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尚伃
近年來,科技與金融業務的加速融合,不僅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交易方式,同時也重塑了金融生態格局。特別是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催生金融服務線上化需求,為證券行業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發展提供了契機。
2017年至2020年,證券行業在信息技術領域累計投入達845億元,行業持續加大信息技術領域的投入,為行業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但也必須看到,想要通過科技全面賦能證券公司各業務線條,目前仍然道阻且長。
搶占險灘
券商數字化轉型在行動
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中國證券業協會第七次會員大會上表示,“四年來,證券業協會更加注重培育行業發展生態,在增強行業合規風控和國際化能力、推動行業數字化轉型和文化建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發揮了積極作用。”“各公司要根據自己的比較優勢,提升細分領域的專業能力,走出一條精品化、專業化的發展道路,形成差異化、特色化發展的行業格局。”
從證券公司的布局脈絡來看,今年以來,光大證券董事會審議通過《關于設立金融創新業務總部的議案》;天風證券根據公司業務發展需要,對組織架構作出調整,信息技術中心更名為金融科技中心;華林證券除高管的變動外,董事長林立宣布公司互聯網戰略裂變應時而動。同時,該公司正籌建金融科技研究院。
近日,證券業老將韋洪波辭去長江證券副總裁、首席金融科技官職務,正式出任華林證券總裁,該人事變動受到業內廣泛關注。華林證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透露:“為進一步匹配公司全面轉型的業務布局,助力公司實現國內領先的科技金融公司戰略目標,董事會正式聘任韋洪波為公司總裁。韋洪波在互聯網金融與信息科技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推動了證券行業產品與服務模式的科技化升級,引領行業發展并提升了行業服務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能力,其出任公司總裁,將為華林新征程全面領航。下一步,公司將進一步加大科技人才的引入,推動公司戰略轉型”。
對于為何要進行互聯網轉型,華林證券董事長林立表示:“證券行業百舸爭流。證券行業頭部效應日漸顯著。碌碌無為、隨波逐流實非良策;想要在券業浪潮中搶占險灘,更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創新有恒,科技先行。國內外金融行業的諸多案例已經證明,未來券業智能化發展是時代的必然方向”。
正如麥肯錫全球資深董事合伙人曲向軍認為:“未來十年,是科技驅動和科技賦能金融行業的黃金時期,也是金融行業業務模式變革和競爭格局變化的關鍵階段。中國的金融科技企業、投資機構和傳統金融機構需時刻關注全球金融科技的技術趨勢和業務模式創新,結合中國實際,深挖中國龐大的市場潛力。圍繞金融場景,打造金融生態,持續建設自身能力與核心競爭力,推動轉型與開放合作,迎接即將到來的金融科技浪潮”。
科技投入評價方式調整
5家券商可獲最高加分
證券公司信息技術投入指標發布以來,證券行業對信息科技重視程度不斷增強,行業信息技術投入逐年增長。去年7月份,證監會優化了信息技術投入的評價方式,以更好地體現證券公司對信息技術投入的重視程度。
數據顯示,2020年券商信息技術投入金額平均數為25771萬元,《證券日報》記者據此梳理,共有23家券商2020年信息技術投入金額超過了平均數。
但最終,依照“證券公司信息技術投入金額位于行業平均數以上,且投入金額占營業收入比例位于行業前5名、前10名、前20名的,分別加2分、1分、0.5分”這項指標(指標中,營業收入為上一年數據),東方財富、平安證券、中泰證券、華泰證券、東方證券等5家券商獲得了2分的加分;安信證券、財通證券、中金公司、東吳證券、國金證券等5家券商獲得了1分的加分;方正證券、興業證券、招商證券、國信證券、國泰君安、中信建投、廣發證券、中國銀河、海通證券、長江證券等10家券商獲得了0.5分的加分。
在券商新的分類評價指標體系下,光大證券、中信證券、申萬宏源的信息技術投入金額雖然都在行業平均數之上,但投入金額占營業收入的比例排名則位于第21位至23位,不滿足前20名的加分條件,今年在本項指標項下無法加分。
從投入金額方面來看,2020年全行業信息技術投入金額達262.87億元,同比增長21.31%;從投入占比方面來看,2020年全行業信息技術投入占2019年度全行業營業收入的7.47%。
科技創新
以頭部券商投入為主
雖然近年來金融科技與證券業加速融合,但截至目前,證券行業信息化系統建設仍占主流。基于大數據與AI、區塊鏈等技術對業務模式的創新處于非規模化驅動階段,暫時較難實現良好的投入產出比,且證券行業的科技創新相比銀行、保險要受到更多監管制約,因此目前仍以頭部券商的投入為主。
當前,證券行業發展金融科技依舊道阻且長,那么中小券商在推進金融科技的應用與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如何尋找突破口?
華林證券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一是布局線上化財富管理,實施“恒星+衛星”的策略。“恒星”是指建能力,打造核心能力支持戰略實施,觸發標志性戰略合作;“衛星”是指通過成立商業拓展團隊,建立多家“衛星”合作,規模化吸收流量及運營伙伴,通過科技平臺、渠道、投資建設,實現外延式快速發展。公司將通過打造對客App、投顧平臺和業務運營中臺三大財富管理平臺,升級和整合華林財富App,實現“獲客+工具+運營”一體化,以提升用戶體驗和獲得感為目標,構建自帶流量的互聯網財富管理領先品牌。二是建立金融科技研究院,通過強化內生動能,全面提升金融科技自主研發能力,形成核心競爭力與壁壘,開辟提升客戶體驗和獲取市場優勢的重要賽道。三是推進公司金融線上化,拓寬企業與機構客戶資源,優化企業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形成高黏性的企業及機構客戶入口與服務觸點。同時打造行業領先的FICC交易平臺。四是投行業務向戰略型投行轉型,聚焦IPO,機會性發展再融資、并購,并與旗下華林資本、華林創新有效聯動,構建“投資+投行”模式,產生品牌效應。五是資管業務逐步向以大類資產配置為理念,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驅動的智能投資轉型,提供滿足不同類型投資者需求的產品,滿足投資者獲得感和投資體驗,打造華林證券有特色的投資管理體系。
下一步,證券行業數字化轉型的發力方向又將在何方?
華林證券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一是明確自身的數字化轉型目標和藍圖,利用數字化,賦能投資管理。提升投資表現,賦能機構和零售渠道銷售,提升銷售專業能力和客戶體驗。賦能辦公和運營自動化,提升組織敏捷度,效率降低成本;二是充分借助外部金融科技公司的力量,形成戰略合作或者股權關系,共同推動創新;三是重塑人才價值主張,吸引科技數據人才,并通過體系化培訓提升組織數字化水平。”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