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冷翠華
4月24日晚間,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平安”)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在境內一次或分多次發行本金不超(含)500億元債券融資工具,這意味著險企擬發行債券規模再增加。
Wind資訊數據統計,截至4月25日,年內險企已發行債券總規模達496億元。同時,根據相關公告,險企今年新增的計劃發行的債券額度達700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市場利率持續下行,在當前市場利率下發債成本處于比較合理的水平,險企發債能起到補充資本、降低融資成本等方面的作用,預計未來發債規模仍將處在較高水平。
綜合考量多種因素
4月24日,中國平安公告稱,當天召開的第十三屆董事會第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發行境內債券融資工具的議案》(以下簡稱《議案》)。
根據《議案》,為了滿足公司長期穩定發展的需求,優化資本結構,調整公司債務結構,降低財務融資成本,公司擬根據市場情況進行債務融資,在境內一次或分多次發行本金不超(含)500億元債券融資工具,包括但不限于資本補充債券、金融債券、公司債券及其他監管機構許可發行的境內債券融資工具。前述境內債券融資工具不包含可轉換債券。
中國平安表示,本輪債券發行期限預計在5年或以上,具體期限構成和各期限品種的發行規模由董事會根據相關規定及市場情況確定。
從經營業績來看,2024年,中國平安實現歸母凈利潤1266.07億元,同比大幅增長47.8%;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營運利潤1218.62億元,同比增長9.1%。截至去年底,在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規則(Ⅱ)(以下簡稱“‘償二代’二期規則”)下,中國平安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04.1%,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65.2%,遠高于監管要求。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創新與風險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龍格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國平安此次計劃發債500億元,主要基于戰略擴張需求與市場利率低位窗口期。一方面,公司需支持醫療、養老等新戰略布局;另一方面,當前市場利率處于歷史低位,發債成本顯著降低。此外,“償二代”二期規則下資本認定趨嚴,提前儲備資本可增強償付能力緩沖,為業務擴張提供靈活性。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精算科技實驗室主任陳輝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稱,在市場利率下行的環境下,發債成本也越來越低,因此通過發行新債券可以調整公司債務結構,降低財務融資成本。
從今年已發行債券票面利率來看,皆為“2字頭”,最低的為2.18%,最高的為2.8%。對比來看,2024年險企發行的債券也為“2字頭”,最低和最高的分別為2.15%和2.9%;2023年的發債利率則為“3字頭”或“4字頭”;2022年險企發債票面利率最高的則達6.25%。由此可見,近年來,險企發債利率呈下行態勢,在滿足償付能力要求的前提下,部分險企選擇“贖舊發新”,以降低融資成本。
未來資本需求大
從今年已發行債券來看,無固定期限資本債(也稱“永續債”)是險企青睞的資本補充工具。同時,從保險全行業來看,業內人士認為,在降低財務融資成本、提升償付能力充足率等因素的推動下,險企對資本補充的需求仍將處于高位。
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4月25日,年內險企已發行債券總規模達496億元。其中,457億元為永續債。根據相關公告,險企今年新增的計劃發行的債券額度達700億元。對此,陳輝表示,由于永續債具有可補充核心二級資本、不會改變股本結構、期限較長等優勢,近兩年永續債已成為險企外源性資本補充的主要方式,但根據《關于保險公司發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有關事項的通知》,保險公司發行的永續債余額不得超過核心資本的30%。因此,只有核心資本規模大的險企才有較大的發行空間。
展望未來,龍格分析稱,保險公司資本補充需求依然強烈,根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去年底發布的《關于延長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規則(Ⅱ)實施過渡期有關事項的通知》,將原定2024年底結束的“償二代”二期規則過渡期延長至2025年底。過渡期結束后,實際資本認定標準全面收緊,部分險企需填補資本缺口。同時,權益市場波動加劇資本消耗,疊加會計準則切換導致險企盈利波動,內生資本補充能力受限。此外,險企業務轉型深化需要持續投入,資本消耗較大的業務占比或將提升,也將產生更大的資本需求。
整體來看,受訪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險企需要通過發行債券、股東增資、利潤留存等多種方式增強資本力量,為公司長期穩定的發展夯實基礎。
12:02 | 萬和電氣2024年實現營收凈利雙增長... |
12:01 | 露笑科技2024年扣非凈利同比增長10... |
11:58 | 游族網絡:新游戲儲備開辟新增長點... |
11:58 | 滬硅產業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10.6... |
11:56 | 祥源文旅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凈利潤... |
11:55 | 華寶新能2024年實現歸母凈利潤2.40... |
11:55 | 加速構建“一核多翼”大健康生態圈... |
11:53 | 天鐵科技2024年營收同比增長41.69%... |
11:52 | 永新光學2024年營收再創新高 參與... |
11:49 | 鼎捷數智2024年營收歸母凈利潤雙增... |
11:46 | 匯宇制藥單季度凈利潤首現虧損 |
11:43 | 隆平高科2024年凈利潤1.14億元 經...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