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年初意氣風發積極準備備案,年中行業爆雷潮、監管層強力護盤,年末大力勸退和勸降——2018年,對我國P2P網貸人來說,注定是濃墨重彩的一年,政策的密集出臺與問題平臺的頻發貫穿全年,有人滿懷期盼,也有人焦慮不安。可謂是寒冰與烈陽融合,危機與希望并存。
1月11日,“第六屆(2018)中國P2P網貸十大事件”征集評選活動結果揭曉,行業可能需要新定位等十事入選。該活動由深圳市錢誠互聯網金融研究院、湖南省現代財政金融研究院、中商情報網、深圳羅湖家園網義工隊聯合主辦。該活動得到了網貸人的支持與高度評價,社會反響熱烈。這不僅僅是因為這是我國網貸行業,唯一一個由網民海選的大事件征集評選活動,更主要是因為在這一年里,有太多令人不能忘卻的事件。
十大事件之一:為民企搬走“融資高山”網貸在努力
第一網貸大數據顯示,2018年的前十年里,全面反映我國網貸行業規模水平的成交額、基本正常平臺數量、貸款余額、參與人數等主要四大指標,年年增長,其年復合增長率分別高達168.35%、105.80%、102.84%、89.86%。同時,網貸也讓曾經高昂的月息5分、6分的民間高利貸萎縮,為民營經濟創造了更好的融資環境。
十大事件之二:網貸“爆雷”史上最慘烈
2018年6月16日端午節假期第一天,以唐小僧為開端,網貸行業緊跟著爆發了一系列風險事件。第一網貸大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網貸行業累計問題平臺達到4407家,僅2018年就有1215家。目前基本正常平臺才1363家。
與以往幾次倒閉潮不同的是:很多規模較大、歷史"悠久"的平臺出現問題甚至倒閉跑路,不少十幾億元貸款余額的平臺紛紛倒下,還有部分上百億元的大平臺,還有個別名聲赫赫的“頭部平臺”。
十大事件之三:多措并舉監管層強力護盤
8月4日,國家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對穩步推進互聯網金融特別是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作出九大安排。
緊接著,8月8日印發《關于報送P2P平臺借款人逃廢債信息的通知》、8月12日十項舉措、8月17日下發《關于開展P2P網絡借貸機構合規檢查工作的通知》和《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合規檢查問題清單》等。
層層遞進,環環相扣,非常具體和精準,充分表明了監管維穩網貸的堅定立場,得到了網貸市場和社會公眾的積極響應,起到了較好的輿論引導效果。
十大事件之四:網貸四大指標11年來首降
第一網貸大數據顯示,2018年全面反映我國網貸行業規模水平的成交額、基本正常平臺數量、貸款余額、參與人數等主要四大指標,同比分別下降50.28%、43.82%、29.74%、8.14%,這是我國于2007年的6月份第一家網貸平臺上線十一年的首次下降。
網貸規模全面下降,野蠻生長得到遏制,監管成效凸顯,同時也是目前行業發展模式不可持續的突出表現,拐點已經出現,行業可能需要新定位。
若非要把網貸平臺定位為信息中介,那么“網貸平臺+相關方(包括擔保第三方)”就是信用中介,可能需要參照銀行牌照制嚴管。
十大事件之五:向“老賴”亮劍網貸平臺公開討債
2018年7月27日,一家北京網貸平臺發布了“受債權人委托向天津一品堂文化等41家企業催款公告(第一批)”的公告,率先打響公開討債第一槍。一周之內,該41家企業中就有10家公司還款或簽署還款協議,成效明顯。
目前網貸大都未納入征信系統,失信懲戒艱難。網貸平臺為響應國家政策、杜絕暴力催收,逾期及壞賬已全面禁止強制上門催收等行為,全部改為文明溫柔催收電話提醒,或通過漫長的法律途徑對逾期和壞賬進行追索和處理。但這也造成不良資產的處理時間周期變長,公司墊付資金壓力巨大,并導致爆雷事件頻發。
十大事件之六:網貸成理財市場年度收益冠軍
第一網貸報告顯示,2018年全國網貸平均綜合年利率9.3%,同比上升0.73個百分點。
相較其它理財領域,網貸堪稱2018年理財收益冠軍,傲視群雄。但是這個冠軍來得有點虛,不踩雷的話還行,一旦踩雷就面目全非,本金都有可能追不回,即使追回來也要大打折扣。
十大事件之七:中小網貸平臺被勸退
2018年11月,傳杭州勸退貸款余額1億元以下的網貸平臺,引發熱議。
網貸平臺退出,談之色變。過去,提現困難、失聯跑路等非良性狀態約90%,導致投資人損失慘重,社會影響惡劣,教訓深刻。
落實政府網貸貸款余額“新規”的網貸平臺退出,與過去完全不同,特別是“小而美”平臺。這種退出不是自身經營出了問題,而是平臺響應政府號召的行為。但是,在目前特別是年底,資金格外緊張之時,若突然違反合同斷貸,也有可能傷害借款人,引發投資人恐慌,導致“新規雷”。所以,一定要千方百計實現良性退出,這也考驗著各方智慧。
十大事件之八:有銀行退出網貸資金存管業務
2018年底,傳上饒銀行與網貸平臺的合作關系在協議期滿后自動終止,引發熱議。
事實上,有的網貸平臺的銀行存管已經換了多次。之前,上海銀行在有序的退出資金存管市場、貴州銀行退出資金存管業務,上饒銀行還做了一些平臺的接盤存管行。
網貸存管銀行白名單來之不易,上饒銀行與網貸平臺合作數量排在全國第二。
十大事件之九:互金登記披露服務平臺正式運行
全國互聯網金融登記披露服務平臺登記系統,2018年正式投入運行。企業產品信息詳細披露,包括借貸合同的簽署主體、簽署日期,借款人的類型、金額、借款用途、借款期限,還款方式、還款記錄等。投資人通過平臺,除了了解企業基本治理信息、成交總額,還可以通過具體的產品和借貸項目情況,了解企業的整體運營狀態。
隨著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的產品信息登記相關工作,利用登記披露平臺逐筆登記接入機構所撮合借貸合同的大力推進,不僅僅是為配合監管部門實施穿透式監管提供基礎依據,更標志著以交易數據為主的“監科2.0”模式在網貸國家級監管中率先落地。
十大事件之十:網貸再掀海外上市潮
2018年再現年頭、年尾兩波海外上市潮。上市會提升平臺融資能力和品牌價值,提升市場知名度,從而增強網貸股權投資者和出借人的信心,加快業務合規操作進程。但網貸平臺上市后股價跌跌不休也讓人愁。
2018年,美股股價指數下降5.55%,港股指數下降14.8%,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網貸企業股價平均下降55.1%(當年上市企業期初股價,以發行價計價)。這些網貸平臺整體跌幅大大高于美股、港股大盤指數的下降。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19:28 | 聚焦智能化與安全配置 全新智己汽... |
19:27 | ?“景芝芝香·第42屆濰坊國際風箏... |
19:18 | 多賽道布局謀突破 永茂泰2024年營... |
19:18 | 高效兌現用戶承諾 問界M8正式開啟... |
19:17 | 1.3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開閘 專項... |
19:16 | 滬市食品飲料公司經營業績向好 有... |
19:15 | 湘佳股份2024年扭虧為盈 成本下行... |
19:15 | 貴州茅臺亮相第五屆消博會 現場售... |
19:13 | 康泰生物2024年度擬分紅金額占凈利... |
19:07 | 谷雨:以奮斗之名 奏響春日尾聲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