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馬方業 王寧
當下火熱的區塊鏈技術已成為驅動創新,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惠及人類的重要推動力,它的出現使得原本已與金融結合的各類科技得到了全面的整合與更高效的利用,同時也為金融體系帶來了特殊的轉型即數字金融。那么中國如何加快數字貨幣進程步伐,同時力助人民幣國際化呢?
對此,日前,《證券日報》記者專訪了北京互聯網金融協會研究院院長、易股天下公司董事長易歡歡。他表示,當前,在人民幣國際化背景下,我們應當從英美國際化不足中,挖掘出數字貨幣助推人民幣國際化的正向力量。
應發揮數字貨幣
技術優勢
“從英國和美國貨幣全球化的歷史經驗中我們可以看出,既有好的可吸取的經驗,也有一定的不足。”易歡歡說,同時他又指出,英國通過掛鉤黃金并憑借龐大的殖民體系,實現了英鎊的國際化。但由于黃金的增長遠不及貨物總量的增長,疊加二戰后英國的殖民體系和貿易體系也分崩離析,最終導致英鎊逐步退出了國際舞臺的中央。而在美元國際化的制度設計中,相較于英國要更系統更市場化;通過錨定石油和掛鉤國債,美元逐步占據了全球貿易和各國儲備貨幣的主要位置,而完善的美元回流機制和交易結算體系,又使得美元擁有了很強的穩定性和生命力。不過,隨著美國國債的超發以及美國近年的長期赤字,美元作為強勢貨幣的地位也出現了動搖趨勢。
在梳理了世界兩大主流國際貨幣的興衰與得失之后,易歡歡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說,在當前中國積極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同時,央行數字貨幣能給人民幣的國際化之路提供正向的推動力和彎道超車的機會。他認為,在當前中國綜合國力不斷抬升、經濟體量不斷擴大的過程中,人民幣的國際化之路有著歷史的必然性。近年來,隨著分布式賬簿技術、數字加密等計算機、互聯網等技術的不斷進步,基于中央銀行發行數字貨幣的相關技術已十分成熟。
事實上,在當前人民幣不斷國際化的進程中,政府如何充分的發揮人民銀行發行數字貨幣的優勢,有效助力人民幣國際化,無疑成了非常重要的議題。易歡歡對此提出了如下幾點建議:
一是要“立得住”,夯實數字貨幣全球化的根基。所謂“立得住”,是要找到數字貨幣的壓艙石;要找到數字貨幣應用的關鍵節點。
對央行數字貨幣而言,想要在全球流通中提升市場份額,一方面應積極的推動石油與央行數字貨幣的結算機制,另一方面,也要尋找其他的關鍵交易節點,通過對這些關鍵交易節點的努力攻克,最終達到以點連線、以線代面的效果。
二是要“出得去”,形成完善的央行數字貨幣推廣體系。
對于央行數字貨幣的國際化而言,一方面,是要主導建立類似亞投行的等國際化組織、動員一批具有國際化能力的本土金融機構、匹配一批重點參與海外經營與國際貿易的中國企業,讓他們成為央行數字貨幣國際化的重要抓手;另一方面,在當前Libra(Facebook新推出的虛擬加密貨幣)呼之欲出的背景下,也要加速推進基于央行數字貨幣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并把握好數字貨幣在國際上推行的層次和節奏,從而有效實現央行數字貨幣的“走出去”的目的。
三是“回得來”,建立基于央行數字貨幣的全球生態大循環。
所謂“回得來”,就是要不斷完善央行數字貨幣的回流體系,形成數字貨幣的生態循環。對于央行數字貨幣而言,要想實現數字貨幣的國際化,并增強數字貨幣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性、穩定性和持續性,那么建立一套圍繞央行數字貨幣所展開的生態系統,有效實現數字貨幣“出海-回流”的生態循環,無疑成為了數字貨幣能否成功推行和長久維系的重點所在。
數字貨幣國際化
首要找“錨”
