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近期多次表態,要求保險機構充分發揮保險資金長期投資的優勢,將更多資金配置于權益類資產。保險資金增持權益資產的空間有多大?“彈藥”是否充足?近期險資會否有具體加倉動作,又將瞄向哪些行業?
帶著這些市場關心的問題,上海證券報記者昨日采訪了多家保險資管公司。保險資管公司認為,當前市場估值已至較低水平,A股長期配置價值凸顯。有險資權益負責人明確表態,公司已有加倉計劃,將會慢慢落地。
權益市場機會大于風險
一段時間以來,受地緣政治、宏觀環境等因素影響,權益市場持續振蕩下行,市場情緒低迷。
人保資產權益投資部副總經理田剛表示,目前A股結構性泡沫明顯消化,各方面風險得到比較充分釋放,即使市場走勢有所反復,也已具備較強的配置價值。“2022年政策基調穩中求進,總體有利于資本市場。政府工作報告將經濟增長目標設定在5.5%左右,顯著高于過去2年的經濟平均增速5.1%,是高基數上的中高速增長。”
大家資產總經理吳劍飛表示,政策底已現,市場底不會太遠。目前,上市公司盈利向好,不少公司發布了前2個月盈利預喜公告,大量優秀公司已經跌出了長期投資價值;滬深300、創業板指的PE(TTM)分別降至過去5年的34%、51%分位數,股債風險溢價(ERP)處于過去5年的滾動均值上方0.7倍標準差,估值已降至合理區間,考慮到企穩的經濟前景和改善的政策條件,A股進入價值投資配置區間。
“市場經歷巨震之后出現明顯的企穩跡象,從中期來看,機會大于風險。但也需保持謹慎,要根據內外部形勢,包括地緣局勢、滯脹情況演繹、中國穩增長及地產行業情況、疫情進展綜合來把握結構性機會。”滬上一家保險資管公司透露。
險資看好多個領域
在受訪過程中,多家保險資管也對具體看好的領域進行了展望。
吳劍飛表示,保險公司一般通過直接買入股票及申購公募基金、權益類保險資管產品等方式入市。“截至2022年1月,保險公司配置股票和證券基金的比例為12.4%,距離監管上限還有一定空間,加倉彈藥充足。”
生命資產相關負責人認為,從我國居民的資產配置結構來看,股票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還比較低,在其他投資渠道匱乏的大背景下,未來股票資產占比還會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展望后市,公司將重點關注受益于“穩增長”政策相關的行業、估值合理的制造業以及高股息類公司。
“首先,堅定看好下游需求增長明確的新能源、汽車電子、新材料、必需消費品等行業;其次,短期的政策和經濟小周期的擾動都會對相關公司的股價構成巨大影響,因此比較看好受益于通脹的資源品和穩增長相關公司;再次,還看好低估值高股息類個股。”生命資產相關負責人表示。
北京地區一家保險資管權益負責人透露:“現在市場處于底部區間,公司正在計劃慢慢買入,加倉方向圍繞‘穩增長’政策相關個股、科技創新和新能源板塊。”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