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謝嵐
11月20日,在由《證券日報》社主辦的2020數字經濟領航者峰會上,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大數據中心主任、中國電力大數據創新聯盟理事長王繼業發表了主題演講。
王繼業表示,數字經濟在全球發展非常快,各個國家都在布局。尤其是今年新冠疫情發生之后,中國對數字經濟越來越重視,數字經濟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數字經濟的內涵非常豐富,可以分為五個方面:數據是數字經濟的關鍵生產要素;數字基礎設施是數字經濟的載體;數字技術是數字經濟的發展動力;產業數字化是推動數字經濟的主引擎;數字人才是發展數字經濟的保障。
數字經濟的發展則可以從四個方面推動,第一是產業數字化,利用數字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改造升級,提升生產效率,提高生產體驗,這是數字經濟最核心的部分,應該占到70%以上的比重。其次是數字產業化,這也是數字經濟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利用數字技術形成產業,為傳統產業賦能。再次是數字化治理,通過數字化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最后是數據的價值化,推動各類數據產生價值,發揮作用。
“數字經濟的本質是高度數據化,因為數據已經深入到社會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經成為企業經營決策的新的驅動,商品服務貿易新內容,另外也是社會治理的新手段。”王繼業道。在他看來,數字經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能,以及中國彎道超車的新機遇。
作為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內容,王繼業也重點分享了其關于電力大數據未來應用和發展前景的看法。他表示,目前電力系統正在進行能源互聯網建設,通過能源互聯網建設推動能源革命和數字革命的融合,通過能源互聯網的建設推動整個能源行業的轉型和升級,而在這個過程中,數據是核心。這類數據的特征是規模大、類型多、采集應用基礎良好以及真實性高。
“比如說我們現在千家萬戶的電表全面智能化,在國家電網區域內我們已經有5億只電表實現自動化采集,可以做到15分鐘采集一次,一天采集96個點,這樣的話大家用電過程中的數據實時可以傳輸回來,規模非常大,類型也比較多。因為它覆蓋了電力的生產,電網的傳輸,包括用戶的使用,包括儲能。類型覆蓋面很全,包括企業經營管理,包括基于結構性的數據,非結構化的數據,還有三維的地理信息的數據等等。另外它的數據頻度覆蓋范圍很寬,比如說最快是毫秒級的,還有分鐘級的數據,一刻鐘級的數據,每天的數據,每月的數據等。另外由于自動產生比較客觀,所以數據真實性比較高。”他進一步距離解釋道。
談及電力大數據的價值,王繼業表示,首先電力大數據可以服務國家治理現代化,服務國家政府機構決策,包括政府科學決策、社會高效治理、能源精準監管等。如杭州此前就通過當地供電公司提供的電力大數據分析杭州市人口流動以及企業復工復產的情況。
第二,電力大數據可以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包括降低企業融資門檻,這主要是指利用電力數據建立企業受信體系,解決企業融資門檻高,成本高的難題;賦能行業企業和產業經濟,這主要是發揮用電數據作為國民經濟晴雨表的作用,構建一系列電力經濟指數,通過這些指數對各個行業各個地區的發展情況、運行情況實時進行判斷。
第三,可以利用電力大數據為廣大電力用戶提供高水平服務,通過分析客戶故障、搶修等流程,營造好的電力營商環境。譬如可以構建城鎮小區長期用電復合預測模型,對小區用電負荷進行預測,實現小區負荷的發展和電網容量精準匹配,破解了電力不足或者停電的情況。尤其是現在電動汽車發展非常快,這個負荷平時不容易預測到,通過大數據實時預測,能夠采取有序用電或者增加設備的辦法,使居民用戶、企業用戶做到不停電,真正實現客戶的精準服務,也實現了能源交易的優化。
第四是服務于電力行業的轉型升級,利用電力大數據推動智能電網建設,實現電網數字化改造、智能化升級,也可以實現智慧電廠服務,實現能源利用效果的提升。
最后,電力大數據可以服務于企業的管理。譬如利用電力大數據進行故障搶修,能夠提前把人和設備安置到容易發生故障的區域,這樣一旦發生停電現象可以在3分鐘以內趕到現場,大大降低用戶的停電時間,同時提升電網搶修的效率。
“電力大數據確確實實大有可為。”王繼業強調。他表示,未來希望通過中國電力大數據創新聯盟,進一步推動電力大數據生態圈的建立并且發揮作用,為中國數字經濟做出更大的貢獻。
(編輯 孫倩)
15:18 | 諾誠健華新一代泛TRK抑制劑Zurletr... |
15:18 | 國盛金控:公司吸收合并全資子公司... |
15:18 | 國機精工:目前尚不能準確預計泊片... |
15:18 | 國機精工:公司軸承業務訂單保持平... |
15:18 | 國機精工:2025年預算目標是基于當... |
15:18 | 國機精工:2025年投資項目包括伊濱... |
15:18 | 鋼研納克:公司將繼續在包括分析儀... |
15:17 | 富特科技: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 |
15:17 | 東方中科:公司為包括半導體設計公... |
15:17 | 東方中科:公司控股股東擬通過公開... |
15:17 | 德明利:將繼續依托存儲主業優勢,... |
15:17 | 德明利:公司將繼續深化國內供應鏈...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