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胡飛軍
8月21日,長沙銀行發布《初步詢價結果及推遲發行公告》。公告顯示,因7.99元/股的發行價格對應市盈率6.97倍高于同行業上市公司二級市場平均6.59倍的市盈率水平,長沙銀行與保薦機構(主承銷商)中信證券將在網上申購前三周連續發布投資風險特別公告。
自2016年銀行股重啟IPO上市以后,包括成都銀行、江蘇銀行、上海銀行在內的多家銀行上市均因發行價格高于行業平均市盈率而推遲申購。一位資深投行人士向記者表示,延期已成銀行股上市常態,并不會對IPO造成實質影響。
預計9月下旬登陸上交所
證券時報記者獲悉,這家湖南省內規模最大、綜合實力較強、投行業務資質最為齊全的金融類法人企業,預計將在9月下旬登陸A股上交所主板。
公告顯示,根據初步詢價結果,綜合考慮長沙銀行基本面、所處行業、市場情況、同行業上市公司估值水平、募集資金需求及每股凈資產等因素,協商確定本次長沙銀行的網下配售和網上發行的發行價格為7.99元/股,對應發行市盈率6.97倍。本次發行股份數量為342,155,376股,募集資金總額27.34億元,最終發行量較最初設定方案有所調整。
上述投行人士透露,新上市銀行由于規模龐大,在實際發行中,多數均調整為按《證券法》規定的10%下限發行,以成都銀行為例,作為2017年以來唯一獲得發行的銀行股,其最終A股發行數3.61億股也較其最初計劃發行不超過8億股有了一定程度的調整。
躋身2018年IPO募資榜前十
回望2018年上半年,雖然有獨角獸工業富聯271億的超高首發刷新2015年以來的IPO紀錄,但A股上市宗數以及募資總額均有所下降。
據畢馬威發布的數據統計,1~6月上交所和深交所共錄得64宗新上市項目,遠遠低于去年同期的246宗,募資總額亦由2017年同期的人民幣1254億元下降至2018年上半年的人民幣934億元,較去年同期降低超過25%。
若此次長沙銀行成功上市,將躋身今年IPO募資榜的前十位。據Wind數據,截止2018年8月20日,上半年共有21家企業IPO募資總額超過10億元,其中工業富聯、寧德時代、華西證券分別位居前三,成都銀行募資25.25億位列第七,中信建投以21.68億元的募資總數位居上半年IPO募資榜的第十位。
招股說明書顯示,近年來以大批發為業務主體,大零售、大資管為兩翼,長沙銀行資產質量良好,一直保持較強盈利能力。2015年、2016年、2017年,長沙銀行營業總收入分別為83.37億元、100.41億元、121.28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20.61%。2015年、2016年、2017年,長沙銀行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7.32億元、31.90億元、39.31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9.95%,三年凈資產收益率依次為15.53%、16.00%、16.88%。
“一些初具規模、初顯特色的城商行,通過上市、引入戰略投資者、綜合化經營等舉措,規模實力快速提升,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一家大型券商銀行業分析師表示,自2016年銀行股重啟IPO以后,率先上市的城商行實現了較為顯著的增長。
其中,2016年成功上市的貴陽銀行在2017年的資產增速超過30%。截止2017年底,北京銀行資產規模超過2.2萬億元,上海銀行、江蘇銀行和南京銀行的資產規模也超過了1萬億元,寧波銀行和杭州銀行的資產規模超過8000億元,資產增速均在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