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許潔
5月18日,在由證券日報社和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主辦的第三屆“5?19中小投資者保護宣傳周”活動深圳分會場上,證券日報社副總編輯彭春來在致辭中表示,將投資者保護工作落到實處,監管部門、證券公司、上市公司、媒體等各類市場參與主體,既要各司其職,又要攜手共進。
證券日報社副總編輯彭春來致辭 攝影:鄭凱鵬
首先,需要有法治的保障。
為了有效保障因證券違法行為而受損投資者的民事賠償權利,2020年3月1日正式實施的新證券法順應市場呼聲,創設了中國特色的證券集體訴訟制度。這一制度為權利受損的中小投資者提供了便利、低成本的維權渠道,其“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賠償效應能夠對證券違法犯罪行為形成強大的威懾力和高壓態勢。
另外,今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十一),是繼證券法修改完成后涉及資本市場的又一項重大立法活動,表明了國家“零容忍”打擊證券期貨犯罪的堅定決心,對于切實提高證券違法成本、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維護市場秩序、推進注冊制改革、保障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
其次,需要壓實中介機構責任,通過全流程監管,督促其盡責歸位。
各類中介機構是資本市場投融資活動的重要參與主體,是資本市場的“看門人”,只有壓實中介機構責任,才能共同營造資本市場健康、可持續的發展生態。
同時,各類中介機構要將投資者保護意識貫穿到各項業務、各個環節,要壓實主體責任,防范侵害投資者合法權益的不適當行為的發生。
長期以來,包括第一創業證券等在內的金融機構,積極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理念,為廣大投資者提供專業服務,將投資者宣傳教育有效延伸到老百姓身邊,成為投資者真正信賴的“看門人”。
第三,上市公司要依法合規經營,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讓投資者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作為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基石和支柱,上市公司整體質量是衡量一個國家資本市場成熟與否、質量高低的重要標準,是讓投資者更好分享經濟成長紅利的關鍵。上市公司要通過現金分紅、股份回購等方式切實回報投資者,增強投資者的獲得感。
同時,作為市場主體之一,上市公司要做到“打鐵還需自身硬”,要呈現給投資者一個更加真實、透明的上市公司,要杜絕“蹭熱點”等行為發生。
第四,要發揮好專業媒體的力量,為投資者保護鼓與呼。
《證券日報》作為綜合性證券專業媒體,承擔著政策發布、輿論引導、信息披露、市場監督、投資者教育、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市場文化建設等方面的職責。多年來,《證券日報》與其他兄弟媒體在投保工作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編輯 張偉)
00:07 | 制冷劑行業景氣度攀升 多家氟化工... |
00:07 | 直擊華工科技業績說明會:各業務板... |
00:07 | 積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捷捷微... |
00:07 | 228家公司披露一季度業績預告 半導... |
00:07 | 南方電網控股上市公司召開2024年度... |
00:07 | 探尋向“新”力 山西全力推動科創... |
00:07 | 金發科技發力高性能新材料 助推具... |
00:07 | “穩樓市”構建新模式 | “穩樓市... |
00:07 | 上市券商一季度或迎“超預期開局”... |
00:07 | 中小銀行密集下調存款利率 2%以上... |
00:07 | 年內93家A股上市公司擬購董責險 同... |
00:07 | 商業銀行頻頻調整積存金起購門檻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