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晚間,證監會通報證券公司投行業務內部控制及廉潔從業專項檢查情況,發現部分證券公司存在內控制度和保障機制不健全、內控把關不嚴格等問題,個別證券公司存在內控組織架構不合理、崗位職責利益沖突、投行團隊“承包制”管理等較為嚴重的問題。
監管機構對違規問題多、情節嚴重的華金證券,采取責令改正、暫停保薦和公司債券承銷業務3個月的行政監管措施,要求公司立即全面整改,著力加強投行管控。對違規問題多、情節嚴重,且涉及個案違法的華龍證券,綜合采取行政處罰、監管談話等措施,要求公司全面整改,切實吸取教訓。
同時,證監會公布了7張投行業務罰單,主要涉及華金證券及相關負責人等。還有兩家券商在11月25日晚間發布風險提示公告,就投行業務所涉項目致歉。
全鏈條監管、穿透式問責
針對檢查發現的問題,證監會堅持“全鏈條監管、穿透式問責”和機構、人員“雙罰”的原則,同時根據問題的輕重,分類采取措施。
具體來看,證監會發現華金證券投資銀行類業務內部控制不完善。存在內控組織架構不健全、對投行項目團隊管控不力、合規人員配備不足、未嚴格落實收入遞延支付機制、“三道防線”關鍵節點把關失效等問題;在吉林碳谷碳纖維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精選層掛牌、江蘇中成緊固技術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上海香溢花城長租公寓資產支持計劃、錦州市國有資本投資運營(集團)有限公司2020年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等項目中,盡職調查明顯不充分,質控、內核也未予以充分關注。此外,廉潔從業風險防控機制不完善;未按廉潔從業規定聘請第三方機構。
與此同時,華金證券時任保薦代表人及項目相關負責人合計13人收到6張罰單,被出具警示函或采取監管談話措施。
在此前的11月11日,證監會一連發布10份監管罰單,對違規情節相對較輕的民生證券、國泰君安證券、聯儲證券、華安證券、招商證券5家公司分別采取了責令改正、出具警示函等行政監管措施,要求針對性解決內控短板問題。
證監會表示,此次檢查對26名直接責任人員及負有管理責任的人員分別采取了監管談話、責令改正、出具警示函等行政監管措施。人員涵蓋公司主要負責人、分管投行業務負責人、內核負責人、質控部門負責人、業務部門負責人及項目組成員,并要求公司對相關責任人員進行內部追責。
兩家券商因投行業務致歉
11月25日晚間,東興證券和中信建投分別發布公告稱,因保薦的個別項目涉嫌欺詐發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對給投資者帶來的困擾和影響表示歉意。
東興證券發布公告,近日關注到澤達易盛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澤達易盛涉嫌欺詐發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可能因觸及重大違法類強制退市情形而被終止上市。
東興證券表示,作為澤達易盛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的保薦機構、主承銷商、持續督導機構,自澤達易盛被立案調查以來,公司始終積極配合監管部門相關工作,對給投資者帶來的困擾深表歉意。公司將認真反思,加強管理,持續提升執業質量,切實履行好資本市場“看門人”的責任,提高履行服務實體經濟使命能力。
與此同時,中信建投公告稱,近日上市公司廣東紫晶存儲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其因涉嫌欺詐發行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擬對其采取行政處罰。作為紫晶存儲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的保薦機構和主承銷商,中信建投證券對該事件造成的負面影響向社會各界致以深深的歉意。
中信建投證券表示,自2月11日紫晶存儲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以來,公司積極配合監管部門工作,并深刻反省、查擺問題、全面整改。公司將深刻吸取該事件的教訓,不斷提高執業質量,努力推動投資銀行業務的高質量發展,切實履行好資本市場“看門人”的責任,更好順應即將到來的股票發行全面注冊制改革,更好履行服務實體經濟的使命。
加強投行業務監管
資本市場注冊制改革穩步推進,券商投行業務近幾年迎來發展機遇,投行業務收入持續增長。同時,監管部門對投行業務保持嚴監管不放松。
證監會此前制定并發布了《關于注冊制下督促證券公司從事投行業務歸位盡責的指導意見》,針對注冊制下中介機構執業質量普遍不高、制度規則體系不夠健全、市場約束機制不夠有力等突出問題,堅持突出重點、依法監管、標本兼治三項原則,從監管、機構、市場三個維度提出重點工作任務,力求應實盡實,同時對明確中介機構責任邊界等一些長期性、復雜性問題提出工作思路,逐步推進。
“全面合規、有效運行的投行內控機制是投行執業質量的基礎。”證監會在11月25日的通報中表示,下一步將常態化開展投行內控現場檢查,從“帶病申報”、“一查就撤”、執業質量存在嚴重缺陷等典型問題入手,重點檢查投行內控制度是否健全、運行是否有效、人員及保障是否到位等,促進保薦機構真正發揮“看門人”功能,為注冊制行穩致遠夯實基礎。
18:03 | 國聯水產2024年實現營收34.09億元 ... |
18:03 | 人社部:擬制定提前領取個人養老金... |
18:01 | 美的樓宇科技以全鏈路打造iBUILDIN... |
18:00 | 大名城2024年營收41.71億元 地產... |
17:59 | 劍橋科技提交赴港上市申請 “A+H”... |
17:59 | 去年股價累計漲幅超56%!江蘇銀行... |
17:58 | 博俊科技一季度營收凈利雙增長 持... |
17:58 | 綠地控股2024年營收2406.4億元 |
17:58 | 旭光電子積極構建全方位電力業務體... |
17:57 | 海默科技2024年核心業務穩健經營 ... |
17:54 | *ST陽光披露2025年一季報 “保營收... |
17:45 | 一季度裝機規模不斷提升 立新能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