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保CEO湯鵬表示,傳統的保險定價和保障范圍已無法與移動互聯網時代下的消費場景需求完全適配
■本報記者 蘇向杲
近期,在上市保險公司陸續披露的年報中,“保險科技”成為一個高頻詞匯。
事實上,國內保險科技公司經過前幾年的“潛滋暗長”,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龐大的群體。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顯示,目前國內保險科技創業公司超過200余家,僅去年一年的融資額就超過16億元(不含眾安在線)。
引人注意的是,專注于場景定制化的保險科技公司量子保、悟空保、保準牛這3家公司去年合計融資超過3億元,在各類保險科技公司的融資額中占比達兩成。
量子保創始人兼CEO湯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傳統的保險定價和保障范圍已無法與移動互聯網時代下的消費場景需求完全適配。而大數據驅動和精算能力,可以幫助B端企業實現個性化保險方案。
科技賦能保險細分市場
借助科技的東風,保險科技如雨后春筍般紛紛破土而出。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顯示,目前國內保險科技的創業公司超過200余家。從業務模式來看,不同公司對大數據、區塊鏈、AI等技術在精準營銷、差異定價、風控與反欺詐等領域的運用較為突出,保險與場景的深度融合也日漸成為創新的主流模式。
從專注的細分領域劃分,目前保險科技公司可分為以下幾類:一是互聯網保險公司,如眾安在線;二是經紀人展業工具,如保險師;三是針對企業客戶的場景定制類公司,如量子保;四是賦能保險公司的科技公司;五是針對消費者的綜合銷售平臺、比價銷售平臺、管理型總代理網絡互助平臺等。
從資本市場來看,近年來無論是全球保險市場,還是國內保險市場,保險科技公司均獲得各投資主體的青睞。韋萊韜悅近期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保險科技公司的融資金額達到了23億美元(約14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達35.3%。
從國內看,2017年中國保險科技行業共發生43起融資,總額達16.08億元人民幣(未包含上市企業),全行業的企業融資數和總金額雖有所下降,但大額融資事件的數量較2016年增多。
此外,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顯示,近年來國內保險科技公司融資案件數不斷增長:2014年案件數僅為11件,而這一數字在2015年上升為36件,2016年達到了45件。
場景定制類公司受關注
近年來,互聯網新興商業模式層出不窮,得益于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專注于場景定制的保險科技創業公司在這幾年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這類公司比較典型的有量子保、海綿保、保準牛等。公開資料也顯示,這3家公司去年合計融資超過3億元,在各類保險科技公司融資額中占比超過20%。
從定制化企業的運用模式來看,這些企業針對B端企業,利用大數據驅動和精算能力,能幫助B端企業搭建數據化模型,依據其用戶的年齡、地域、消費習慣、性別等因素,給出用戶畫像,從而幫助企業為用戶制定更加靈活、個性化的保險解決方案。
以成立于2016年的量子保為例,其主營業務為B2B2C顆粒化互聯網保險定制服務,針對碎片化消費場景,為企業提供“保險+服務”整體解決方案,以動態定價幫助企業降低賠付成本,挖掘深度價值,同時降低C端的保費,提升保險全流程的體驗。
本報記者獲悉,截至目前,量子保已與中國人保財險、太平洋保險、中國人壽財險、合眾財險、安心財險、天安財險等上百家保險公司展開深度合作,服務場景覆蓋電商、航旅、共享經濟、教育、上門服務、醫美等領域。
以駕考領域服務場景為例:一方面,駕培機構普遍存在面試同質化競爭、招生難、業務單一等經營瓶頸;另一方面,考試難、掛科、學車風險等一直是多年來困擾考生的問題。針對這些現象,量子保通過與駕考寶典等多家駕培機構深度合作,自主開發了駕考保障服務產品“駕考保”,為考生提供意外險,并補償考試失敗的費用,用低費率、快速理賠和高保障,增加駕考平臺用戶的數量和黏性,降低平臺運營成本,實現增收。
“目前量子保已經與全國上千家駕培機構達成合作。未來,憑借量子保強大的大數據能力,還可以協同駕校開發更多元化的增值服務。”量子保駕考保業務負責人表示。
基于其它互聯網服務場景,量子保相繼開發了多個創新產品,填補用戶消費空白。比如在電商領域量子保聯合太平洋保險,為鮮花電商“花點時間”定制首發了互聯網鮮花保鮮險。用戶在“花點時間”下單,電商自動為用戶投保。自動化、純線上的投保和理賠提升了消費者的網購體驗,也降低了鮮花折損帶來的風險。
湯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大數據精算、動態保費和全線上流程體驗是量子保的核心競爭力。公司專注于B端,C端雖被看作保險科技的風口,但保險行業的基礎設施還不完善,很多保險公司的報價、核保、理賠、支付等接口沒有打通,其中很多問題需要B端解決。
“保險科技的創新是一場長跑。人口結構的變化產生的新增需求為保險科技創業留下巨大空間。目前科技深度賦能保險使保險呈現場景化、垂直化、社交化的明顯趨勢,科技賦能成為保險創新的主流模式。”《中國保險科技行業投融資報告》近期表示。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