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熊悅
從再生塑料顆粒到高分子改性材料,從食品包裝膜到鋰電池隔膜,一家制造企業生產的產品變化,是我國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最為直觀的反映。企業要完成這樣的轉型升級并非易事,這幾乎是一場對于技術、人才、資金、政策、市場等各項要素的全方位考驗,其間所面臨的風險甚至關乎企業的存亡。
科創基因根植的長三角地區,蘊藏著企業邁向“科技梯隊”的密碼。豐富的金融資源讓這里成為孕育科技企業的最佳區域之一。科技企業的金融需求有別于一般企業,且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科技企業需要匹配差異化的金融服務。這對當地金融機構創新產品和服務模式,乃至政府調度資源、磋商各方的能力都提出更高要求。金融何以聚力,推動企業完成一輪又一輪“科技躍遷”,近期《證券日報》記者走訪蘇州、合肥兩座科技之城,近距離觀察政銀企合作的樣本。
企業向“新”
安徽瑞琦塑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琦科技”)辦公樓的產品展示區,陳列著兩種塑料產品,一邊是日常隨處可見的礦泉水瓶,另一邊是高強度、耐腐蝕、可用于市政地下排污的聚乙烯管道。從前者到后者,不僅是產品形態的轉變,還意味著產品附加值的成倍增長。
從廢棄的塑料瓶到具備應用價值的聚乙烯管道,這有賴于改性技術方可實現“變廢為寶”。“我們將回收來的聚乙烯塑料打碎、洗凈,通過改性技術將其做成改性材料,擴充和升級塑料性能,做成管道等不同應用場景的產品,或直接將改性材料供給下游客戶。”瑞琦科技總經理梁麗告訴記者。
瑞琦科技是安徽西北邊陲小城界首市內諸多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公司的營收維持著增長態勢。目前營收較去年同期增長30%以上,預計今年能達到4億元的產值。”梁麗表示。
百余公里之外另一片“科技高地”蘇州工業園區,坐落于此的思必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思必馳”)演繹出科技企業成長的另一種路徑。思必馳自2007年成立開始投入人工智能語音語言技術研發,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目前擁有涵蓋中、英、日等幾十個語種、全系列語音語言技術,為智能汽車、智能家居、消費電子領域以及數字政企客戶提供場景化的大模型人機對話軟件產品以及AI(人工智能)芯片、模組、整機等硬件產品。
“AI技術最終需要落地到行業的具體應用場景。對企業而言,實現落地的周期很長,需要大量數據和產品方案的積累,以及足夠的耐心、恒心,才能實現技術到應用的正向循環。”思必馳董事長高始興表示。
金融聚“力”
“對于科技企業而言,抵押物是融資的最大障礙,光靠抵押貸款就局限了企業的發展。”天鴻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鴻新材料”)董事長胡偉直言,一般情況下,能夠在短時間內拿到銀行千萬元級別的無抵押貸款是難以想象的。天鴻新材料憑借鋰電池隔膜技術突破,從食品包裝膜生產商升級為鋰電池隔膜等新型膜材料制造商。公司生產規模擴大之際,中信銀行合肥分行僅用一周時間就發放1000萬元無抵押貸款,緩解公司原材料采購環節面臨的資金壓力。
近年來轉型自主研發的電氣企業萊克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萊克電氣”)正持續拓展海外市場,公司對跨境金融產品的需求尤其突出。“目前企業的外銷業務占到70%左右,絕大部分采用美元結算,由此產生相應的美元投資理財需求等。中信銀行蘇州分行適時提供美元掉期產品鎖定收益率,滿足企業資金增值需求。”萊克電氣相關負責人表示。
而像思必馳這樣科創企業,銀行單純提供貸款已無法滿足這類企業的金融需求。“懂產業、懂行業、懂企業、懂團隊,銀行要以風險投資人的眼光來看待我們這樣的公司。”高始興表示,銀行需根據企業的節奏靈活配套金融服務,才能在不同階段推動企業的發展。據了解,中信銀行蘇州分行除了為思必馳提供貸款,還提供包括結算、代發、并購貸款等一攬子金融服務。借助中信集團金融全牌照優勢,中信證券為思必馳提供上市保薦服務。
為了讓銀行“愿貸”“敢貸”,扮演銀企雙方“中介”角色的政府力量同樣不可忽視。
“我們三四千萬元的貸款有擔保平臺做擔保,瑞琦科技如果無法還款,擔保平臺代償80%,銀行承擔20%的風險。這樣銀行介入的意愿相對更強,企業融資的門檻隨之降低,企業發展也就有了資金保障。”梁麗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瑞琦科技成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時還沒有產生多少營收,為減輕銀行的風險顧慮,界首市政府的擔保平臺會為企業進行擔保。中信銀行合肥分行在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后,為企業發放了1000萬元純信用貸款,從貸款申請到資金到賬僅一周時間。
