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百度在無人駕駛方面,還是工業互聯網方面,也做了非常細致的工作。接下來進入到一個特別的環節。今年是資本市場注冊制全面推開的一年,可以說是注冊制改革的一個里程碑,在這個過程中,注冊制的核心就是以信息披露為核心,新的情況下未來上市公司的路演,投資者的交流到底該如何展開,新的形勢下,新的需求和新的模式有哪些變化,依托于證券日報強大的上市公司的資源,以及和投資者的互動關系,依托于天地在線在虛擬數字人技術方面不斷積累的經驗,他們做了一個成果,這個成果一方面是讓上市公司的路演變得常態化,讓機構路演包括相關的會議越來越豐富,同時也讓更多的投資者有很好的參與感和體驗感,這一項成果是什么?我們先來看大屏幕。
下面進行啟動儀式,上市公司元宇宙路演中心的啟動儀式,有請各位參加啟動儀式的嘉賓。
下面進入到圓桌論壇的環節,剛才每位嘉賓的致辭和主題演講,在致辭階段對于產業未來的趨勢,每一位行業專家分享了他們自己的理解,主題演講階段對于數字經濟產業的變化,對于各個行業進行深刻的賦能,在金融行業,在煤炭行業,在化纖行業,在機械行業等,我們也看到這兩年數字經濟對于產業的這種發展帶來的深刻變化。數字經濟和制造業到底有哪些結合,這兩年到底進行了哪些方面的賦能?第一個圓桌論壇,關注的主題就是提質增效,賦能經濟。
首先請上本環節的主持人,啟迪控股的趙東,企業嘉賓有請海國投海新域城市更新集團AI事業部總經理胡煒,中科江南董事長羅攀峰,北京上市公司協會秘書長余興喜,久其軟件副總裁錢暉,中關村科技軟件董事長羅群。
趙東:大家下午好!我是本次論壇的主持人,啟迪控股的黨委副書記、執行總裁,也是中關村數字產城聯盟的理事長,我叫趙東。主持人已經給各位上臺的時候都做了介紹,時間關系,我就不做一一介紹了。
本來我是有整個數字經濟發展數據的一些發布,但是因為時間的關系,我也就略掉了。今天大會的主題是經濟強動能,數字新生態,我們這個論壇又聚焦一下,聚焦在提質增效,賦能經濟。今天有三輪問題,第一輪問題,因為五位嘉賓有一個特點,有三位嘉賓是數字經濟行業的典型代表,還有兩位嘉賓,一位是園區運營,城市更新的一個平臺型的服務業代表,還有一個是協會的代表,這五位的代表不同,所以三輪問題,第一輪問題是問給兩位代表的,第二輪問題問給三位數字企業的代表,第三輪問題是每位代表都要給一個回答。
身處“十四五”第三個年頭,目前企業在數字經濟發展過程中,有哪些面得益于數字技術的賦能推動,在數字化發展進程收獲了提質增效的結果,我們企業為實現提質增效的預期和目標,最看重也是投入最多的方向是什么?
胡煒:感謝組委會,感謝趙總,我先簡單介紹一下海新域城市更新集團,我們是海國投監管的一級企業,是一家國企,我們秉承國企擔當的責任使命,我們致力于成為全國領先的科創產業的服務運營商,我們的業務主要聚焦于海淀區老舊產業園區,辦公樓宇,閑置資產的升級改造,以及資產資源的整合優化。我們目前持有的資產面積有300萬平方米。第二創新大廈以及人大邊上的大廈,這里面聚焦了像小鵬一些頭部的企業。第三個板塊是智能制造板塊,這個代表項目是在知春路,北京衛星制造廠,代表企業有衛星院,海潔雅等。第四個板塊是金融科技板塊,在西直門的融匯國際大廈,還有中關村上市協會,以及優秀的企業都在。
我們資產在不斷的擴張,所以提到了數字化的重要性,我們從最初的最常見的(CMO)管理系統,我們開始逐步關注到智慧招商,園區的智慧管理系統。園區智慧管理系統我們更看重的是多園區的資產管理系統,展開了多園區里面的一些平臺,像招商和租賃,還有數據報表的分析,還有園區一體化系統?;旧线@兩年我們關注的是隨著業務不斷的拓展,必然倒逼我們數字化的提升。
趙東:胡總這邊跟啟迪控股也是同行業,我們在最新的發改委鼓勵目錄里面,我們叫科技創新平臺行業。下面有請余興喜秘書長來回答第一個問題。
