期占比為15%。同期,貝殼存量房、新房以及其他賽道三大板塊凈營收分別為63億元、59億元以及56億元。
在家裝家居業務方面,因獨立于房產交易服務,貝殼第三季度的合同額為33億元,同比增長65.6%,凈營收同比增長72.1%至32億元,環比上升21%,貢獻利潤率為29.1%。今年第三季度,貝殼家裝家居業務在上海有兩個月收入超過1億元,成為繼北京、杭州之后,第三個單月收入破億元的城市,武漢、成都、廣州等城市的第三季度相關營收環比增速也達到50%以上。
整體而言,在傳統主業受到房地產行業下行影響之際,以家裝家居業務為主的新業務增長迅猛,已成貝殼的業績新增長極,給公司帶來可觀的增量利潤也已具備較高確定性。
在業內看來,貝殼的家裝家居新業務可以實現快速發展,一是以自營模式、并購進入市場,在換房需求較為旺盛的城市能快速站穩腳跟;二是得益于與房產交易業務的協作,可助其業務拓展,當前其家裝合同中45%來自房產交易的導流;三是發揮供應鏈整合優勢和成本優勢,模式跑通后,能夠在其他重點城市快速實現復制擴規模。
“家裝市場是一個小而散難以出現龍頭企業的行業,鑒于其非標、勞動密集型,過度依賴團隊以及門檻較低的特性,其經營模式、盈利模式非常透明。”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但相對而言,家裝行業的痛點也較多。鑒于此,家裝品牌要回歸“人”,需要經營產品,更需要經營用戶,提供好的“服務”,才能做大做強。
(編輯 才山丹)
09:57 | 業務戰略升級加速 千方科技2024年... |
09:57 |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政策... |
09:55 | 思特威:一季度凈利同比大增 進一... |
09:54 | 證監會修訂發布派出機構監管職責規... |
00:25 | 場景創新、技術賦能、生態協同 零... |
00:25 | 三一重工去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派... |
00:25 | 搶抓集成電路關鍵工藝材料發展機遇... |
00:25 | 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支持技術... |
00:25 | 一體化布局成效漸顯 美諾華去年凈... |
00:25 | 華立科技游戲游藝設備業務穩健發展... |
00:25 | 融創公布境外債務重組方案 “全額... |
00:25 | 構建多元化酒生活消費場景 貴州省...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