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有沒有被低估?方正集團重整進展如何?除了華夏幸福,地產業務還有多少風險敞口?
3月18日,中國平安舉行2021年度線上業績發布會,中國平安一眾高管一一回應了上述熱點問題。
18日中國平安漲5.34%,近三個交易日累計漲幅達12.38%。
“相信市場會認識到平安的價值”
近期,A股保險板塊人氣低迷,板塊估值水平下行至歷史低位。對于當前公司的股價表現,中國平安聯席首席執行官、首席財務官姚波表示:“目前的股價處于歷史的低位,我們相信市場最終會認識到平安的價值。”
姚波表示,過去一年公司股價下跌,一方面與外部因素有關,在白馬股、藍籌股普遍承壓的情況下,中國平安的股價表現不是個例。今年以來,隨著外部環境的波動,整個市場避險情緒濃厚。但同時要看到,當前國內經濟的基本面是穩健的,一系列穩增長措施的落地為全年的經濟增長目標打下了一個堅定的基礎。因此,公司對未來資本市場藍籌股的表現充滿信心。
另一方面,中國平安的股價表現也受壽險行業周期性轉型的影響。當前,整個壽險行業面臨諸多的挑戰,行業整體的發展模式出現了瓶頸,客戶的需求也發生了改變。對此,中國平安內部壽險改革成效還有待持續地顯現,希望市場給予公司耐心和時間。
姚波稱,管理層對中國平安整體的發展前景充滿了信心:
第一,對綜合金融模式充滿信心。雖然去年壽險業務營運利潤增速有所放緩,但是公司銀行、資管、科技等條線的業務利潤增速都比較強勁,體現了綜合金融的模式優勢。所謂“東方不亮西方亮”,這一模式可以更好地化解單一行業周期的風險。
第二,公司明確了綜合金融+醫療健康生態的戰略方向,綜合金融本身就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另外醫療健康也是中國未來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行業。
第三,壽險的改革成效也會逐步顯現。今年,公司壽險改革進入了第三年,公司持續推動渠道產品還有文化的深度改革。壽險市場前景巨大,未來仍充滿發展潛力。
方正集團重整順利
要做中國版HMO
今年年初,中國平安在港交所公告稱,中國銀保監會同意平安人壽投資新方正集團。
對于市場關心的方正集團重整最新進展,中國平安總經理兼聯席首席執行官謝永林在說明會上回應稱,目前方正集團的項目整體推動順利。2022年1月30日,平安人壽收到銀保監會的批復,同意平安人壽投資新方正集團,平安人壽最終的持股為66.5%。目前整個重整計劃按既定目標在推進,公司將根據重整的進展情況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方正集團下面有好幾家上市公司,到時將按照相關程序披露。
此前,謝永林曾公開表示,中國平安參與方正集團重整的初衷,是希望通過醫療資源的協同,打造平安集團獨有的更有溫度的金融保險服務,而方正旗下的北大醫療集團的資源在市場上是非常稀缺的。
對于中國平安醫療生態的構建,中國平安聯席首席執行官陳心穎表示,中國平安致力于做中國版本的HMO(健康維護組織),要做好這件事有兩個關鍵因素。第一,需要代表支付方;第二,要去整合供應方。
如何代表支付方?陳心穎表示,中國平安整體覆蓋了2.27億個人客戶,有1400億元健康醫療保險保費,能代表支付方做好一站式健康醫療養老服務。
如何整合供應方?她表示,整合線上線下醫療。一是通過線上平安好醫生自身的2000多名醫生。二是收購北大醫療及其旗下10家醫院。三是“三到”服務,即到線、到店、到家的服務。
不動產投資風險可控
中國平安年報顯示,2021年,公司對華夏幸福相關投資資產進行減值計提、估值調整及權益法損益調整金額合計為432億元,其中股權類159億元,債權類273億元;對稅后歸母凈利潤影響金額為243億元,對稅后歸母營運利潤影響金額為73億元。
除了華夏幸福,中國平安當下不動產領域的風險敞口是否可控,是投資者最為關注的問題。
對此,中國平安首席投資執行官(擬任)鄧斌表示,中國平安的不動產投資中,長期收租為目的的不動產項目占比超過一半,不動產敞口風險可控,前景可期。根據年報數據,中國平安核心不動產敞口為5.5%,數字處于合理區間。
對于不動產投資的未來戰略,鄧斌稱,未來,中國平安會堅持“堅守底線,把握機遇,穿越周期,領先價值”的16字投資理念。在戰略資產配置的引領之下,做符合國家政策導向的不動產投資。其中包含碳中和、數字經濟、醫療健康等等相關概念的優質不動產的項目,還有優質的商業不動產、保障性廉租房、保障性租賃住宅這一類與國家經濟發展息息相關的不動產板塊。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