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披露的上市公司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34家上市券商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幾乎全線下滑。分析人士指出,這主要是經紀、投行和資管三大業務收入來源下降所致。資管和自營業務分化明顯,各家券商同比變幅有增有減。
凈利潤全線下滑
數據顯示,上市券商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合計為1845.50億元,同比下降12.48%;合計凈利潤為499.89億元,同比下降32.84%。
九成券商營業收入下滑,僅有山西證券、東北證券、國泰君安3家券商營業收入增加,增幅分別為27.92%、16.22%、1.04%。凈利潤則遭遇全線下滑,有14家券商降幅超過50%。降幅最大的是太平洋證券,為279.15%。凈利潤排名前十的券商中,中國銀河降幅最大,達44.24%。中信證券、申萬宏源、華西證券、華泰證券表現則較為平穩,降幅在10%以內,分別為7.86%、7.84%、5.36%、4.90%。
分析人士表示,前三季度券商凈利潤下滑的原因是三大收入來源(經紀業務、投行業務和資管業務)全部下降。前三季度,二級市場低迷,成交額大幅下降,傭金少,而債券又發不動。且受資管新規影響,部分業務難以開展。
前三季度,上市券商經紀、投行、信用業務幾乎全部下滑。除太平洋證券經紀業務收入有所增加,其余33家券商均下滑。投行業務方面,僅有4家券商投行業務收入增加。大型券商廣發證券、申萬宏源、國信證券降幅分別高達51.09%、43.64%、44.76%。
“在去杠桿的大環境下,過去投行中債券融資的主要客戶,即地方政府平臺和國企的債務收緊,也是導致債券發行量減少的原因之一。”上述分析人士表示。
信用業務方面,剔除連續虧損的6家券商,僅有海通證券和華西證券兩家券商利息凈收入實現增長,增幅分別為37.61%、6.92%。
“未來,四季度投行和資管業務會有回升,但在二級市場整體低迷的情況下,經紀業務估計可能會進一步下降。”上述分析人士表示。
國信證券王劍團隊認為,股票質押業務或迎來轉機。近期,監管層密集發聲,以市場化方式緩解股票質押業務風險,各市場參與方,包括各地政府、央行、證監會、銀保監會等,正積極推出相關政策,通過各類金融機構更切實有效地幫助市場化解A股的股權質押風險,同時推動股票市場的健康發展。
資管自營分化
資管和自營業務呈現分化態勢。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34家上市券商中,一半券商資管業務收入同比增加,另外一半同比減少。收入同比增加的17家券商中,增幅也存在較大差異。華西證券增幅達234.77%,位居第一,其后的山西證券增幅為111.16%。增幅為兩位數的券商有6家,為個位數的券商有9家。收入同比減少的券商中,幅度差異較小,都在40%以下。
前三季度,有13家券商自營業務收入同比增加,其余21家券商同比減少。變化幅度超50%的有6家,增減各有3家。第一創業、國金證券和申萬宏源增幅分別為82.99%、60.26%和51.33%;海通證券、中國銀河、東方證券降幅分別為61.73%、70.42%、71.35%。
自營業務呈現出的分化或與券商本身自營波動較大有關。“一些券商的自營部門大賺大虧,波動很大。”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在具有可比數據的27家券商中,有19家券商二、三季度自營收入環比波動方向相反。單個券商來看,中信證券顯示出絕對領先優勢,營業收入和凈利潤位居第一,還在經紀、資管、投行和自營四大業務奪冠,具體數值分別為272.09億元、76.83億元、58.48億元、41.42億元、24.30億元、65.48億元。
“中信證券的機構客戶占比遠高于同行業其他券商,得以維持較高的傭金率水平,經紀業務營收居行業前列。”長城證券分析師劉文強指出,中信證券業務多元化發展,抗風險能力增強,且資本中介業務穩步增長,市占率持續占據行業前列。此外,中信證券還基于宏觀分析和判斷,以量化交易為核心,其自營與銷售交易業務領先,投資收益率較為穩健。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