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彭妍 熊悅
存款作為銀行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都是商業銀行的發展基石。隨著上市銀行2024年半年報披露收官,國有六大行吸收存款的情況以及在全國各個區域的“存款地圖”也浮出水面。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末,國有六大行合計吸收個人存款79.37萬億元,較去年末增長6.04%。在存款結構中,國有六大行今年上半年個人存款比重普遍升高。除交通銀行外,其余五家國有大行個人存款余額均超過10萬億元。
從區域劃分來看,國有大行在吸收存款上呈現出明顯的地域特點,整體來看,長江三角洲、環渤海地區、中部地區為國有大行的“吸儲高地”,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區、東北地區相對次之。其中,工商銀行的“攬儲主陣地”多年來位于環渤海地區;在長三角地區交通銀行、農業銀行的優勢較明顯;郵儲銀行吸收存款則更加倚重中西部地區;建設銀行存款分布均衡,中西部地區、環渤海地區、長三角地區貢獻度接近。此外,中國銀行則繼續在境外市場占據優勢。
各有側重市場
從攬儲地域分布來看,總體上,2024年國有大行雖在各大地區均有所布局,但側重有新的變化。
記者梳理發現,除了中國銀行,其余五家國有大行均公布了吸收存款的區域分布情況。總體來看,這五家大行合計吸收存款金額在長三角地區、環渤海地區、中部地區分布最多,分別達到24.19萬億元、23.96萬億元、21.53萬億元,較上年末分別增加622.42億元、1.21萬億元、1.13萬億元。其次是西部地區、珠三角、東北地區,合計吸收存款總額分別為20.72萬億元、15.11萬億元、6.73萬億元。
不管是從存款絕對金額,還是從相對占比來看,工商銀行在環渤海地區的攬儲水平均遙遙領先。據半年報數據,今年上半年,工商銀行在環渤海地區的存款規模突破9萬億元,占該行存款金額的比重由上年末的26.3%升至27.5%,絕對金額較上年末增加5780.72億元。
長三角地區是交通銀行的存款“集中地”。今年上半年,該行在長三角地區吸收存款2.44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767.61億元,占該行存款金額的比重為28.22%。換言之,交通銀行近三成的存款來自于長三角地區。同時,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在長三角地區的攬儲水平也較高。數據顯示,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上半年在該地區分別吸收存款6.88萬億元、6.99萬億元,分別占兩家銀行存款金額的20.2%、24.1%。
中部地區是建設銀行的攬儲“集中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該行在中部地區吸收存款達5.33萬億元,且在該地區的存款金額較上年末增加2725.96億元。中部地區也是郵儲銀行吸收存款的首選地。從存款貢獻度來看,郵儲銀行三成以上的存款來自中部地區,意味著該行在中部地區的攬儲力度較大。
記者了解到,經濟較為活躍的珠三角地區對上述五家國有大行的存款貢獻度較上年末有所下降。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郵儲銀行、交通銀行分布在珠三角的存款占比較上年末均有所下降,降幅在0.1個百分點至0.9個百分點不等。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銀行并未披露其在國內攬儲的地域分布情況,但該行繼續保持在境外市場的優勢地位。中國銀行在半年報中表示,今年上半年,該行境外存款占比近20%。
個人存款比重上升
2024年上半年,國有六大行的個人存款中,除交通銀行外,其余五家國有大行存款余額均超過10萬億元。具體來看,2024年上半年,農業銀行個人存款金額最多、高達17.84萬億元,工商銀行則以17.52萬億元位居次席,建設銀行、郵儲銀行和中國銀行分別以15.88萬億元、13.22萬億元、11.3萬億元位居其后。
值得注意的是,在存款結構中,個人存款占國有大行存款比重在明顯上升。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國有六大行合計吸收個人存款79.37萬億元,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郵儲銀行、交通銀行的個人存款分別為17.52萬億元、17.84萬億元、11.3萬億元、15.88萬億元、13.22萬億元、3.59萬億元,占存款總額比重分別為51.30%、61.4%、47.81%、55.32%、88.9%、41.48%。除了郵儲銀行,其余五家國有大行的個人存款占比較上年均有所上升。
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楊海平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商業銀行存款利率下行的背景下,盡管也可能存在部分存款轉為理財產品,但其占比并不大。總體上,居民的風險偏好依然較低,居民對資金的安全性也更為看重。此外,國有大行的品牌影響力及其在存款市場上的地位難以撼動。
11:51 | 海南證監局廣泛走訪上市公司 排憂... |
11:42 | 直線拉升!現貨黃金再創新高 |
10:47 | 官方回應:堅決反對! |
10:31 | 重磅!事關服務消費48條舉措,9部... |
09:40 | 一線城市房價環比上漲! |
09:23 | 安永發布《中企出海白皮書——醫藥... |
23:49 | 緊抓半導體市場復蘇機遇 韋爾股份... |
23:49 | 勁仔食品持續推動健康大單品戰略 ... |
23:49 | 多元化業務協同發力 浙江龍盛去年... |
23:49 | 國電電力去年凈利潤創新高 擬派發... |
23:49 | 金價上漲疊加產能擴張 多家黃金上... |
23:49 | 東北制藥:2024年歸母凈利潤增長14...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