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楊潔
自提出“智慧經營”理念后,過去一年,浙商銀行如何保持戰略定力,交出高質量發展答卷,備受市場關注。
該行年報顯示,截至2024年末,浙商銀行實現營業收入676.50億元,較2023年增長6.19%;資產負債結構進一步優化,總資產站穩3.3萬億元新臺階,存款付息率下降14個BP;不良貸款率連續三年下降,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等指標逐步提升,分紅比例保持30%以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不斷增強。
4月3日下午,浙商銀行召開2024年度業績說明會,針對經營戰略、凈息差走勢、非息收入、資產質量等關鍵問題,一一作出回應。浙商銀行管理層直言,內外部挑戰依然存在,“只有保持戰略定力才能帶來穩健的發展動力,只有堅持善本利他才能贏得資本利得,只有堅持長期主義才能成功穿越周期,將推動經營策略向負債驅動轉變,推動資產結構向低風險均收益轉變。”
智慧經營全面提質
行穩致遠成為發展主線
發布會上,浙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陸建強對近年經營理念全面回顧:“(我們)將‘智慧經營’作為提升特色競爭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打造一流的專業專注的行業競爭力的‘經營法寶’,努力實現從服務一家企業到服務整個產業生態轉變、從抵押擔保為主的當鋪金融向以算力為主的場景金融轉變、從傳統關系營銷向數字獲客轉變、對公為主壘大戶向普惠導向的小額分散轉變。”
據了解,“智慧經營”理念是浙商銀行從長期主義出發,將有限的資源用在刀刃上,不斷夯實資產負債結構,并在經營上做三方面的調整:經營策略從“資產端發力”調整為“負債端發力”,資產結構從“高風險高收益”調整為“低風險均收益”,并從追求“單項收益”調整為“追求場景化的綜合收益”,從而讓資產負債營收呈現高質量發展態勢。
“智慧是生命的燈塔,智慧經營是銀行行穩致遠的指南針。浙商銀行再也不一味追求規模情結,再也不走‘壘大戶’的老路,再也不關注‘掙快錢’,這些都是浙商銀行追求長期價值的選擇和方向。”會上,浙商銀行黨委副書記、執行董事陳海強對智慧經營理念進行進一步闡述。
截至目前,智慧經營戰略成效凸顯。下一步,浙商銀行將有何部署?陸建強表示,該行已于去年全面啟動“以客戶為中心”的綜合協同改革,以數字化重塑客戶服務體系、構建敏捷反應的組織架構,逐步打破內部條線壁壘,推動“智慧經營”戰略深化落地。
數字投研助營收增長
凈息差降幅或將收窄
近年來,在息差承壓背景下,增厚非息收入、改善營收結構成為銀行業發力重點。
2024年,浙商銀行實現非利息凈收入224.93億元,在營收中的占比提升至33.25%。抓住行業機會,其他非息收入增長較快,成為應對低利率市場環境的一大優勢。
“一家銀行想‘殺出重圍’,一定要靠競爭力吃飯,背后需要強大的投研能力支撐。”陳海強表示。近年來,浙商銀行以數字化投研為抓手,全面啟動“中收擴大”工程,打造立體式研究生態和全天候研究服務矩陣,增強營收的可持續性。
對于凈息差收窄周期性挑戰,浙商銀行管理層向記者表示,凈息差下行是行業共性和業務轉型主動調整后的綜合結果。2025年預計凈息差仍處于下行通道,但降幅將明顯降低。
展望2025年,面對凈息差下行、金融市場不確定性增加等挑戰,浙商銀行將通過優化資產負債結構和強化投研力度,爭取保持優良的營收表現。從具體行動上,資產端夯實弱敏感資產夯基工程,做大“低風險均收益”資產;負債端做好負債結構優化工程,壓降高成本負債,做大低成本存款。同時強化投研攻堅,積極提升非息收入。
不良壓降成果顯著
資產質量保持穩健
2024年,浙商銀行實現資產質量穩中向好的同時,應對風險能力進一步加強。
會上,管理層將此歸因于風險處置力度較大、風控策略更加穩健、產業投研能力提升三大因素。2024年,浙商銀行保持“化風險”力度,通過各類方式大力處置不良資產。同時,新設產業研究院,加強政策前瞻引領能力,堅持“小額、分散”的授信原則,進一步夯實資產質量。
針對市場關注的房地產等領域風險,該行管理層表示,近年來通過加大風險處置力度,前瞻性壓降成果突出。其中,截至2024年末,該行房地產不良貸款率為1.55%,較年初下降0.93個百分點。
據悉,今年浙商銀行將聚焦產業投研、風險處置、專業評審、數字風控四個“提升深化”,保持資產質量繼續穩中向好態勢。一方面,以數字化風控和區域差異化研究,加強授信全流程管理,嚴控新增領域風險發生;另一方面,多措并舉加快出清存量風險,推進智慧清收增加效益。
(編輯 李波)
23:49 | 緊抓半導體市場復蘇機遇 韋爾股份... |
23:49 | 勁仔食品持續推動健康大單品戰略 ... |
23:49 | 多元化業務協同發力 浙江龍盛去年... |
23:49 | 國電電力去年凈利潤創新高 擬派發... |
23:49 | 金價上漲疊加產能擴張 多家黃金上... |
23:49 | 東北制藥:2024年歸母凈利潤增長14... |
23:49 | 涉嫌短線交易 華設集團董事被警告... |
23:49 | 伊之密全球化腳步堅定 2025年戰略... |
23:48 | 多舉措應對市場挑戰 消費電子企業... |
23:48 | 防內卷 提升競爭力 | 新茶飲行業“... |
23:48 | 聚焦基金一季報 | 9只債券基金披露... |
23:48 | 3月份個人房貸利率保持低位 貸款規...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