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蘇向杲 楊潔
2021年1月8日,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登中心”)發布《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于開展不良貸款轉讓試點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如今,試點工作已滿3年。
從已披露的數據來看,自2021年四季度以來截至2023年三季度這8個季度中,除了2023年三季度試點業務成交額達391億元,其他7個季度均低于150億元。從不同機構參與熱情來看,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參與試點的積極性最高,其作為不良貸款出讓方,試點以來多個季度的轉出額位列各類機構第一;從本金回收率看,目前個人批量不良資產轉讓(業內稱“個貸批轉”)平均本金回收率遠低于單戶對公,個貸批轉平均本金回收率已連續8個季度低于13%。在受訪專家看來,個貸資產持續“賣不上價”,與批量轉讓的個人貸款幾乎全部都是信用類貸款有關,這類貸款后續回收難度和處置成本較高。
單戶對公本金回收率較高
2021年1月8日,銀登中心發布《通知》,試點開展單戶對公和個貸批轉,首批參與試點的銀行包括6家國有控股大型商業銀行、12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
時隔近兩年,2022年12月底,銀登中心再次發布《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于開展第二批不良貸款轉讓試點工作的通知》,將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信托公司等機構納入試點范圍;并將注冊地位于北京等11地的城商行、農村中小銀行納入試點機構范圍,進一步拓寬了中小銀行不良資產處置渠道。
自試點以來,開立不良貸款轉讓業務賬戶的機構數量不斷擴大。截至2024年1月5日,共有876家機構(包含各地分支機構)開立賬戶,其中,政策性銀行9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190家,股份制商業銀行286家,城市商業銀行61家,農村中小銀行109家,消費金融公司23家,汽車金融公司4家,金融租賃公司9家,信托公司6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118家,地方資產管理公司56家,金融資產投資公司5家。
從業務規模看,自2021年四季度以來,不良貸款轉讓試點(單戶對公+個貸批轉)成交額除2023年三季度外,此前7個季度連續低于150億元。2023年三季度不良貸款轉讓試點成交額共計391億元,較二季度增長175%,其中,個貸批轉成交額348.8億元,占總成交額的89.2%,環比增長290%。
就2023年三季度個貸批轉成交額大增這一現象,中小銀行互聯網金融(深圳)聯盟高級顧問施鳴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提到三個原因:一是去年三季度捷信消金有一個170億元的大資產包出售,推高了成交規模。二是銀行不良資產處置壓力一般會出現在下半年,三季度和四季度出包規模普遍高于一季度、二季度。三是去年年初試點范圍擴大后,新納入機構需經歷銀登開戶、行內政策制定、組包審批等流程,從時間點來說三季度掛牌成交較為合理。
冠苕咨詢創始人周毅欽表示,不良貸款轉讓需要一個完整的盡調過程,包括資產包的標準、內容、評估、定價等。
從近3年的試點情況看,單戶對公不良貸款轉讓平均折扣率及平均本金回收率均大幅高于個貸批轉。其中,平均折扣率是平均轉讓價格與平均未償本息費的比值,平均本金回收率是平均轉讓價格與平均未償本金的比值,兩個指標反映了不良貸款的“價格”。
以2023年三季度數據為例,單戶對公業務的平均折扣率為77%,平均本金回收率達96.4%;而個貸批轉業務的平均折扣率僅為3.9%,平均本金回收率為6.1%。兩者相差懸殊。
不同資產包的價格緣何大相徑庭?對此,施鳴表示,單戶對公不良貸款一般情況下都有抵質押物,后續回收主要依賴抵質押物的處置,而批轉的個人貸款幾乎全部都是信用類貸款,后續回收難度和處置成本遠大于對公不良貸款,所以兩者的轉讓折扣率會有較大差距。
除抵質押物外,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杜陽還提到了兩方面原因:一方面,對公不良貸款轉讓的企業信息較為透明,在轉讓過程中,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可以更準確地評估貸款的價值;另一方面,相較于個人貸款,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在對公不良貸款處置方面具有更為豐富的經驗,能夠通過有效的風險管理和資產運作提高回收率和折扣率。