余興喜:我是上市公司協會的,不在具體哪家公司,但是這幾年我對我們的會員單位也有一些了解。另外我也參觀了一些制造業的公司,總的感覺到就是這些年來,數字經濟和數字技術在企業里面的應用,應該說所有的公司都在做,差別只在于有些做得深度深一些,有的淺一些,大家都在做。比如說在制造業,我參觀了一些工廠,在制造業生產工藝的制度控制上,好多東西我看了以后,覺得還是很震撼,應該說做得相當得不錯。比如說剛才百度的吳總提到了首鋼,我在首鋼股份做獨立董事,前不久參觀了他們的這些工廠,跟10、20年前比,進步是非常之大的。
首鋼一直是一個先進典型,在北京石景山的時候,那個時候全國學首鋼的承包制,我們曾經去參觀過,那個時候首鋼就算比較先進的,我們去參觀,下面的煉鋼工人還是用鋼釬拔軋,當時的工藝還是全國先進的。我們前不久去看,我們做了一鍵煉鋼,按一下這個鍵,這個鋼就煉出來了。通過一鍵煉鋼的技術,就完成了,現在高爐里面的工人操作,工人就在操作間操作,連爐子距離很遠,完全不是原來的煙熏火燎,并且現在的技術和質量完全是受控的,完全有保證的。所有提質增效,提質是肯定的,如果沒有數字技術,你的質量不可能提到現在這個程度,靠過程的工藝是不行的,你要提質必須有數字化的技術來自動控制。增效是必然的,效率大大提高,一鍵完全可以做到。
但是我想說一個觀點,就是這種增效是效率一定會提高的,但是對于具體的某一家公司的效益,就是你的精細效益是不是同步提高,這個不一定。我也做了數字化轉型,我的效率也提高了,我是不是賺錢比過去更多呢?不一定,能不能賺錢更多,取覺于你的比較優勢。大家的研發都在做,你不是比別人做得更好,提效更好,你做得比別人好,你可能才會更賺錢?,F在是卷,大家都在做。所以我們企業得有一種緊迫感,就是不是你做了就行,一定要做得在行業里面,做到前列,才是最好的。
當然這個路還很遠,也許可以說沒有止境,像數字技術的應用融入制造業是沒有止境,你現在做得比較先進了,過一段時間也也許落后了,所以你要不停的進行迭代。
趙東:從上市公司的經驗來看,數字化肯定能增效,但是要想長期的讓數字化提質增效,這還是一個比較長期的過程,還要增加我們的比較優勢。
第二輪的問題,是提給三位數字經濟行業專家的,在座的企業是否分享一下在企業的數字化發展過程中,有哪些問題和困難是前兩年尚未解決,而最近有所成效的?在問題和困難的解決過程中,有什么樣的心得和體會?首先請羅攀峰董事長。
羅攀峰:尊敬的各位來賓,首先介紹一下中科江南,中科江南是在北京的一個國有控股的財政信息化領域的上市公司,去年5月份上市的。主要從事的就是我們在全國的財政領域,財務領域,以及一些相關的政府行業領域的信息化工作。
剛才主持人提的這個問題,其實也是我們這幾年深有感受的一個地方。中科江南最早是做財政信息化,最早全國財政信息是不統一的,我們感受到國家在這種行業里面,特別是各地域的信息化的一些標準,數字化的標準,它的理解是不一樣的。不同的地方他對自己建設信息化的理解,發達地方和經濟不發達的地方,同樣都是發達的地區,它的側重點是不一樣的。所以大家各自建設的時候,建設的規則和標準都不一致。等到國家要統一來進行數據的分析,或者數據上報,或者是進行同一個類別的統計,或者同一件事情的各個省互相連通的時候,就會遇到一些問題,工作量非常大,大家對一件事情的標準理解也不一致。
在這幾年,特別是十九大以后,在財政領域提出一個跟現代社會相匹配的財政信息化工作,所以在這里,國家牽頭,部里牽頭,統一了信息標準,這一下基本上全國它的這個工作上面,基本標準一致。這樣子省與省之間,省和部里面之間,就相對一致。同時,我們看到在醫保領域,現在也提出來要把全國的醫療電子結算憑證全部統一到全國來管理,這樣子能解決跨省之間的醫療的很多問題,報銷、處理、看病和結算的這些,這是在我們的工作過程中感受到了國家對數字政府進一步重視,進一步有更深的要求,有更精準的指引和標準,這樣子對我們企業在進行這些工作的時候,會有極大的幫助。
從企業本身的心得和體會,如果標準不統一的時候,可能競爭還沒有那么激烈,每個省甚至每個市都可以有一個公司從事這個行業的數字政府的建設,等到全國一個標準的時候,這個屏障就沒有了,那做得好的可能覆蓋全國,做得不好的可能就沒有。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對于企業來說,一個我們認為積極參與國家級,全國性的這種信息化、數字化的具體標準的建設;另外一個就是提前做好一些準備工作,加強研發自主創新,提前做好準備,這是我們自己的感受。
