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監管趨嚴之下,券商的合規管理能力受到考驗。
據南都灣財社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9月—11月,至少有二三十家券商收到監管機構的罰單,罰單內容涉及投行業務違規、營業部負責人違規炒股等諸多熱點問題及屢禁不止的難題。
上述罰單不僅涉及中小券商,頭部券商也未能幸免。券商頻頻被罰的背后,是風控合規不足的體現。
在全面注冊制漸行漸近之際,券商如何加強合規建設,如何當好資本市場的“守門人”,如何選出真實和優秀的企業,保護普通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統計方法:本期數據主要源自中國證監會、各地證監局、證券交易所公告等官網、公開渠道于2022年9月至11月公開披露的罰單或統計信息,以正式發布時間為準。統計維度涵蓋全國的證券公司,包括上市公司以及非上市公司,同時包括總部機構與分支機構。
投行業務違規高發
不出意料,投行業務違規仍是重災區。
11月11日晚間,證監會連發10份罰單。其中,招商證券、華安證券被出具警示函,國泰君安證券、聯儲證券、民生證券被責令改正。
這5家券商被罰的原因雖然不盡相同,但均劍指投行業務,即與投行業務內部控制不完善、質控不嚴有關。
以兩家被出具警示的券商為例,經查,證監會發現招商證券投資銀行類業務內部控制不完善,珠海冠宇電池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項目、大連港股份有限公司換股吸收合并營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并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項目存在對外報送的文件大幅修改后未重新履行內核程序的情況,個別項目質控、內核意見跟蹤落實不到位。
可以看見,在來自證監會的這份罰單中,招商證券的2個項目被直接點名。
與招商證券類似,華安證券也存在投行業務內控不完善的問題:存在合規人員獨立性不足,投行條線部分專職合規人員薪酬未達標,部分項目在內核會議前未開展問核工作等違規問題。
投行業務違規已經屢見不鮮。監管機構多次強調,中介機構須歸位盡責,恪守“看門人”責任,選出真實的公司和優秀的公司,敬畏投資人。
2021年,證監會制定并發布了《關于注冊制下督促證券公司從事投行業務歸位盡責的指導意見》,堅持突出重點、依法監管、標本兼治3項基本原則,從監管、機構、市場三個維度提出重點工作任務,著力提升監管有效性,督促證券公司主動歸位盡責,夯實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基礎。
此外,中證協近日也對券商投行業務中證券公司虛假陳述責任和應對情況開展調研。
調研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券商虛假陳述相關監管處罰情況,二是是否涉及正在進行的虛假陳述相關民事訴訟,三是是否存在已生效的虛假陳述相關民事訴訟判決以及券商對于虛假陳述的應對措施和防范機制等。
“雙罰”現象日益常見
灣財社記者也發現,除了機構被罰,不少從業者也收到罰單,“雙罰”現象日益常見。這意味著,對于證券從業的個體來說,監管的達摩克利斯劍已經高懸。
就拿上述11月11日晚間的監管風暴來看,證監會下發的罰單接收對象除了5家券商,還有這些機構的10名投行人士。
具體來看,國泰君安證券的謝樂斌、許業榮、黃寶毅等3人收到罰單。
據證監會網站披露,謝樂斌作為時任分管投行業務高管、許業榮作為時任投行質控部門負責人、黃寶毅作為時任債務融資部部門負責人,對相關違規行為負有直接管理責任,因此均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督管理措施。
民生證券亦有3人收到罰單,分別是楊衛東、蘇欣、王國仁。其中,楊衛東作為時任分管投行業務高管、蘇欣作為時任質控部門負責人、王國仁作為時任中小企業發展部部門負責人,對相關違規行為負有直接管理責任,因此均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
聯儲證券只有時任分管投行業務的高管董擎一人被罰。證監會表示,其對相關違規行為負有管理責任,因而被出具警示函。
招商證券的劉宗坤、王大為,作為珠海冠宇電池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項目保薦代表人,修改已通過公司內核程序的招股說明書后,未重新履行內核程序即對外報送,證監會對二人采取監管談話的行政監管措施。
