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徐一鳴 見習記者 金婉霞
8月25日,交通銀行發布2023年半年度經營業績:截至報告期末,集團資產總額達13.81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6.33%。報告期內,集團實現凈利潤(歸屬于母公司股東)460.39億元,同比增長4.51%;按一級資本排名,在英國《銀行家》雜志(TheBanker)2023年度世界銀行千強榜單中位列第九,再創新高。
心懷服務“國之大者” 有效支持實體經濟
交行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強實體、促消費、增投資、擴外貿多措并舉、精準發力,金融供給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有效加大資金投放。報告期末,集團客戶貸款余額達到7.80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6.86%。其中,境內行人民幣對公實質性貸款較上年末增長10.36%,增量超4200億元,為歷史同期最高水平。
精準聚焦重點領域。境內行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涉農貸款增速分別達28.71%、31.10%、15.61%,均超過集團貸款平均增幅;長三角、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貸款余額較上年末增長7.64%,增幅較集團貸款平均增幅高0.78個百分點。
持續推動戰略落地 經營特色日益顯現
交行以“建設具有特色優勢的世界一流銀行集團”戰略目標為引領,圍繞“一四五”戰略實施,優化業務發展體制機制,經營發展能力和治理水平持續提升。
業務特色發展質效持續提升。提高標準產品線上辦理效率,強化場景定制產品系統集成,近五年普惠“兩增”貸款余額和客戶數年均復合增長率均達到40%;圍繞促消費擴內需,加快消費金融產品創新,境內行個人消費貸款較上年末增長39.30%,普惠金融發展進入快車道。
“十四五”以來,產業鏈融資年復合增長超過30%;上半年產業鏈融資客戶數同比增長49%,跨境人民幣結算量同比增長34.64%,貿易金融影響持續釋放。為客戶提供多層次、專業化、特色化科技金融產品和服務,報告期末,科技金融授信客戶數較上年末增長17.02%,科技型企業貸款較上年末增長39.00%,科技金融延續快速增長。
提升投研支撐與產品供應能力,強化客戶陪伴和售后服務,報告期末,集團理財產品余額較上年末增長3.94%,境內行零售客戶AUM較上年末增長6.11%,集團管理私人銀行客戶資產較上年末增長5.65%,境內行達標沃德客戶數、集團私人銀行客戶數較上年末分別增長6.91%、7.03%,養老服務業授信客戶數量較上年末增長12.09%,養老目標基金管理規模居行業首位,財富金融觸達能力穩步提升。
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打造業務特色全過程,實現國家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綠色信貸業務全覆蓋,報告期末綠色貸款余額較上年末增長25.23%,主承銷綠色債券(含碳中和債)同比增長70.04%,綠色金融底色擦得更亮。
上海主場創新策源和龍頭牽引作用逐步顯現。服務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要素市場建設,在銀行間市場的交易量同比增長42%,貨幣、債券、外匯、貴金屬交易量保持活躍交易商地位,上海市區兩級重大項目合作覆蓋率較上年末提升8個百分點;打造長三角20條重點產業鏈,業務量和獲客數分別同比增長44%和30%。
子公司貢獻度顯著提升,集團協同發展合力增強。報告期末,控股子公司資產總額6650.16億元,占集團資產總額比例4.81%;報告期內,子公司實現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67.04億元,占集團凈利潤比例14.56%。
把握數字經濟發展趨勢 加快數字化新交行建設
交行充分運用“數據+技術”新要素賦能業務提質增效,金融科技價值創造能力持續增強。報告期末,金融科技人才占集團總人數6.51%。
縱深推進場景建設。持續孵化平臺經濟、跨境、司法、養老、住房、鄉村振興“5+1”場景,基本實現教育、醫療、政務、交通四類高頻場景分行全覆蓋;開放銀行合作機構超過860家,同比提升39.52%;信用就醫先后在57個城市上線。
推動平臺內外賦能。著力打造企業級支付結算平臺,圍繞“交銀易付”品牌,為客戶提供用戶、賬戶、支付、清分、融資等一站式服務;加速推進數據中臺、營銷中臺、風控中臺、運營中臺建設,全面優化客戶經理平臺、管理駕駛艙功能,價值分析與決策平臺對管理決策的支撐作用穩步增強;“云上交行”綜合服務覆蓋面及便利度持續提升,系列政務工具箱入庫上海市政府云管平臺。
夯實數字技術基礎。加大信創改造力度,貸記卡分布式業務系統實現單軌運行;按國際最高安全標準完成新同城數據中心建設,異地數據中心建設啟動加速模式;推動基礎設施云化轉型,構建新數據中心信創云,為基于分布式新技術應用系統上云做好基礎保障;持續推進云平臺納管多芯片服務器,強化一云多芯支撐能力。
報告期末,個人手機銀行月度活躍客戶數(MAU)4308.63萬戶,同比增幅6.26%;買單吧月度活躍客戶(MAU)2628.55萬戶,同比增長5.33%;開放銀行累計開放接口3868個,累計調用次數超25億次;云管家服務用戶規模643.23萬人,較上年末增長16.89%。
持續提升風險管控能力 守牢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
交行堅持底線思維,加強集團統一風險管理,以“資產質量鞏固年”為主線,著力提升資產負債表穩健性,資產質量基礎不斷夯實,資產質量水平穩中提質。
抓實重點領域風險防控。堅持“控新增、優存量”,落實常態化、制度化風險排查機制,加強房地產、大型企業、地方政府債務、信用卡等領域風險管控,推進重點客戶雙線管理,持續做好減退加固。
深化數字化風控體系建設。加快推進風險計量中心建設,強化統一風險計量和監測管理理念,穩步提升全集團風險計量能力。建設統一模型管理平臺,推進資本新規實施項目建設,筑牢全行風險數據底座,提升風險管理智慧化水平。
持續推進風險處置化解。聚焦重大風險和重點領域,發揮專業處置能力,穩妥有序推進重大項目風險處置。穩妥應對新型風險趨勢,積極探索地方國企、房地產等領域市場化、法制化風險化解新路徑。報告期內,共處置不良貸款295.8億元,其中實質性清收177.2億元。
報告期末,集團不良貸款率1.35%,與上年末持平;撥備覆蓋率192.85%,較上年末提升12.17個百分點。
(編輯 張薌逸)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