趙東:在沒有標準的時候,企業實際上實施數字化還有很多的困難,國家現在非常重視,也出了標準,企業之間的競爭又非常激烈,這個時候就需要比較優勢,需要加強你的研發優勢。下面有請錢暉總裁。
錢暉:久其軟件大家可能都知道,今年已經成立了26年,但是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今天正好趕上久其軟件上市14周年紀念日,14年前2009年8月11日久其軟件在深圳上市,剛才主持人問的這個問題,在數字化建設過程當中這么多年感覺到的難點,實際上在某種層面上來講,我同意羅總說的,就是數據,包括信息化的標準問題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對于久其軟件來講,26年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和數據打交道。從數據的采集、處理,到匯總、合并,做成報表,再到其他大數據的應用層面,一直在做數據業務,但是一直也是苦于數據標準多樣化,就是大家沒有統一的數據標準。久其軟件是兩類主要的客戶群體,第一個就是中央部委,就是政府部門和大G的業務。第二塊是大B的業務,國資委的98家企業,久其軟件可能服務80多家,這樣的一個情況下,我們的客戶群體相對來講,客戶數可能比較少,但是客戶數很多。這樣的一個情況下,實際上對于數據標準化的問題,我們一直是在做。從久其軟件內部來講,這么多年給客戶提供數字化的解決方案,做了幾件事情,第一,把內部軟件開發平臺和相應的平臺,全部歸到女媧平臺上面,整體久其軟件內部所有產品的開發,包括交付,包括相應的客戶使用層面都做了女媧,7月份我們專門做了一個女媧平臺的發布,從產品研發這個角度來講,是有一個統一的平臺。
第二個部分,就是對于數據的價值的發現層面,雖然我們做國資委的項目比較多,國資委包括央企和大型和特大型國有企業項目比較多,一直遵循國資委數字化轉型指導意見的指導,國資委相應一些主要活動,以及三年管理提升的行動,還有國資委最新價值創造的行動,這些年基本上覆蓋了十年左右,久其軟件相應的對于企業集團這邊,提出來企業績效管理整體的解決方案,打通企業內部所有數據的不一致的問題,在央企實施過程中也看到了很多。主持人提到了一些成效,包括提質增效,我們能看到通過數字化的手段,這一部分能夠做到很多。我們在準能集團,把管理報表系統和數字礦山4多個系統全部打通,把他的煤礦生產和成本定額,從以前三年更新一次,做到現在每年都有新的成本定額標準。還有把外部的數據和外部數據打通,像紫金礦業集團,把全球資本數據和集團內部產業數據對接,有的基于我們大數據平臺來進行決策,這個方面做了很多。
還有傳統的一些建筑施工行業,像中鐵建,他們全部的財務共享系統我們做完以后,實際上怎么樣用財務共享的數據來發揮價值,可能是我們最關心的?;谪攧展蚕淼臄祿蛲ㄆ髽I的供應鏈金融相關的內容,給上游一萬多家企業提供金融服務,這都是基于標準的金融數據,數據支持體系,數據資產管理體系等方面來做。
對于政府方面,電子憑證相關的問題,久其積極參與電子憑證的項目,我們認為電子憑證相關的一些內容,包括電子簽章,電子檔案,整個顛覆的90年代開始的電商化整體的進程。從電商化的角度來講,以前還是基于所有的會計憑證,從報銷層面開始,我們去年財政部牽頭八部委發的電子憑證試點,到今年加上國家檔案局一起,九部委發的電子憑證試點,整體來講,我們認為電商化20多年,將近30年實施過程中間一輪顛覆性,整個重構國內財務、會計電商化整體的一個格局。這一點我們一直在努力的爭取,核心的問題實際上是解決的是數據標準化的問題,會計數據化的問題,所以久其軟件也是在這個層面,我們會推出針對政企一體化的,無紙化和電子憑證解決方案。謝謝!
