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尚伃
見習記者 于宏
上市券商2023年年度報告披露正式拉開帷幕,得益于自營業務的修復,上市券商整體業績有望保持增長。總體來看,頭部券商業務收入較為均衡,中小券商業績彈性足。其中,行業龍頭中信證券實現歸母凈利潤197.21億元,擬現金分紅超70億元。
中信證券具備領先優勢
擬分紅70.4億元
3月26日晚間,中信證券發布2023年年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00.68億元,同比下降7.74%;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97.21億元,同比下降7.49%。作為目前證券行業唯一一家總資產破萬億元的公司,截至2023年末,中信證券的總資產達14534億元,同比增長11.06%。
財富管理業務方面,中信證券財富管理業務客戶數量累計達1420萬戶;托管客戶資產規模保持10萬億元級別,同比增長4%;非貨幣市場公募基金保有規模1902億元,排名行業第一。同時,境外財富管理加快全球化布局,設立中信證券企業家辦公室(香港)服務品牌,正式推出新加坡財富管理平臺;2023年,境外高凈值客戶規模增加,財富管理產品銷售收入同比翻倍增長。
投行業務方面,中信證券股債承銷規模合計2.2萬億元。其中,境內股權融資方面,2023年,中信證券完成A股主承銷項目140單,主承銷規模2779.13億元(現金類及資產類),市場份額24.5%,排名市場第一。資管業務方面,2023年,中信證券資產管理規模合計13884.61億元。
“中信證券規模及盈利相較于行業第二梯隊有較大領先優勢,且各項業務收入均衡。”方正證券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許旖珊表示,3月15日,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強證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監管加快推進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意見(試行)》提出,到2035年形成2至3家具備國際競爭力與市場引領力的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這有望加速行業供給側改革,中信證券作為證券行業的絕對頭部,將充分受益行業集中度提升趨勢。
中信證券在年報中表示,公司致力于打造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助力資本市場功能提升,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2023年公司各項經營管理工作穩步推進,主要財務指標和業務指標保持行業領先。
投資者對中信證券的分紅情況格外關注。年報顯示,中信證券2023年擬每10股派發4.75元(含稅),合計派發現金紅利70.4億元(含稅),占2023年合并報表歸屬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東凈利潤的36.67%,較2022年提升1.79個百分點。
自營業務修復
對業績增長功不可沒
截至3月26日記者發稿,中信證券、國聯證券、國元證券、方正證券、國海證券等上市券商披露了2023年年報。整體來看,在去年市場波動加劇的環境下,得益于自營業務的增長,上市券商業績表現整體向好。
具體來看,2023年,方正證券實現營業收入71.19億元,同比下降8.46%;實現歸母凈利潤21.52億元,同比增長0.21%,連續五年保持增長。國元證券實現營業收入63.55億元,同比增長18.99%;實現歸母凈利潤18.68億元,同比增長7.75%。國海證券實現營業收入41.88億元,同比增長15.81%;實現歸母凈利潤3.27億元,同比增長31.18%。國聯證券實現營業收入29.55億元,同比增長12.68%;實現歸母凈利潤6.71億元,同比下降12.51%。
在上述上市券商的主營業務中,自營業務的修復對其2023年業績增長功不可沒。例如,中信證券實現自營業務收入218.46億元,同比增長23.87%;國元證券實現自營業務收入為11.77億元,實現扭虧為盈;方正證券實現自營業務收入17.05億元,同比增長53.54%;國海證券自營業務收入為6.34億元,同比增長218.61%。國聯證券實現自營業務收入12.43億元,同比增長7.31%。
財信證券分析師劉敏表示:“2023年,權益類市場低迷疊加階段性收緊IPO等影響下,券商經紀、投行、資管業務均承受一定壓力,業績增長主要是由自營業務低基數驅動,且業績高增長券商多數為2022年基數較低的中小券商。”
對于自營業務增長的具體原因,各家券商也在年報中闡釋了自己的最新“打法”。中信證券股票自營業務堅持聚焦上市公司基本面,著眼于降低組合波動及增強抵御外部宏觀因素沖擊的能力,加大各類非方向性投資布局,模式轉型取得階段性成果,多元業務框架基本搭建。方正證券延續“重配債輕配股”的配置策略,2023年繼續提升債券投資規模。國元證券在提升投研能力和投資交易等核心競爭力的同時,自營固定收益積極向資本中介與客需業務發展、自營權益積極向非方向性業務轉型。國海證券持續打造固定收益投資業務優勢,同時權益投資業務實現穩步發展,自營投資業務結構不斷完善。
16:24 | 鼎際得舉辦POE產品發布會 剖析項目... |
16:07 | 上交所召開商業航天產業座談會 支... |
16:06 |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與嘉... |
14:49 | 均普智能2024年扭虧為盈 在手訂單... |
14:48 | 金田股份亮相2025慕尼黑上海電子展 |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