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熊悅
2025年,銀行業合規經營監管依舊“嚴”字當頭,大額、禁業罰單頻現。《證券日報》記者梳理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公開信息了解到,今年以來,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各地監管局及監管分局開具多張百萬元及千萬元級別的罰單。
業內人士分析稱,從目前監管部門開具的罰單看,金融機構合規經營仍然面臨一定的壓力。未來金融機構監管仍將延續從嚴態勢,從而推動金融機構合規經營。
監管開具多張
大額或禁業罰單
今年以來,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各地監管局及監管分局開具多張百萬元及千萬元罰單,處罰原因多集中在貸款業務違規,如信貸資產風險分類不準確、貸款調查不盡職、向不適格的借款人發放貸款、變相“存貸掛鉤”、沖時點發放貸款虛增存貸款規模等。
具體來看,某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的分行被開出目前罰款金額最高的一張罰單,相關罰單信息顯示,該分行存在小微企業劃型不準確、信貸業務不規范經營、資產池業務未納入統一授信管理、跨境貸款業務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等10余條違規事實。由此被處以罰款1680萬元。
某國有大行相關業務部門則因股權投資母基金業務未制定管理制度、未按規定程序選聘金融服務合作機構、理財業務未進行獨立盡職調查與風險評估、理財資金違規投資于高風險金融產品、理財資金違規用于限制性領域、理財資金違規用于歸還本行貸款等多項違規事實,而被罰950萬元。
另外,一批銀行從業者受到禁業處罰,禁業年限在數年至終身不等。從相關違規行為來看,主要涉及授信管理不審慎、員工行為管理不到位、違規發放貸款、內控管理不到位等。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認為,貸款業務是銀行重要的資產業務,也是銀行發揮資金資源配置作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領域,由于部分銀行在制度建設、內部管理等方面存在漏洞,信貸從業人員的合規行為和道德意識有待增強,多重因素造成信貸領域出現較多的違規行為。
部分銀行
個人貸款違規使用問題突出
今年以來,多家城商行、農商行因虛增貸款、虛增存款、以不正當手段吸收存款等而受到處罰。
例如,某農商行副行長因沖時點發放貸款虛增存貸款規模而受到警告處罰,其所在銀行則因貸款五級分類不準確、沖時點發放貸款虛增存貸款規模、員工為客戶墊付貸款資金,而被罰款95萬元。
此外,個人貸款違規使用的情況在一些銀行內部開始變得突出。
濮陽金融監管分局于2月8日公布的一張罰單顯示,某城商行分行存在個人貸款違規流向房地產市場,個人貸款用于償還其他網絡貸款,貸款實際用途與合同約定不符等違規行為。該城商行分行被罰款90萬元,時任支行行長、營業部總經理、原個人貸款服務中心(永續貸中心)負責人均被警告。
另有某村鎮銀行因還款能力調查不審慎,貸款用途與實際用途不一致,貸款資金回流至借款人,該機構及相關負責人分別被處以50萬元罰款、警告。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告訴記者,為完成存貸款規模考核指標,部分銀行通過虛構貿易背景、虛增存貸款規模等手段粉飾業績。此外,由于不同貸款業務間存在利差,部分銀行的信貸人員可能默許“借低還高”等違規操作,甚至與中介勾結牟利。暴露出部分銀行貸后管理薄弱,員工行為管理失效,缺乏大數據監測能力,無法有效追蹤貸款資金真實流向,內部審批鏈條存在漏洞等問題。
業內人士預計,今年金融監管仍將延續從嚴態勢,并且這種態勢可能會進一步深化。
“預計監管會重點關注貸款業務、理財產品信息披露以及內部制度建設與合規管理等重點領域。包括聚焦貸前調查失職、貸后資金挪用;開發貸違規投放、按揭貸款虛假材料等問題,尤其關注中小銀行房地產貸款風險;強化對員工違規操作和股東不當干預的查處,推動股權結構透明化等。”田利輝表示。
11:51 | 海南證監局廣泛走訪上市公司 排憂... |
11:42 | 直線拉升!現貨黃金再創新高 |
10:47 | 官方回應:堅決反對! |
10:31 | 重磅!事關服務消費48條舉措,9部... |
09:40 | 一線城市房價環比上漲! |
09:23 | 安永發布《中企出海白皮書——醫藥... |
23:49 | 緊抓半導體市場復蘇機遇 韋爾股份... |
23:49 | 勁仔食品持續推動健康大單品戰略 ... |
23:49 | 多元化業務協同發力 浙江龍盛去年... |
23:49 | 國電電力去年凈利潤創新高 擬派發... |
23:49 | 金價上漲疊加產能擴張 多家黃金上... |
23:49 | 東北制藥:2024年歸母凈利潤增長14...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