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易永英
臨近春節,保監會嚴監管仍絲毫不放松。2月13日,保監會公布了針對問題產品向19家財險公司下發的監管函。這一實際行動,也契合近期保監會在北京召開的2018年全國財產保險監管工作會議上對2018年財產保險監管的工作部署,排在首位的就是堅持以加強產品監管為切入點,切實防范風險。
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就監管函的相關情況告訴記者,為提高財產保險公司產品質量,整治產品領域存在的各種問題,保監會印發了《關于開展財產保險公司備案產品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部署開展財險公司備案產品專項整治工作。整治工作分為公司全面自查、公司整改清理以及監管檢查三個階段。
“前期84家財險公司在自查整改階段自查產品161928個,發現問題產品8495個,清理注銷“僵尸”產品10667個。”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保監會結合公司自查整改情況以及日常監管情況,選取部分財險公司作為檢查對象,對在用備案產品進行隨機抽查,發現19家檢查對象存在問題產品1672個。針對發現產品問題,近日,中國保監會向19家財險公司下發監管函,對問題產品責令停止使用,并對其中情節嚴重的10家公司要求在3個月內禁止備案新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農險產品除外)。
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指出了當前財產險領域產品主要存在問題。認為當前一些財產保險產品已被異化成為公司違法違規、擾亂市場的工具。
具體來說,有的財險公司產品創新偏離了保險主業,盲目追求與大資管和互聯網金融的接軌,片面突出產品的短期、高頻、高收益和理財特性,背離了保險保障和穩健經營的要求。有些公司產品創新違背了保險利益原則、損失補償原則等基本保險原理,開發承保投機風險、賭博風險的保險產品,保險產品異化成對賭工具,違背社會公序良俗,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有些公司將產品創新錯誤理解為炒作概念和制造噱頭,產品創新主要為了吸引眼球、制造話題,忽視了保險產品本身的保險保障功能作用,銷售過程中搏出位,理賠時不能發揮風險轉移功能,造成保險糾紛,損害了行業形象。還有些保險產品定價不合理,沒有遵循精算原理,費率調整隨意性較大,預定損失率和費用率倒掛,個別產品費用率高達90%,嚴重損害消費者利益。
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此次監管函叫停的產品存在的主要問題有:產品命名不規范、條款表述不清晰、違反保險原理或保險法規定、免除或減輕保險人責任的條款未作明顯標示、條款適用標準引用錯誤、費率調整條件不明確、調整范圍無上限、險種分類錯誤等問題。上述問題反映出部分公司在產品管理方面主體責任缺失,開發設計合規意識薄弱,產品管理制度不健全,產品開發創新機制不完善,甚至對保險產品本身保障功能理解不到位。
保監會此番連發19份監管函拉開了2018年財險嚴監管的序幕。這也符合2018年全國財產保險監管工作會議上要求,2018年要開創財產保險監管工作新局面有三方面重點工作,首先就是堅持以加強產品監管為切入點,切實防范風險。保監會下一步,將繼續加強產品監管力度,從產品開發、準入、監管、退出全流程加強財產保險產品監管,建立產品審核檔案,對違法違規的問題產品堅持強制退出,對情節嚴重的公司停止申報新產品。另外兩方面則是堅持以治亂象為抓手,重塑財產保險市場秩序;以及堅持以深化改革為動力,提升財險行業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16:24 | 鼎際得舉辦POE產品發布會 剖析項目... |
16:07 | 上交所召開商業航天產業座談會 支... |
16:06 |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與嘉... |
14:49 | 均普智能2024年扭虧為盈 在手訂單... |
14:48 | 金田股份亮相2025慕尼黑上海電子展 |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