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尚伃
12月22日,首創證券成為今年以來首家登陸A股的券商,上市券商的隊伍也隨即擴充至42家。
從首創證券的新股認購情況來看,網上投資者繳款認購的股份數量2.44億股,認購金額為17.28億元;放棄認購數量為153.69萬股,放棄認購金額為1086.61萬元。同時,網下投資者放棄認購數量為22887股,放棄認購金額為16.18萬元。
至此,首創證券網下和網上投資者放棄認購的股份全部由保薦機構(主承銷商)國信證券包銷,本次國信證券包銷股份的數量為155.98萬股,包銷金額為1102.79萬元,包銷比例為0.57%。
首創證券發行價為7.07元/股,發行市盈率為22.98倍,上市首日報收10.18元/股,漲幅為43.99%,總市值278.3億元。按照12月22日收盤價計算,國信證券包銷股份首日浮盈達485.1萬元。此前,首創證券因市盈率與同行業相比過高,在網上申購前三周內已連續發布投資風險特別公告,每周至少發布一次。
大同證券非銀金融分析師閆曉偉表示,“上市融資仍然是中小券商獲取資金發展業務的主要方式,預計未來A股上市券商規模有望不斷擴容。股權融資所帶來的資金也有助于首創證券發展自身特色化業務,更好服務資本市場。”
當前,資本實力成為影響券商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2018年至2020年,A股市場共迎來11家券商,不過2021年及2022年以來,每年均只迎來1家新成員。當前,中小券商積極通過IPO開展股權融資,信達證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也于12月16日公告獲證監會批復,開啟上市模式,A股上市券商也有望在短期內再“添丁”。
今年以來,證券板塊整體估值處于近年來較低位置,個股之間的市場表現也在加速分化。隨著證券板塊新成員的陸續加入,未來板塊的走勢也更值得期待。
展望2023年,光大證券非銀金融分析師王思敏認為,“政策紅利可期、基本面邊際改善、衍生品和做市業務等新興業務的快速發展,有力支撐了證券行業配置價值的進一步提升。2022年前三季度雖然短期受市場沖擊證券行業業績下滑,但展望未來證券行業財富管理、投資業務和機構業務等仍然有較大發展空間。從公司層面來看,‘分化’是行業演繹的關鍵詞,在此過程中頭部券商和部分有差異化競爭力的券商將有望獲得超額收益。”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19:28 | 聚焦智能化與安全配置 全新智己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