趙東:我理解像臺上坐的這幾位,在國家政府和企業標準化的制定當中,實際上都是深度參與的。不僅是制定標準,這些新的應用,還讓傳統的行業有了顛覆性的創新,帶來了更大的價值。下面有請羅群董事長。
羅群:我是來自中關村科技軟件,中關村科技軟件主要是圍繞城市、政府、企業,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其實在數字經濟范疇里,一個是數字產業化,我們可能是屬于數字產業化。這個層面我們更多的是創新。另一個層面是產業數字化,對我們來說主要是賦能。所以一個是創新,一個是賦能。
這兩年的感受,我覺得還是有一個很深刻的感受,作為我們從創新這個角度往賦能客戶這個角度,我們往往是以我們為中心來出發的,其實這兩年我們一個深刻的感受,原來是我們從后往前,我創新了,我賦能到客戶,這兩年的感受,我們要從前往后,所以我們把整個的工作內容,把它重新排了一個序,原來我們是AI賦能,數據驅動,業務遷移,然后客戶為中心?,F在我們把它反過來,就是首先圍繞客戶中心,客戶中心之后再談他的業務,業務不能離開客戶。通用的業務實際上也是虛的,圍繞客戶的業務,特別是圍繞具體客戶的業務是最實的。然后是數據驅動,最后才是賦能。
這個次序轉換了以后,我覺得感受還是非常直接的,因為往往我們原來做的很多的高大上的技術,為什么到客戶那,他總是覺得不是我要的東西。我們其實也很苦惱,客戶也很苦惱,但是轉變完了以后,我們發現原來的紅海,談數據和AI,到處都是,已經是一個紅海了,反而圍繞客戶,客戶很多痛點,很多難點,很多堵點,很多疑惑點,其實亟待去解決。轉向了以后,可能是整個的藍海,這種轉變來去解決數字化的問題,這是我們這兩年最大的一個感受。
趙東:今天的客戶和前幾年的客戶也不一樣的,已經有了一定數字化的應用基礎,提的要求可能到了一定的階段,所以你們有這樣的感受。
第三輪問題,問過所有的專家。政治局會議提到了加快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更多支柱產業,推動數字經濟與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促進人工智能安全發展,請問各位,認為哪些產業會先走一步,收到實效,為實體經濟賦能,起到了示范效應,同時各位單位現在都有哪些規劃和布局?每位兩分鐘的時間。
胡煒:特別好的問題,因為海國投在海淀,海淀有有兩個一萬,一個是GDP一萬億,另外就是高新是一萬億。
怎么更好的服務企業,這兩年我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我們目前總結出的是我們要為入駐海淀的企業提供長期穩定發展的全方位保障,那么什么叫全方位保障?我們從四個維度上來看,第一個是政策層面,海淀兩區政策,包括普惠性政策,人才政策和稅收政策,這是政策層面的事情。第二個是企業最關心的資金問題,資金大概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我們的政府引導基金,我們俗稱的國家隊,另外一方面,包括我們的股權、債權、銀行信用擔保。第三,在海淀最聚焦的人才高地上,我們怎么把高校的資源,政府平臺的資源,協會的資源,包括上下游的資源跟企業進行對接。
第四個就是我們的園區配套,大概包括人才公寓,我們也在做人才公寓,專門給入駐企業的員工、高管,提供量身定制的人才公寓。還有班車也好,還有共享會議中心,可以說面對不斷的挑戰和創新,我們也在積極的應對。大概是這樣。
羅攀峰:國家大力發展數字經濟這個背景下,我想我們認為能夠先行一步有大發展的,主要就是能夠在數字經濟里面的一些相對基礎的信息設施,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因為從中國改革開放開始,原來我們國家最早發展的就是水、電、修路、修橋,還有鐵論,如果要賦能各行各業的數字經濟,各行各業數字經濟通用的設施會先行一步,這里面的硬件就是機房和數據中心,大數據處理的業務。從軟件層面有基礎軟件,我們從事的是應用軟件領域,這里面我們更重要的是大家就會接觸到資金的支付,電子票據,電子證照,不管哪個企業,這些都是標準的,所以我們認為在這個領域會有比較大的發展。
中科江南前期應該來說投入了一定的資金做研發,在財政部電子會計數據標準的標準制定,還有國家醫保局電子憑證方面也做了深度的參與,在加大這一方面的準備,迎接數字經濟的大發展。