當前,Facebook所倡導的Libra數字貨幣呼之欲出,對于擁有23億活躍用戶群體的企業而言,Libra這種超主權貨幣的推出,必將對傳統的全球貨幣體系產生一定的沖擊。易歡歡認為,對于中國而言,一旦Libra率先推出并將人民幣排除在掛鉤對象之外,那么,在新一輪全球貨幣體系重構的過程中,人民幣也很有可能錯失布局的先機。因此,央行數字貨幣的推出,既有著應對外部競爭的必要性,又有人民幣國際化之路的現實戰略意義。
對于央行數字貨幣的國際化之路這個重要議題,易歡歡提出了三點建議:
一是抓住“關鍵節點”,尋找數字貨幣國際化的錨。首先,應建立起基于中央政府信用的央行數字貨幣;其次,政府可以積極尋找和布局可以用央行數字貨幣來進行交易的關鍵節點。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應積極爭取原有關鍵交易節點的替代;另一方面,也要積極布局其他關鍵性交易節點,如鐵礦石或鋰礦、天然氣等新能源相關的全球大宗商品市場,從而在法定數字貨幣結算環節提前布局卡位。
二是完善“推廣機制”,推動數字貨幣的生根落地。完善央行數字貨幣全球化的各項基礎設置建設,是央行數字貨幣國際化的前提條件;這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全球性的支付清算體系;在體系建立后,通過盡可能的快速、大量的積累簽約成員,爭取在全球貨幣體系出現變革時搶占先機。
三是建立“生態循環”,完善數字貨幣的回流機制。首先,在我國央行創設數字貨幣的同時,海外國家也同樣再跟進數字貨幣的建設。其次,應不斷完善我國的資本市場建設,并完善針對央行數字貨幣的回流渠道和回流機制。此外,某些大型金融機構也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地為各個國家的法定數字貨幣展開做市交易,從而增強央行數字貨幣以及其他國家數字法幣的流動性和穩定性,從而保證央行數字貨幣能夠持續、穩定的成為他國的核心儲備數字貨幣。
應打造全球
“C端”支付新生態
有專家指出,數字貨幣與支付既存在正向關系亦存在反向關系,即數字貨幣的發展將為中央銀行的支付體系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易歡歡進一步指出說,在當前全球逐步進入數字經濟的時代,作為一種電子化的貨幣,應重視“入口”的重要性,更應在全球法定數字貨幣興起的初期,率先布局數字貨幣的入口端,從而搶占未來流量的戰略高地。盡管目前,中國以外地區的電子支付業務還不像中國市場如此發達,但作為未來的趨勢,全球C端市場的商品和服務交易全面轉向電子化乃是大勢所趨,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央行數字貨幣要想把握住未來海外C端市場的支付業務風口,率先完成從而電子硬件到應用軟件的整體布局就十分關鍵。
他表示,海外的C端市場,在日常交易中直接使用央行數字貨幣的可能性較小,但只要央行數字貨幣支付系統在海外落地,央行就可以通過DCEP兼容該國的法定數字貨幣交易和清算體系來有效綁定該國用戶,從而實現央行數字貨幣在海外市場的推廣。
對此,易歡歡建議應當再造一個“支付寶”:圍繞基礎支付體系,打造全球數字貨幣新生態。
“對于央行數字貨幣的國際化而言,支付寶的成功經驗無疑值得借鑒。”他說,在實際推進數字貨幣國際化的過程中,應該重視“支付”這一業務的重要性和延展性,在積極布局入口端的同時,逐步完善相關應用的落地,從而進一步增強央行數字貨幣支付系統在海外的適用性和生命力。
易歡歡表示,盡管當前央行數字貨幣仍在醞釀之中,但全球貨幣進入數字貨幣時代已是大勢所趨。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應牢牢抓住此前在數字貨幣研究領域的先發優勢,積極摸索央行數字貨幣的國際化之路,提前卡位布局,盡全力把握住在國際貨幣體系重構過程中的主動權。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