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險企三季報披露完畢,總體來看,資本市場的持續下行對險企的投資收益影響較大,前三季度上市險企投資收益兩極分化明顯。業內人士指出,從目前市場形勢來看,股票估值優勢逐漸顯現,或將吸引險資加大對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并偏好業績確定性較強板塊。
投資收益兩極分化
從各上市險企三季報披露的數據來看,2018年前三季度中國太保(行情33.66+0.12%,診股)、新華保險(行情46.78+0.60%,診股)、中國人壽(行情21.87+0.92%,診股)和中國平安(行情63.63+1.32%,診股)的年化總投資收益率分別達到4.7%、4.8%、3.3%和4.7%。
“相較二季度數據,平安、新華基本持平,國壽有所下降,太保逆勢上升。”東方金誠首席金融分析師徐承遠指出,從投資結構來看,四大險企均收縮了權益類投資的投資比例以應對市場風險。其中,太保調整了資產配置,加大了長久期固定收益類資產的配置,及時壓縮了權益類資產規模,投資收益率逆市上升。
川財證券分析師楊歐雯指出,中國人壽因兌現浮虧導致投資收益率下降,其他影響因素還包括三季度權益市場波動(上證綜指單季跌幅0.92%,年初至今下降14.69%)、權益資產分紅下降等因素。但考慮到投資收益占比,其收益波動并未影響到上市險企的整體收入和利潤的增長,行業整體仍呈現良好運行態勢。
關于四季度險資投資,徐承遠認為可以從三個方面來提升收益率水平:第一,固定收益投資方面,充分利用2018年利率相對高位,加大對長久期固定收益類資產的配置。目前來看,高利率的固定收益類資產對于險企的投資收益率影響最為明顯,相對于權益類投資也有更好的抗風險作用。第二,權益類資產投資方面,優化權益類資產的配置結構。2018年前三季度權益類投資收益承受了較大的壓力,但部分板塊的風險也得到了比較完全的釋放,出現了一些投資機會。第三,險企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適當加大股權投資力度,重點投資一批符合國家政策導向、發展前景好、風險相對可控的企業,以獲取長期穩定收益。
楊歐雯認為,四季度險資的投資收益率會保持穩健。就投資收益而言,考慮到在執行新的金融工具會計準則后分類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變動計入損益的權益投資大幅增加,增加了投資收益的波動率,預計上市企業在四季度可能會繼續調整權益資產的配置比例,具體則是以多樣化投資分散風險,以長期股權投資提高收益確定性。
股基長投占比或有提升
近期政策部分開放了保險資金權益投資的行業范圍,鼓勵保險資金參與上市公司股權投資化解股權投資風險,并允許設立專項產品避開權益投資比例監管。
長江證券分析師周晶晶預計,險資可投股權公司將擴容,股基長投投資占比或有提升,行業投資趨于多樣化。一是可進行股權投資的保險公司數量大幅提升。以舊規則來看,僅71家保險公司符合要求,而以新規來計算,132家保險公司滿足條件,新增61家險企合計1.34萬億總資產。二是預期股基、長投占比提升,保險投資結構有望改善。目前,上市險企股基、長投占比尚低,長期股權投資收益增速和占比提升較快。
國泰君安(行情15.25+0.13%,診股)分析師劉欣琦預計,上市保險公司后續股權投資比例將提升,利于增強后續保險公司利潤的穩定性。“當前我國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和利潤的穩定性容易受到二級市場波動的影響。預計后續上市保險公司該類投資資產的比例會提升,有利于增強后續上市保險公司利潤的穩定性。可部分緩解長端利率曲線下降和二級市場大幅波動時對保險公司投資端的擔憂。”
天風證券(行情5.53+9.94%,診股)分析師羅鉆輝認為,監管出臺政策支持保險資金投資上市公司股權,預計保險公司會審慎選擇投資標的,未來權益投資趨勢為大盤藍籌和大宗交易。但由于償付能力約束(權益資產占比上升會拉低償付能力充足率),加上險資投資的風險偏好下降,預計保險公司會審慎選擇上市公司股權的投資標的。
偏好業績確定性較強板塊
天風證券分析師徐彪稱,從保險資金持股的行業分布情況來看: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剔除金融(銀行、非銀,二者合計占82.4%)之后,持股比重最大的行業為房地產、醫藥、電氣設備。環比數據看,占比提升最多的為房地產、醫藥生物、電氣設備,占比降低最多的為公用事業、食品飲料和家用電器。
徐承遠認為,從目前市場形勢來看,如果四季度股市繼續震蕩下行,股票估值優勢逐漸顯現,或將吸引險資加大對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具體配置情況,各險企基于自己對市場走勢的判斷會有所不同。總體來看,預計四季度險資投資的領域還是集中于風險釋放比較完全、業績表現良好、估值低、高分紅的板塊。
“在內外因素共同作用下,保險資金四季度可能會流向收入以及分紅確定性高的二級市場板塊,以及自身經營質地良好但股權質押偏高的上市公司參與股權投資。”楊歐雯認為,在A股布局方面,上市險企除了在整體配置比例上會有一定調整外,權益類資產的板塊分布上可能會偏好銀行、石化類業績確定性較強的板塊。
國壽資管人士表示,預計大金融板塊仍將維持較高水平,同時可關注當前持倉的歷史分位較低、且估值處于底部的部分子行業,如動力煤、航運、公用事業等,可能以高股息和景氣反轉作為防御的基礎。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