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個月,上海市法院做出的案由為“信用卡糾紛”的裁判文書超過5000份
■本報記者 張歆
雖然偶有新暴露出來的風險事件“搶頭條”,但是大量的訟訴案件一直在提醒,信用卡業務仍然是銀行資產質量的潛在痛點。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網相關公告獨家統計,未來一個月(從6月11日-7月11日),僅在上海市法院系統,銀行作為原告且即將開庭的案件就有4839起,其中逾4700起案件的案由為“信用卡糾紛”,占比超過97%。此外,過去兩個月(從4月11日至6月11日),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網披露的案由為“信用卡糾紛”的裁判文書也超過5000份。
銀行做原告
97%案件源自信用卡業務
雖然是坐在原告席上,但是一個月要開庭逾4800次,商業銀行們想來也是“醉了”。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網站相關公告獨家統計,未來一個月,僅在上海市法院系統,銀行為原告且即將開庭的案件就有4839起,其中逾4700起案件的案由為“信用卡糾紛”,占比超過了97%。涉及銀行包括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區域性銀行等等=。
其中,部分銀行(股份制銀行居多)以信用卡中心為主體參與訴訟,其他銀行則是以分支行為主體進行準備。據《證券日報》記者觀察,銀行大多“批量應訴”。例如,某股份銀行上海靜安支行幾乎“包場”了某日上海市靜安區法院的第十四法庭(分部),全天(分上下午)將開庭近40場。
當然,銀行也并非僅能做原告,在上述時間段內,銀行以被告或被上訴人身份出現的信用卡糾紛案件也達到了7起。
此外,過去兩個月,上海市法院做出的案由為“信用卡糾紛”的裁判文書也達到了逾5000份。從裁判文書的內容來看,部分銀行的信用卡審批存在漏洞。某股份制銀行收到的多個民事裁定書顯示,“根據銀行所提供的被告住所地信息,經法院通過郵政部門送達,該地址無法送達被告,且銀行也表示無法進一步提供被告其他身份信息,對于銀行起訴時提供給的被告身份信息的真偽,無法予以確認”。
銀行堅持發卡擴張戰略
擬用大數據封堵違規套現
對于信用卡業務,商業銀行大多依舊熱衷于“圈地擴張”。
5月24日,央行發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信用卡發卡數量共計6.12億張,環比增長4.23%;全國人均持有信用卡0.44張,而在2017年年末該數字是0.39張。
“上市銀行的信用卡業務整體而言風控還是很到位的,不良貸款率高的情況主要存在于一些小型區域性銀行中”,一位曾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任職的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據記者觀察,招商銀行和興業銀行2017年信用卡業務的不良貸款率確實均有所下降。
不過,有媒體援引Wind數據表示,截至2017年年末,26家A股上市銀行的信用貸款逾期在3個月內、3個月至1年、1年以上的逾期總額分別是921.506億元、946.87億元和414.99億元。而截至2017年年末,銀行信用卡半年以上逾期總額為663億元,也就是說,信用卡半年以上逾期總額已經分別與A股26家銀行的3個月內、3個月至1年的信用貸款逾期總額相差不到300億元。
在信用卡發卡量上升和交易規模大增的背后,有一個風控漏洞確實不容小覷,那就是信用卡套現。《證券日報》記者曾在社交平臺看到大量相關信息,包括“辦理大額信用卡攻略”、“尋找純白戶辦理大額信用卡,黑戶洗白”等等。
“除了一些真正符合條件的高端客戶人群外,很多辦理大額信用卡的人并不是真的要進行大額消費,而是為了套取現金,然后再拆東墻補西墻的償還,直至最后資金鏈斷裂,形成不良貸款”,某股份制銀行人士對記者表示,“銀行也很難直接分辨交易的真實性,主要對策只能是進行風險定價,通過高利潤覆蓋風險。”
但是,這種通過利潤覆蓋風險的做法,也被部分信用卡客戶質疑。“無形中造成誠信客戶為不良貸款‘買單’的現實”。
上述人士同時表示,目前大數據的使用越來越頻繁和高效,銀行可以通過一定程度的數據交換逐步堵住這一漏洞。
11:48 | 人保財險連續十五年護航廣交會 |
11:47 | 百龍創園2024年營收凈利潤雙增長 ... |
11:47 | 電廣傳媒投資的安化茶馬古道第一站... |
11:46 | 兩大核心產品快速放量 迪哲醫藥202... |
11:46 | 顧家家居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凈利雙... |
11:45 | 眾惠相互發布2024年報 業績高質量... |
11:38 | 申萬宏源一季度經營業績穩中有升 |
11:38 | 涪陵電力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09億... |
11:38 | 返利網智能導購實踐入選行業標桿案... |
11:37 | 實達集團“家校共育”智慧云平臺亮... |
11:37 | 華大智造成為全球唯一集齊四大利器... |
11:29 | 錦湖輪胎一季度利潤同比增長23.6%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