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冰
中國人民銀行近日召開了加強支付受理終端及相關業務管理工作會。會議提出,要堅持問題導向,從落實監管要求和防范風險的角度出發,推動收單業務歸本位、清風險、穩發展。
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咨詢顧問蘇筱芮認為,“此次會議釋放了強化收單業務監管的信號。”
個別機構執行不嚴
會議提出,自2021年10月份《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加強支付受理終端及相關業務管理的通知》發布以來,行業各方立足自身職責,對標制度要求,持續推動受理終端改造、商戶信息核實、交易報文完善、交易監測優化等工作,收單市場規范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效,有效保障商戶交易真實性,促進支付服務市場健康發展。但個別收單機構執行監管制度不嚴、收單業務風險防控質效不足、行業各方職責落實不到位等問題仍然存在,擾亂收單市場正常秩序。
事實上,聚焦在收單領域,今年以來已有多家支付機構因違規設置收單結算賬戶等收到罰單。
會議要求,按照監管要求,全面推進支付行業規范運行和高質量發展。深刻理解規范收單業務是市場各方提高綜合競爭力的重要基礎,是行業主體必須堅守的底線。并強調,按照管理力度不減、服務質量不降原則,精細化落實規范要求,統籌好控風險與優服務的關系,確保支付服務的安全性、連續性和穩定性。
在博通咨詢金融業資深研究員王蓬博看來,央行本次會議傳遞了三個信號,其一是監管機構將繼續加強對收單行業的管理;其二在于央行明確市場上仍有不合規現象,這也給機構展業敲響了“警鐘”;其三在于引導收單機構回歸本位,支付機構要做到服務真實商戶,讓市場環境持續凈化。
規范管理外包服務
同時,收單市場中的收單外包服務市場監管也在趨嚴。自《關于加強收單外包服務市場規范管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出臺,外包機構全量備案穩步推進,監管力度不斷加強。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以下簡稱“協會”)正持續推進收單外包服務市場嚴監管。截至9月6日,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已有21872家收單外包服務機構通過備案。
從政策端來看,為了規范管理收單外包市場,2020年8月份,協會發布《收單外包服務機構備案管理辦法》,對收單外包服務機構正式啟動備案制。今年5月22日,協會發布《意見》明確,2023年6月底前各收單機構完成自查,制定整改方案確保按期落實《意見》要求,并形成自查整改報告存檔備查;2023年9月30日前,收單機構合作外包機構整體備案完成比例應達到90%以上;《意見》印發之日起一年內,存量合作外包機構應100%完成備案。
協會有關工作人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期,協會在調研中發現,個別商業銀行、支付機構未將與之合作的SaaS(軟件運營服務)服務商等掌握大量商戶和交易信息的外包機構登記至協會系統,也未及時督導相關機構向協會申請備案,存在對監管政策和自律規范理解執行有偏差的問題。希望支付機構、商業銀行應提高對政策制度的理解力和執行力,堅持“誰的外包機構誰負責原則”,按時完成合作外包機構信息登記工作,扎實推動外包機構主動有序申請備案,主動接受行業自律管理;收單機構應根據自身能力水平選擇合適數量的收單外包機構開展合作。對外包業務管理失范、違規嚴重、整改不到位的收單機構,協會將視情況采取進一步自律約束措施,情節嚴重的移送監管部門依法依規處置。
“從行業端來看,收單外包機構從‘自查整改’到‘自律檢查’,收單市場的整治已進入新階段。”王蓬博表示,今年以來監管方動作已非常明確,主要是為了加強支付市場的合規化,肅清市場亂象并降低金融業務風險,有效建立健康的市場化支付環境。
對于機構未來如何開展工作,蘇筱芮建議,“對于機構來說,首先要高度重視此次會議精神,圍繞提升收單質量、強化安全防線做好各項部署工作,其次要針對此次會議提出的重點問題,如受理終端改造、商戶信息核實等問題開展對標整改,將內控管理工作落實到位,另外也要關注業務開展及服務提供的可持續性,使得工作質量及服務水平穩步提升。”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19:28 | 聚焦智能化與安全配置 全新智己汽... |
19:27 | ?“景芝芝香·第42屆濰坊國際風箏... |
19:18 | 多賽道布局謀突破 永茂泰2024年營... |
19:18 | 高效兌現用戶承諾 問界M8正式開啟... |
19:17 | 1.3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開閘 專項... |
19:16 | 滬市食品飲料公司經營業績向好 有... |
19:15 | 湘佳股份2024年扭虧為盈 成本下行... |
19:15 | 貴州茅臺亮相第五屆消博會 現場售... |
19:13 | 康泰生物2024年度擬分紅金額占凈利... |
19:07 | 谷雨:以奮斗之名 奏響春日尾聲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