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思文
從1990年起步,到實現中國內地、香港地區與倫敦三地上市;從中國證券業的跟隨者、超越者,到部分領域的領跑者,華泰證券歷經28年時間,用一次次的自我顛覆完成了自我重新定義。
2018年,華泰證券有近1300萬客戶基礎,超2.4萬億元人民幣客戶賬戶資產;241個營業網點,2000多名投資顧問;股票基金交易量行業第一,經證監會核準的并購重組交易金額第一……作為大型綜合證券集團,華泰證券已經將公司核心戰略聚焦“全面推進數字化賦能下的財富管理和機構服務雙輪驅動”,旨在通過技術驅動不斷開拓公司高質量經營與發展步伐。
對于公司在科技上的投入與定位,華泰證券董事長、總裁周易表示,對滿足客戶極致服務的科技追求不設止境。
與資本市場共同起步
1990年12月份,新中國第一家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成立。彼時,證券業正值重啟時期,全國證券市場還處在懵懂狀態。1990年12月30日,江蘇省證券公司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成立,這也就是華泰證券的前身。1993年,江蘇證券作為主承銷商,在全國首次采用了“無限額”的認購方式,向社會公開發行江蘇第一只股票——太極實業。此后的近十年間,江蘇證券更名為華泰證券,證券業進入規范發展時期,華泰證券也在此期間開啟了系列低成本擴張之路:2005年華泰證券以34家營業部的體量托管、收購亞洲證券48家證券營業部和12家服務部,實現了閃電托管;2006年,收購控股聯合證券,在香港地區設立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參股江蘇銀行,為公司集團化經營和后續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一家集證券、基金、期貨、資產管理為一體的證券控股集團雛形落地。
隨著中國資本市場迎接20歲生日,2010年2月26日,華泰證券A股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市值超過1000億元,成為當時A股第四大市值的券商。緊接著,2015年6月1日,華泰證券H股在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融資總額達到300億元人民幣。直至2019年,華泰證券歷經28年發展,毋庸置疑地站上了證券行業的第一梯隊。
塑造差異化科技競爭力
如果說,A股上市促使華泰證券在境內的資本實力和品牌影響力得到提升,那么,H股發行上市則進一步提升了公司在境外市場的競爭力。作為一家頭部券商,華泰證券的核心競爭力到底是什么?
透過歷史脈絡,不難看到“技術先鋒”這一關鍵詞。時至今日,金融科技已經步入智能化時代,科技開始滲透到金融的各個場景及服務全鏈條,科技與金融已經開始深度融合。
其實,華泰證券的技術迭代與創新始終貫穿在28年的歷程中。90年代初期,證券公司門前排隊購買股票認購證曾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但是,當時證券市場迫切需要降低“柜臺排隊”的差錯率,提高交易效率。很快,江蘇證券就在全國率先開通了遠程交易終端,大規模推出電話委托交易,結束了中國證券行業柜臺前排長龍的場景。1998年,江蘇證券在業內率先大規模開通網上交易業務,又一次完成了革命性的技術創新。
多年來,華泰證券抓住互聯網機遇,持續飽和投入信息技術,確立先發優勢:2009年,公司“業務全面互聯網化”的戰略新目標確立;2010年,推出“漲樂”移動理財終端,率先布局移動互聯網;2014年,推出的新一代移動財富管理終端“漲樂財富通”;2018年,公司核心戰略升級為:“全面推進數字化賦能下的財富管理和機構服務雙輪驅動”,科技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關鍵地位;2018年年報顯示,華泰證券信息技術投入總額超10億元,信息技術人員達740人。
“未來,華泰證券還要推出可以增強員工能力的‘數字員工’,包括今年成立的數字化運營部,都是真正將數字化融入業務當中去。另外,我們要轉型成為產品供應商,金融企業是需要科技產品的,將科技融入生產當中去,讓企業實現社會化的敏捷生產。我們希望技術有沉淀金融的能力,用技術的平臺去組織體系的治理和管理,這是華泰證券十幾年一直堅持做的事情。”華泰證券信息技術部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如今,華泰證券“漲樂財富通”APP月度活躍用戶數超700萬戶,注冊下載量近4600萬,已成為華泰證券獲取零售客戶和歸集客戶資產的核心載體。同時,華泰證券用定制化的機構客戶交易平臺全力滿足客戶的投研一體化需求,以此打開產品開發和客戶服務模式創新的無界空間。
