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冰
5月26日,新金融聯盟理事長、工商銀行原行長楊凱生在“第六屆融城杯金融科技創新案例評選啟動儀式”上表示,金融機構在創新過程中,要堅守基本的金融規律,才能更具生機和活力,才能更經得起市場的考驗、時間的檢驗。
據悉,該案例評選由新金融聯盟和金融城舉辦,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和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提供學術支持。除了楊凱生行長,新金融聯盟學術顧問、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原所長張承惠,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沈艷也出席了啟動儀式并做主題演講。
平安銀行、浦發銀行、信用算力作為第五屆案例評選的獲獎機構代表,介紹了獲獎案例的最新進展。包括商業銀行、金融科技企業的60余家機構代表,20余家主流媒體共110余人通過線上與線下參會,新金融聯盟秘書長吳雨珊主持了啟動儀式。
吳雨珊介紹,前五屆案例評選共評出了49個案例,其中聚焦在大零售條線(財富管理和消費金融)的有18個,反映出金融機構在數字化轉型方面普遍是“零售先行”。對公業務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也已來臨,近三屆的獲獎案例中有8個是供應鏈金融領域的。此外,風控和安全方面的獲獎案例共13個,也是金融科技應用的重點領域。
新金融聯盟學術顧問、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原所長張承惠對金融科技的創新方向提出三個建議。一是更好地利用金融科技來支持小微企業。在中國經濟轉型謀求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支持小微企業、支持三農的重點方向不會改變。當借貸規模達到一定程度,金融科技應在控制風險方面發揮更大作用。二是運用金融科技打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圍堵,以支持我國的科技創新。三是更有效地助力消費者權益保護。過去金融科技更注重數據,即利用海量數據來做模型,但未來獲取消費者數據會受到一些約束,這是監管部門的要求,也是金融機構面臨的挑戰,需要在這個前提下做好創新。
“金融科技創新是技術和模式創新,更是組織創新、管理創新。在某種意義上它是基因改造,是用金融科技來做組織和流程的再造,并不是簡單的復制和模仿,那樣很難學到真諦。所以,管理創新、系統創新、組織再造方面特別成功的經驗可以作為案例來評選。”張承惠說。
在商業銀行的數字化轉型方面,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沈艷教授認為,當前商業銀行的數字化轉型正呈現“馬太效應”,即強者愈強、不平等加劇的態勢。從數字化轉型的成效來看,國有行高于股份行和城商行,全國性銀行優于區域性銀行。數字化轉型程度高的銀行,中小微企業貸款占比增加、不良率不會明顯升高;而數字化轉型程度較低的銀行存在不良率增加的現象。她表示,數字金融的發展高度不平衡,可能推高銀行業集中度,形成馬太效應,讓強者更強。銀行除了組織轉型、業務模式創新、思維創新以外,更需要認知創新。
(編輯 崔漫)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19:28 | 聚焦智能化與安全配置 全新智己汽... |
19:27 | ?“景芝芝香·第42屆濰坊國際風箏... |
19:18 | 多賽道布局謀突破 永茂泰2024年營... |
19:18 | 高效兌現用戶承諾 問界M8正式開啟... |
19:17 | 1.3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開閘 專項... |
19:16 | 滬市食品飲料公司經營業績向好 有... |
19:15 | 湘佳股份2024年扭虧為盈 成本下行... |
19:15 | 貴州茅臺亮相第五屆消博會 現場售... |
19:13 | 康泰生物2024年度擬分紅金額占凈利... |
19:07 | 谷雨:以奮斗之名 奏響春日尾聲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