界首市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曹偉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在產學研對接和金融資源支持方面,當地政府一是起到服務作用,二是發揮杠桿功能。具體而言,一方面是創新金融產品供給,比如以科技成果作為擔保為企業貸款,推出專利質押貸款產品,建立資金池為科技企業貸款增加擔保等,如發生企業還款不及時等風險,便會啟動政府資金代償機制。另一方面,為滿足科技企業資金需求,發揮政府資金的杠桿作用,以擔保金做背書,撬動銀行給科技企業的授信額度,幫助科技企業降低融資成本,助力科技企業發展壯大。
破解難點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等九部門聯合召開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貸款工作推進會議,要求各銀行機構要用好用足政策資源,對清單內企業和項目做到“應簽盡簽、能投盡投”。
以中信銀行合肥分行為例,該行從組織架構、產品創設、審批機制等方面提升對科技企業的融資效率,將更多資金“活水”注入科技企業。組織架構方面,中信銀行合肥分行設立科技金融領導小組并組建科技金融中心,統籌科技金融客群營銷、渠道建設等;產品創設方面,面向科技企業推出“積分卡審批模式”,打破銀行傳統授信邏輯,將企業技術水平、團隊實力作為重要得分指標,基于分數給予1000萬元至3000萬元的信用融資。該行推出的“科創e貸”“科大硅谷初創貸”等科技金融產品實現全線上自動化審批;在審批機制方面,該行構建分層授信審批機制、分行雙人審批以提升科技企業貸款的審批效率等。
“比如積分卡審批模式下,財務指標會相對弱化,可能只占到15%左右,銀行會更多看企業的科研投入、股權投資背景,團隊實力以及產業潛力等。”中信銀行合肥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2024年9月份,中信銀行合肥分行已為超過1000戶科技型企業提供一般貸款余額約12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5%。
為扶持偏早期、有成長性的科創企業,中信銀行將中信股權投資聯盟引入蘇皖兩地,這也是中信銀行依托中信集團產融協同的優勢所在。中信股權投資聯盟聚焦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聚合中信集團旗下銀行、證券、信托、保險等全牌照金融資源以及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聯合外部投資機構,為科技型企業提供綜合性金融服務。
破解科技企業融資難,一方面需要銀行重塑科技金融服務流程與模式,另一方面政府層面的機制安排也尤為重要。
為推動銀行在科技企業發展早期就積極介入提供金融服務,安徽省科創金融改革領導小組在2023年6月份印發《金融支持科創企業“共同成長計劃”實施方案》,以銀企雙方簽署“貸款協議+中長期戰略合作協議+承諾函”的形式達成長期“綁定”。
“一方面,銀行為成長初期的科創企業提供較為優惠的貸款利率;另一方面,科創企業發展壯大以后,相關項目和業務優先和早期支持過的銀行進行合作,由此實現銀企雙方的‘共贏’。”中信銀行合肥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
20:25 | 華業香料:第五屆監事會第六次會議... |
20:25 | 華業香料:第五屆董事會第六次會議... |
20:25 | 華夏銀行:第九屆董事會第五次會議... |
20:25 | 華通線纜:累計回購公司股份588萬... |
20:25 | 華潤雙鶴:子公司部分產品獲得藥品... |
20:25 | 華建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辭職 |
20:25 | 華光環能:4月16日回購公司股份115... |
20:25 | 紅相股份:關于取得發明專利證書的... |
20:25 | 紅棉股份:公司本次股份回購期限已... |
20:25 | 弘宇股份:5月8日將召開2024年度股... |
20:25 | 航宇微:關于延期披露2024年年度報... |
20:25 | 航發控制:4月28日將召開2024年年...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