從各機構參與熱情看,目前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和消費金融公司參與轉讓比較積極,而國有大行、農村中小銀行、城商行參與度較低。據記者統計,全國股份制銀行的試點業務成交額自2022年以來截至去年三季度,均位列各類機構第一位。
對此,施鳴表示,首先,目前個人信用類不良貸款主要壓力集中在全國股份制銀行和消費金融公司,國有大行、農村中小銀行和城商行的不良貸款壓力還是以公司類為主,這些機構的不良貸款轉讓一般會通過對公批量的方式,不會體現在單戶對公和個貸批量的轉讓上。但中小銀行的參與度在持續提升,如去年三季度城商行和農村中小銀行試點資產的出包規模增長非常迅速,兩者合計出包規模從一季度的1億元到二季度的5.6億元,三季度達到15.2億元。其次,城商行和農村中小銀行等機構試點資產出包量小還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如機構內部的問責機制、不良貸款客群的特征等。
周毅欽表示,中小銀行對于不良資產轉讓操作流程和不良資產的估值定價等技術手段還不熟悉,和購買方之間仍有一個互相適應的過程,資產轉讓價格和心理價位仍有一定差距,所以更傾向于自行清收而不是對外轉讓。
業界建議引導更多AMC入場
2023年以來,盤活存量信貸資產、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等相關議題被監管部門多次提及,并引起資本市場廣泛關注。從趨勢來看,受訪專家預計,隨著時間推移,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小銀行參與試點,這對盤活存量資產、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將起到積極作用。
杜陽表示,從制度環境來看,近年來,我國積極推動不良資產轉讓市場發展,隨著試點時間不斷拉長,市場機制逐步成熟。從供給端來看,近年來隨著信貸投放規模的增加,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余額呈一定上升趨勢,而試點的持續擴容,有效拓寬了各類金融機構不良貸款處置渠道,利于資產負債表輕裝上陣,釋放信貸空間。從需求端來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不斷探索和創新業務模式和產品,提高業務專業化和市場化水平,也利于推動不良貸款轉讓市場的良性發展。
“不良貸款轉讓試點成交額持續擴大的趨勢明確,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小銀行加入試點,這對商業銀行壓降不良資產、實現利潤增長等剛性需求均有利。”施鳴表示。
除發展趨勢之外,受訪專家也對推進不良貸款轉讓試點提出了一些建議。
施鳴建議,銀登中心除了資產轉讓掛牌功能以外,在個人不良資產轉讓領域發揮更多作用,如公示通知債務人轉讓事實,債務人可在銀登中心網站上憑身份證登錄查詢本人債務是否被轉讓以及受讓機構名稱和聯系方式,視同出讓方已履行告知義務,為交易雙方和債務人提供便利;同時,針對目前個人債務人共債的現象,監管部門可以牽頭建立共債管理體系,幫助意愿良好的債務人脫離多頭債務泥沼;此外,在收購個人不良貸款領域方面,引導更多AMC(資產管理公司)入場,保證業務均衡、健康發展。
杜陽則建議,商業銀行應在試點過程中不斷優化不良貸款轉讓流程,提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并加強風險管理,確保不良貸款的轉讓價格合理,防范潛在的法律風險和道德風險;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在接收不良貸款時,應根據資產狀況、權屬關系、市場前景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收購策略,確保處置回收效用最大化,并認真做好盡職調查,確保收購過程中的合規性和風險可控性。
“建議中小銀行充分認識個貸批轉的意義,提高零售不良資產處置效率,加快盤活存量資產,積極參與個貸批轉市場。”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內蒙古銀行研究發展部總經理楊海平表示。
15:18 | 諾誠健華新一代泛TRK抑制劑Zurletr... |
15:18 | 國盛金控:公司吸收合并全資子公司... |
15:18 | 國機精工:目前尚不能準確預計泊片... |
15:18 | 國機精工:公司軸承業務訂單保持平... |
15:18 | 國機精工:2025年預算目標是基于當... |
15:18 | 國機精工:2025年投資項目包括伊濱... |
15:18 | 鋼研納克:公司將繼續在包括分析儀... |
15:17 | 富特科技: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 |
15:17 | 東方中科:公司為包括半導體設計公... |
15:17 | 東方中科:公司控股股東擬通過公開... |
15:17 | 德明利:將繼續依托存儲主業優勢,... |
15:17 | 德明利:公司將繼續深化國內供應鏈...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