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25日消息,銀保監會近日發布《關于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設立專項產品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允許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設立專項產品,發揮保險資金長期穩健投資優勢,參與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質押流動性風險,為優質上市公司和民營企業提供長期融資支持,維護金融市場長期健康發展。
專家指出,《通知》將給保險公司的長期資金留出更合適空間,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多長期資金和資本性資金。這是一個政策上的放松,未來在投資標的和形式方面可能會進一步放開。部分保險公司管理能力也有待提高,秉持價值投資和長期投資的理念以及加強防范風險的意識仍非常重要。
明確險資資產管理要求
《通知》主要內容包括:一是設定了產品管理人條件,要求產品管理人應具有發行組合類保險資產管理產品業務資格;二是明確了專項產品的投資范圍,主要包括上市公司股票、上市公司及其股東公開發行的債券和非公開發行的可交換債券等;三是強調了專項產品的退出安排,一方面支持保險機構發揮機構投資者作用,維護上市公司長期穩健經營,同時明確了產品的退出安排和方式,確保平穩退出;四是制定了專項產品風險管控措施,從專戶管理、封閉期、存續期、投資集中度、事前登記、信息披露、關聯交易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五是明確該產品不納入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計算投資比例。
某大型險企資管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通知》鼓勵保險資金加大投資優質上市公司力度,采取了以設立專項產品而非保險資金直接交易方式,主要是為防范一些保險機構可能出現的短期頻繁買賣、大額投資及惡意舉牌等行為,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對市場影響,發揮保險資金“穩定器”和“壓艙石”作用。
“近期股市波動。其中一個觸發因素就是上市公司股票質押流動性風險。”長江養老保險首席經濟學家、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首席金融市場專家俞平康說,保險資金是可長期持有的、大周期的資金,而且大部分是自有資產,可作為較好的化解風險的資金來源。
有利于發揮長期資金優勢
銀保監會表示,《通知》的發布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六穩”要求、創造良好市場預期、維護金融市場穩定的重要舉措。一是有利于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質押流動性風險。通過專項產品形式,保險資金可以為優質上市公司及其股東提供長期資金支持。二是有利于有效支持優質上市公司和民營企業發展。專項產品按照市場化原則,向有前景、有市場、技術有優勢但暫時出現流動性困難的優質上市公司和民營企業提供融資支持,穩定市場預期。三是有利于發揮保險資金長期穩健投資優勢,做實體經濟的長期資金提供者,從而更好鞏固市場長期投資的基礎。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表示,監管部門在新的經濟和金融形勢下鼓勵股權投資,將給保險公司長期資金留出更合適空間,也有利于發揮保險資金的長期屬性,改善保險公司投資結構。在降杠桿背景下,股權質押存在較大流動性壓力。保險資金可作一定程度跨周期配置,在較長時間周期內平滑特定時間點的壓力與風險。因此,保險資金可發揮自身優勢,支持民企發展。
在俞平康看來,保險資金具有長期穩健投資的優勢,用來支持短期表現較差股票比較合適。對股票質押造成的流動性風險,受影響的很大部分是民營企業。在上市公司中,國企融資渠道相對暢通,資金相對充裕。目前,民企在資金方面所面臨的困難比國企要大得多。如果保險資金可通過發行專項產品參與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質押流動性風險,民企將在短期內受惠較大。
銀保監會表示,下一步,將進一步支持保險機構增加對上市公司財務性和戰略性投資規模,調整和優化股權投資、債權投資等領域監管制度,對符合國家戰略和宏觀政策導向的項目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多長期資金和資本性資金。
不納入權益類資產計算投資比例
《通知》表示,保險公司投資專項產品的賬面余額,不納入權益類資產計算投資比例。俞平康認為,這是一個政策上的放松,未來在投資標的和形式方面可能會進一步放開。
朱俊生說,部分保險公司管理能力也有待提高,而保險資金通常有最低保證收益要求,對安全性要求較高。因此,秉持價值投資和長期投資的理念以及加強防范風險的意識仍非常重要。
北京一家保險資管人士認為,《通知》鼓勵和支持更多保險資金配置股權投資,不受之前的上限比例限制。在政策鼓勵和引導下,保險資金權益類投資將可能大幅增長。
朱俊生認為,銀保監會或通過兩種方式進一步支持保險資金入市:一是支持保險公司直接進行股權投資,甚至是舉牌;二是成立資管產品,通過資管產品投資股權、債券幫助民企融資。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