余興喜:我認為兩個大的行業發展會最快,或者發展最受益。一個就是高端制造業,高端制造業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于信息技術,自動化控制,這樣就把這個行業的門檻提高了,一般的競爭者就進不來,所以高端制造業我覺得是最受益的之一。
另外我覺得在生產和管理這兩個方面來說,生產領域的數字技術的融合,某種程度上更容易見效,因為它對應的是工藝,對應的是物。我原來是做財務的,會計電商化也一直在做,我原來在中國鐵建做財務,就跟久其軟件有合作,做了這么多年,仍然還有很多的問題,管理領域不完全是一個技術問題,不但要控制物,還要控制人性,人性是最難控制的。所以高端制造業是可以受益的。
另外就是高度依賴信息的,像百度,這兩個行業應該走在前面的。
錢暉:這個問題確實是智者見智,先進制造業有可能是走在最前面的,真正從現在大的宏觀形勢看,基于消費升級和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推廣,我倒覺得有一些行業,特別是跟人相關的一些行業,跟人相關的幸福產業,比如說數字文旅,數字康養,有可能會變成一個異軍突起的,而且真正帶有萬億級,或者更高規模的這種數字化的機會。
對于久其軟件來講,剛才已經介紹了我們在政企方面,26年的耕耘,有很多成熟的解決方案,但是ChatGPT出來之后,人工智能第三波浪潮以后,我們也在做,作為一個中小型企業,把人工智能和產業的結合方面結合起來。我們把這一輪大模型和人工智能相關的行業化應用,來作為我們核心布局的內容。電子憑證可以顛覆整個電商化的格局,那也是我們方向之一。
所以從底層的平臺,到解決方案,到最新技術的應用,為數字經濟在發展。從數字中國規劃角度來講,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和數字生態,這四個方面,我們基本上是比較均衡的在做一些相應的布局。
羅群:中國大規模投資階段已經到了一個階段性的階段,沉淀了大量的資產,所以對于中關村科技軟件來說,我們更關注重資產,或者大資產投入的,比如說大的能源基礎設施,包括大的城市基礎設施,這也是我們關注的。這兩個領域,我們認為是下一步數字化需求非常旺盛,包括從資產設備的運維,到資產的運行管控,到整個資產運營的效率和效益的問題,甚至到未來資產的運籌,這幾個層面,運維、運營、運籌等方面,都對整個資產的盤活,再利用的價值實現,所以數字化的機會是非常大的,未來可期。
趙東:我簡單總結一下,今天通過三輪問題,第一輪讓我們看到了這些年數字經濟取得了非常大的發展,傳統產業也有很大的轉型成功。第二個問題也讓我們看到了還存在很多的問題,而且不同的參與主體也都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自己很多解決方案,也在積極的往前推進。第三個問題也是面對未來下一步發展方向,每一位專家都對未來做了一個發展方向的展望,也讓我們看到了更大的一個期望。
今天這個論壇本身也是為數字經濟助力,我也相信社會各界的力量一起,我們有數字經濟領域,有科技服務業,有金融業,有行業協會,各類專家在一起共同努力,我想相信經過這樣的努力,中國數字經濟發展越來越好,為中國數字經濟建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謝謝各位專家給我們的精彩分享。
23:49 | 緊抓半導體市場復蘇機遇 韋爾股份... |
23:49 | 勁仔食品持續推動健康大單品戰略 ... |
23:49 | 多元化業務協同發力 浙江龍盛去年... |
23:49 | 國電電力去年凈利潤創新高 擬派發... |
23:49 | 金價上漲疊加產能擴張 多家黃金上... |
23:49 | 東北制藥:2024年歸母凈利潤增長14... |
23:49 | 涉嫌短線交易 華設集團董事被警告... |
23:49 | 伊之密全球化腳步堅定 2025年戰略... |
23:48 | 多舉措應對市場挑戰 消費電子企業... |
23:48 | 防內卷 提升競爭力 | 新茶飲行業“... |
23:48 | 聚焦基金一季報 | 9只債券基金披露... |
23:48 | 3月份個人房貸利率保持低位 貸款規...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