此外,王大為、李明澤因擔任大連港股份有限公司換股吸收合并營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并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項目財務顧問主辦人過程中,修改已通過公司內核程序的反饋意見回復后,未重新履行內核程序即對外報送,亦被采取監管談話措施。
就在證監會集中下發上述罰單的前幾天,即11月8日,安信證券保薦代表人于右杰,因擅自修改通過公司審批的申報文件,也被證監會采取認定為不適當人選6個月的監管措施。
從上述案例可見,被罰的投行人士涉及多個層面,有保代,也有投行業務高管,還有質控等相關人員。監管范圍之廣,力度之大,可見一斑。
營業部也成違規高發地
灣財社記者也發現,本期營業部也成違規高發地。處罰對象不僅涉及中小型券商,也覆蓋頭部。
以中信建投為例,9月15日,廣東證監局對中信建投清遠清新大道證券營業部下發了警示函。
廣東證監局稱,經查,該營業部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營業部員工從業期間存在利用他人證券賬戶買賣股票、私下接受客戶委托買賣股票、替客戶辦理證券認購交易等行為,你營業部未能及時發現并核查相關情況。二是營業部員工曾向營業部報備的手機號碼出現多客戶同源委托情形,營業部未能實時監測和預警,對明顯異常的情況未保持審慎,對暴露的合規風險未采取足夠措施。上述行為反映了該營業部合規管理不到位,違反了相關規定。
而從違規類型來說,據灣財社記者觀察,除了賬戶管理之外,營業部還涉及在賬戶實名制及回訪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以及合規管理崗從事其他活動等。
比如說,9月1日,吉林證監局披露顯示,經查,發現華泰證券長春民康路證券營業部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營業部存在不相容崗位未分離的情況;未妥善保管個別客戶檔案,導致客戶資料缺失。二是營業部合規管理崗從事營銷活動。三是營業部存在對客戶的“雙錄”工作不完整、不全面的情況,決定對該營業部采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
10月,天津證監局披露顯示,民生證券天津多倫道證券營業部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原營業部負責人因涉嫌合同詐騙罪被司法部門采取強制措施,現人民法院已作出一審判決。二是非公司人員長期在營業部從事記錄考勤和會議紀要等工作,決定對該營業部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對于券商的發展壯大來說,營業部功不可沒。此前,經紀業務在券商收入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券商為了搶占市場份額紛紛跑馬圈地,在全國各地設立營業部或分支機構。
但與此同時,營業部家數和從業人員數量眾多,營業部內部控制不完善成為令人頭疼的難題,違規操作時有發生。
不過,近年來,經紀業務向財富管理轉型已成業內共識,券商營業部職能也隨之悄然生變,與此同時券商優化營業網點布局的需求旺盛。由此,券商裁撤分支機構屢見不鮮。
在券商圈地更為謹慎的大背景下,仍有一些券商“玩”出不一樣的打法,不僅不裁撤,反而逆勢布局,增設多個分支機構。未來,券商營業部轉型之風往哪個方向吹,也值得關注。
18:03 | 國聯水產2024年實現營收34.09億元 ... |
18:03 | 人社部:擬制定提前領取個人養老金... |
18:01 | 美的樓宇科技以全鏈路打造iBUILDIN... |
18:00 | 大名城2024年營收41.71億元 地產... |
17:59 | 劍橋科技提交赴港上市申請 “A+H”... |
17:59 | 去年股價累計漲幅超56%!江蘇銀行... |
17:58 | 博俊科技一季度營收凈利雙增長 持... |
17:58 | 綠地控股2024年營收2406.4億元 |
17:58 | 旭光電子積極構建全方位電力業務體... |
17:57 | 海默科技2024年核心業務穩健經營 ... |
17:54 | *ST陽光披露2025年一季報 “保營收... |
17:45 | 一季度裝機規模不斷提升 立新能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