境外上市融入國際核心市場
如果說“開拓”二字代表華泰證券的科技板塊,那么,“前瞻”則能標識華泰證券的國際業務板塊。
早在2007年,華泰證券在香港特區設立全資子公司——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探索國際化發展;2016年,華泰證券完成對美國領先的統包資產管理平臺AssetMark的收購,國際化布局由此邁出了關鍵的一步。AssetMark管理的資產總規模(AUM)在2018年年底已經達到448.55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2018年以來,華泰證券將華泰國際作為國際業務控股平臺,全資控股華泰金控(香港),全方位對接集團全業務鏈體系,并在美國設立了全資子公司華泰美國,獲得開展證券承銷、面向機構投資者的證券經紀業務、并購財務顧問等業務的資格,繼續推動國際業務發展和全業務鏈跨境服務體系在美國的布局延伸,建立起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和美國聯通、資源共享、戰略協同的國際業務新格局。
作為一家登陸A股近十年的上市公司,幫助客戶把握資產全球配置先機,謹慎且前瞻地“走出去”與國際市場接軌和參與競爭,是華泰證券提升自身服務能力,提高企業質量,回饋投資者的必由之路。
與國際接軌的核心競爭力也正在接受著全球資本市場的考驗:2019年6月17日,華泰證券作為內地首家按滬倫通業務規則登陸倫交所的中國公司,發行的GDR在倫交所正式掛牌交易。這也意味著滬倫通西向業務邁出實質性的一步。
華泰證券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作為滬倫通機制下的第一家GDR發行人,公司將充分發揮自身的綜合業務優勢,利用本次發行中積累的經驗,不遺余力地為滬倫通的發展貢獻力量。”
轉型提質增強綜合競爭力
28年彈指一揮間,華泰證券已經從一家單一的地方性證券公司,發展成為領先的大型綜合證券集團。截至2018年底,華泰證券總資產達到3686.66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1033.94億元。
平穩的盈利能力是價值投資者的標尺。2016年至2018年,華泰證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69億元、211億元、161.08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62.7億元、92.8億元、50.33億元,業績在131家券商中穩居前5名。
同時,上市公司的現金分紅一直備受投資者關注。近年來,在監管層的持續引導下,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的積極性不斷提升。在回報投資者方面,2010年A股上市以來,華泰證券分紅金額共計達183億元。
在頭部券商“馬太效應”逐漸顯現時期,華泰證券也受到多方戰略投資者的青睞。2018年8月4日,華泰證券宣布142億元定增認購完畢,阿里巴巴、蘇寧以及央企背景的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等戰略投資者成功入股,這使市場對證券業的業務結構革新有了新看點和期待。
在行業地位與競爭力逐漸提升的同時,公司積極投身社會公益事業,反哺社會。華泰證券相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2018年度集團公益性支出總計人民幣1017萬元,涉及精準扶貧、留守兒童關愛、環境保護等多個方面,其中關愛困境兒童的“益心華泰一個明天”項目和支持長江源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益心華泰一個長江”項目得到了政府部門和社會公眾的積極評價。
改革開放步入不惑之年,資本市場開始承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歷史使命,數字化、機構化、國際化等趨勢相互交融,正在加速催生證券行業新的發展格局。華泰證券相關負責人表示,“身處證券行業新一輪轉型升級的分水嶺,我們堅定打破體制機制的羈絆,正式啟動了混合所有制改革,邁向全面市場化的組織機制,為適應國際化的競爭積蓄能量。身為市場的參與者,助力實體經濟發展,持續為客戶創造價值一直是我們的安身立命之本”。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