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薌逸
“實體經濟的數字化轉型是智能化金融發展的基礎,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是金融智能化發展的動力。”在國民財富發展研究合作平臺2025年春季峰會上,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理事長、原中國銀監會主席、中國證監會原主席尚福林表示,當前,我國人工智能(以下簡稱“AI”)發展的總體態勢良好,正處在加強AI布局、加快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歷史機遇期。金融業也要抓住新一代AI發展機遇,不斷提高金融智能化水平,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以“人工智能與金融未來”為主題的國民財富發展研究合作平臺2025年春季峰會(以下簡稱“峰會”)于4月10日舉行。本次峰會聚焦“AI+金融”,匯聚金融與科技領域的眾多知名專家,共同探討AI與金融雙向賦能、服務實體經濟與國民財富增長的新范式。
尚福林在峰會現場作主旨演講 張薌逸/攝
“金融行業作為數據密集型、效率敏感型行業,具有AI技術應用的豐富場景、廣闊空間和巨大效益。AI將深刻重塑金融行業生態格局。”國民財富發展研究合作平臺理事長、孫冶方基金會理事長李劍閣在峰會上表示,當前,AI大模型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呈現爆發式增長,快速滲透至投資決策、智能投顧到風險評估、客戶服務等多個方面,并發揮重要作用。
在峰會上,多家金融機構就金融應用AI的實踐進行了分享。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金公司”)首席信息官程龍介紹,中金公司積極探索實踐大模型技術,構建高效的大模型應用體系,推動公司智能化的進程。中金公司的大模型應用也覆蓋了從投研、投行、智能投顧,到員工賦能、運營、辦公提效、編程等相關場景。通過AI創新產品,中金公司提升了用戶體驗,也增強了公司在投研領域的市場競爭力。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孟茜認為,現階段從實操中來看,一方面,要明確AI的輔助和效率工具的定位,在關鍵業務環節還是要建立強制性人工審核的機制,確保員工對關鍵業務流程的掌控;另一方面,在風控、授信、投資等高風險的業務領域,還是要審慎使用,應該優先選擇精確度高、可解釋性強的AI方案,確保問題可追溯、責任可落實。
談及未來應如何安全穩妥有序推進AI大模型等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尚福林建議,應關注AI帶來的效率提升與風險加劇的雙重效應。在技術上強化垂直領域的專業性,在技術基座基礎上針對金融行業特點進行精細訓練,對生成內容及時進行交叉驗證,提升模型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監管機構應密切關注AI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動態,增強對智能算法風險的穿透式分析能力,健全智能算法的規則制度,提升算法可解釋性、透明性、公平性和安全性。
在探討以AI賦能金融路徑的同時,以金融支持AI產業發展這一話題也得到與會專家的關注。
李劍閣提到,AI產業具有高投入、高風險、長周期的特點,傳統的金融支持模式往往難以滿足其發展需求。無論是基礎研究的突破,還是應用場景的落地,都需要大量資金的持續投入。這就要求我們培育壯大耐心資本,創新風險分擔機制,豐富金融支持工具,探索更加靈活、多元化的融資渠道,為AI企業提供從初創期到成熟期的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從而推動“科技—產業—金融”高水平循環,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貢獻源源不斷的金融動能。
“金融資源要更多地向AI領域傾斜,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副理事長、原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表示,在AI這個擁有大量創新機會的行業中,金融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也能夠尋找到更大的發展空間。
(編輯 喬川川)
15:18 | 諾誠健華新一代泛TRK抑制劑Zurletr... |
15:18 | 國盛金控:公司吸收合并全資子公司... |
15:18 | 國機精工:目前尚不能準確預計泊片... |
15:18 | 國機精工:公司軸承業務訂單保持平... |
15:18 | 國機精工:2025年預算目標是基于當... |
15:18 | 國機精工:2025年投資項目包括伊濱... |
15:18 | 鋼研納克:公司將繼續在包括分析儀... |
15:17 | 富特科技: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 |
15:17 | 東方中科:公司為包括半導體設計公... |
15:17 | 東方中科:公司控股股東擬通過公開... |
15:17 | 德明利:將繼續依托存儲主業優勢,... |
15:17 | 德明利:公司將繼續深化國內供應鏈...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