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8日-19日,以“新IT新制造”為主題的2021聯想智慧中國行沈陽站活動成功舉行,展示了聯想如何基于端-邊-云-網-智的新IT架構以及智能IT引擎“擎天(Optimus)”賦能制造業智能化變革,助力“共和國長子”再度騰飛。
聯想智慧中國行系列活動自2020年5月啟動以來,已經在北京、上海、廣州、西安、鄭州、沈陽、廈門、拉薩等全國六十多所城市陸續開展。在一年半的時間里,聯想攜其行業智能化的美好愿景和成熟全棧解決方案,以及自身供應鏈智能制造領域的5大能力,走“近”客戶從而走“進”客戶,使各地政府、客戶和行業伙伴全方位、零距離感受智能化春風,加速當地行業智能化升級轉型步伐。
智能制造5大能力為客戶賦能
新IT時代,智能制造領域不相信“黑馬”,只有在制造業領域有著深厚積淀,同時在智能化過程中充分實踐的“白馬”企業方能立足。聯想從PC時代起就不斷打磨自身技術實力,經過37年深耕,全面發力智能制造時代,建立起“端邊云網智”齊備的新IT全能力架構,成為聯想在技術和能力儲備上的核心優勢。
打鐵還需自身硬,聯想的智能制造實力經過自身實踐的充分驗證。被稱為智能制造“鐵三角”的合肥聯寶工廠、武漢工廠、深圳工廠,率先成為以智能供應鏈為代表的智能制造技術“試驗田”和“練兵場”,在實現提質增效科學生產的同時,為聯想賦能行業攢下底氣。
這其中,聯想37年制造經驗積累、沉淀的5大能力尤為值得一提,也就是智能化的供應鏈管理系統;高度自動化的混線柔性生產;產品設計和制造過程中的虛實結合;端到端的質量追溯、監控、分析和管理;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驅動預測性分析決策。這5大能力在新IT技術架構的支持下,模塊化地應用于多種制造場景。
聯想的智能化技術首先在自身的聯寶工廠發揮了重要作用。在聯寶工廠,年產3000萬臺聯想電腦的聯寶工廠有自主研發的哪吒線、水星線兩條智能化產線,每天可處理5000筆訂單,且其中80%以上是單筆小于5臺的個性化定制,在智能供應鏈的加持下,可以實現4小時內調取2000多種電腦部件,形成全球數萬種個性化配置組合,訂單達成率平均比業界標準快15%;在武漢工廠,聯想最新投入使用的“量子線”項目,是業界首條5GIoT自動化組裝線,可實現生產不同型號產品間的自如切換,現在每天有超10萬部手機從武漢基地下線,90%出口,運往世界160多個國家;在深圳工廠,能夠每天24小時不間斷接收來自全球170多個國家的上萬張訂單,其中60%訂單小于50臺,95%訂單需要量身定制,實現了高度柔性化、個性化的生產。
因地制宜因業制宜,多元需求催生個性方案
作為智能制造賦能者,技術能力只是基礎,聯想需要結合客戶具體需求和生產實踐,因地制宜、因業制宜,讓個性化解決方案落地客戶,助力客戶完成智能化轉型的“關鍵一躍”。盡管智能技術有邊際成本較低的特性,然而制造業涉及的產品研發、生產組織、質量控制、智能調度、設備維護等應用場景各有不同,為企業量身定制個性化轉型方案依然是一大考驗。
國家發改委高技術司司長伍浩此前表示,企業轉型中主要存在3點問題和挑戰:一是轉型能力不夠,不會轉;二是轉型成本偏高,不能轉;三是轉型陣痛期比較長,不敢轉。如何說服制造業企業下定決心擁抱智能化,為其提供合適的智能化解決方案和服務,是每一個智能制造企業賦能過程中最重要的課題。
為了更好賦能智能制造,一方面,聯想通過智慧中國行走“近”各地客戶,通過各種形式的溝通洽談,傾聽客戶需求,了解客戶智能化轉型的痛點,為客戶提供智能化方案,解決不會轉的問題,實現真正“走進”客戶的目的。
另一方面,聯想通過擎天引擎將制造領域的技術能力、方案和know-how內生外化,形成可復制、模塊化的應用場景。實現敏捷、高效部署,降低客戶智能轉型成本,加快轉型步伐,盡可能減少轉型陣痛,解決不能轉,不敢轉的問題,為客戶實現智能制造保駕護航。
面對大連冰山集團專業技術人員數量不足,現場技術支持需求不定期的業務痛點,聯想采用“聯想AR智能眼鏡+智能平板+IAid遠程指導系統+IWorkFlow工作流編輯系統”集成工作流優化方案,一線現場由基層技術人員攜帶AR智能眼鏡及智能平板完成具體操作工作,技術專家在集團總部后臺遙控指揮,提升了工作準確性,降低服務成本,大幅提高效率。該方案在2021大連數字經濟高峰論壇暨大連市CIO協會年會上被評為“5G+工業互聯網應用獎”。
與客戶共建生態、做3S全棧服務提供商
聯想圍繞其智能制造核心能力,不斷進行實踐推廣,堅持個性化、定制化的客戶視角,將持續為行業智能化升級提供不竭動力。反之于聯想,走“近”客戶也為聯想保持智能制造領域生態優勢和技術優勢保駕護航。在未來,智慧中國行在賦能中國制造業整體智能化轉型進程中將瞄準三點發力:
一是推動擎天引擎不斷迭代:再尖端的F1汽車發動機,也需要根據不同賽道的路況和場景加以調教,才能跑出最快速度。聯想自身只是一個賽道,萬千客戶的實際轉型需求則為擎天自身的迭代提供了試驗場;作為智能制造的龍頭企業,聯想從不滿足于服務自身,而是選擇“走出去”,以戰代練、以戰養兵,實現更快、更強的目的。
二是形成智能生態:“單絲不成線,孤木不成林”,單獨一家企業不可能掌握智能化轉型的所有環節。對于聯想,智慧中國行能廣交行業伙伴,形成智能化共識,圍繞擎天構筑多維度生態體系,這將為聯想搭建產業智能化轉型生態擘畫藍圖、提供抓手。在2021年聯想的創新科技大會上,聯想宣布以擎天為內核,與行業共建“擎天聯盟”,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教育、智慧零售和智慧商務共建生態系統,推動中國企業的智能化轉型。
三是打造服務優勢:新IT時代下,客戶所需要的不僅是傳統產品,而是集IT咨詢、設計、部署、運維、資產處置于一體的全棧式服務解決方案。通過與客戶近距離接觸,聯想也在磨練提升其軟硬件資源整合能力、整合性解決方案及產品輸出能力以及覆蓋用戶需求全生命周期的服務能力。未來,聯想將充分利用自身3S全棧服務能力,致力于賦能制造業“研產供銷服”全價值鏈的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
智慧中國行通過走“近”客戶,拉近了聯想與客戶的距離,也縮短了客戶與智能制造轉型成功的距離,隨著智慧中國行活動的不斷開展,將有越來越多的生產制造型企業加入智能化大潮,共建智能生態,實現智慧中國愿景。(董枳君)
(編輯 張明富)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