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冰
3月25日晚,光大銀行發布2021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21年,光大銀行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527.51億元,同比增長7.14%;凈利潤436.39億元,同比增長15.06%;不良貸款額413.66億元,不良貸款率1.25%,持續保持“雙降”,撥備覆蓋率187.02%,比上年末增加4.31個百分點,資產質量進一步提升。
具體來看,2021年,光大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527.51億元,同比增長101.79億元,增幅7.14%,與上年增幅基本持平,保持穩定增長。全年實現利息凈收入1121.55億元,同比增長1.32%。另外,中間業務收入結構更趨優化。全年實現中間業務收入273.14億元,同比增長11.90%,其中,資管、代理、托管等綠色中收108.71億元,同比增長25.69%,成為中收增長的重要驅動因素,財富管理特色及輕型化轉型成效明顯。三是其他收入取得快速增長。抓住有利市場時機,加快資產流轉、增強投資能力,積極推進交易銀行轉型,全年實現投資收益、估值損益等其他收入132.82億元,同比增長77.90%。
在服務實體經濟方面。2021年,光大銀行積極助力區域高質量發展,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重大戰略區域貸款余額較年初增加1022億元,增長12%;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較年初增加435億元,增長46%;民營企業貸款余額較年初增加366億元;普惠貸款余額較年初增加499.81億元,增長26.72%。
在推進綠色金融方面。2021年,光大銀行成立碳達峰、碳中和領導小組,明確全面落實“雙碳”目標工作方案,支持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循環經濟,強化環境和氣候風險識別,嚴格執行“綠色信貸一票否決制”,促進信貸結構向“綠色”調整。2021年末,光大銀行綠色貸款余額1245.92億元,較年初增長20.12%,其中,清潔能源貸款余額127.21億元,較年初增長54.03%。
在支持鄉村振興方面。2021年末,光大銀行涉農貸款余額3901.6億元,比年初增加132.94億元;“光大購精彩”平臺共幫扶19個省107個原國家級貧困縣的鄉村企業116家,上線助農商品近700款,累計銷售204.57萬件1.34億元,2021年銷售助農商品87.57萬件5086.79萬元;應用“光付通”數字金融產品為脫貧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臺(“832平臺”)提供商戶注冊、賬戶管理、訂單支付等服務,并免除全部手續費用,切實減輕涉農小微商戶的負擔。
此外,2021年,光大銀行實現對公營業收入595.60億元,對公不良貸款率連續三年下降。在規模穩定增長的同時,業務結構進一步優化,對公存款27620.19億元,年增量1303.15億元,核心存款增量占比達76%;公司金融有效戶總量41.40萬戶,增速達27.35%,有效戶增量占比達89%;公司金融客戶融資總量(FPA)突破4.27萬億元,年增量超1500億元。
從特色業務領域來看,投行業務以債券融資、并購融資、結構化融資、股權融資、居間撮合“多維驅動”,承銷規模超5100億元,發行權益型出資票據、碳中和債、鄉村振興債、并表型ABN等創新型債券或票據產品;交銀業務堅持科技賦能,圍繞客戶跨境交易場景、貿易及投資便利化需求,實現國際結算1540億美元,同比增長22.42%,圍繞產業鏈、供應鏈及特定業務場景,發展供應鏈核心及上下游客戶2328戶。
同時,2021年,光大銀行零售營業收入633.46億元,增幅7.98%,占全行營業收入的41.47%,客戶總量突破1.4億戶,私行客戶突破5萬戶,比上年末增長24.70%,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管理零售客戶總資產(AUM)邁上2萬億元新臺階,達21224.67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0.68%;
零售財富管理收入達79.44億元,同比增長23.09%;理財管理規模突破1萬億元,達10677.09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7.67%;零售信貸著力推進“五化”轉型,規模較上年末增長17.39%,規模增長與資產質量均位居股份制商業銀行前列。
同時,該行堅持打造開放式財富管理平臺和數字便民服務平臺,手機銀行、陽光惠生活和云繳費三大APP月活用戶突破5000萬戶,比上年末增長32.97%;特別是云繳費平臺,作為中國領先的開放便民繳費平臺,2021年繳費金額突破5500億元,繳費筆數突破20億筆,服務活躍用戶達5.65億戶。
財報顯示,2021年,光大銀行金融市場板塊資產規模2.02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2.29%;實現營業收入299.53億元,同比增長23.64%,均保持較高增速,且營收增速優于規模增速。聚焦金融本源,全年累計開展信用債、地方債及ABS投資超2700億元。
此外,光大銀行2021年科技投入57.86億元,同比增長12.35%,占營業收入的3.79%;全行科技人員超2300人,占全行員工的5.11%。科技投入和科技人才的同步增長,科技創新能力日益增強,開發訓練算法模型超800個,78個項目獲得金融科技創新基金立項,52項科技成果取得專利或計算機軟件著作權,5個科技項目獲人民銀行金融科技發展獎,《商業銀行數據資產估值白皮書》引領行業數據資產估值體系建設。
2021年,光大銀行在提質增效方面,科技派駐促進開發規模同比增長32%;在降本減費方面,“數字人”基于大數據及AI提供700多個業務場景和聊天場景,業務覆蓋率92%;在風險管控方面,智能反洗錢系統上報準確率高達86%且效果提升6倍,智能反欺詐系統預警準確率高達80%且效果提升5倍。
(編輯 李波)
11:08 | 佛塑科技收購金力股份 戰略布局新... |
10:55 | 中廣天擇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多... |
10:55 | 重磅突破!一汽解放全自主無人駕駛... |
10:55 | 一汽解放多領域實現突破 技術創新... |
10:53 | 奇安信去年實現營業收入43.49億元 ... |
10:52 | 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AI規模應用... |
10:48 | 承載品牌向“寬”發展重任 領克900... |
10:42 | 韌性筑基激活乘數效應 伊利股份邁... |
10:39 | 復旦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4月... |
10:38 | 致遠互聯亮相2025 IT市場年會 |
10:32 | 研判金屬價格走向 安泰科召開2025... |
10:30 | 扎根人工智能核心產業鏈 科創板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