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尚伃
日前,《證券日報》記者從券商處獲悉,中證協已向券商下發了《證券公司2023年度經營情況分析》,對2023年全年證券行業的經營數據及發展態勢進行全面剖析。
從業務結構上看,2023年,自營業務、經紀業務、投行業務、利息凈收入、資管業務等業務收入分別占營業收入比例為29.99%、27.78%、13.42%、13.09%、5.54%,業務結構保持穩定。自營業務自2019年后再次超越證券經紀業務,成為券商第一大收入來源。
資本實力持續增強
近年來,證券行業錨定“一流投行”目標,在資本實力、風控能力、業務模式、服務質量等方面努力提升。2023年,證券行業經營情況整體穩定,資本實力穩步增強,去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4059.02億元,同比增長2.77%;凈利潤1378.33億元,同比下降3.14%;凈資產收益率4.8%,同比下降0.51個百分點。
其中,頭部券商持續統籌資源、提高綜合金融服務能力,抓住機遇做優做強;例如,中信證券、華泰證券2023年實現歸母凈利潤均超100億元,分別為197.21億元、127.51億元。還有不少中小券商積極探索特色化經營模式,立足區域優勢和專業特色,在相關領域精準發力。例如,紅塔證券、中泰證券的歸母凈利潤同比增幅分別為710.57%、204.94%;部分中小券商在經紀業務、投行業務、資管業務、投資咨詢、代銷金融產品等業務領域取得明顯競爭優勢,相關業務收入連續三年位居行業前十,逐步形成了差異化發展之路。
當前,以凈資本為核心的風控指標體系,在促進券商加強流動性風險管理,保持業務規模與資本實力相匹配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去年11月份,證監會就修訂《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計算標準規定》公開征求意見,進一步發揮風險控制指標的“指揮棒”作用,重點關注券商做市、資管、參與公募REITs等業務風險資本準備計算優化,以及強化分類監管背景下拓展優質券商資本空間等。
從2023年全年來看,證券行業風控指標整體穩健。截至2023年末,證券行業凈資本2.18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2%。行業平均風險覆蓋率為254.9%(監管標準為大于100%),平均資本杠桿率為18.84%(監管標準為大于8%),平均流動性覆蓋率為231.44%(監管標準為大于100%),平均凈穩定資金率為150.11%(監管標準為大于100%)。全行業145家券商風控指標均優于監管標準,合規風控水平健康穩定。
招商證券非銀金融行業鄭積沙團隊表示,春節以來,資本市場呈現“股市V型反彈、債市持續向好”的雙升格局,對券商多數業務板塊構成有利局面,預計景氣狀態有望貫穿全年。目前券商估值、機構持倉均處于低位,行業基本面和估值形成鮮明錯配,有較大修復空間。
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提升
2023年,證券行業持續服務國家戰略,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券商服務實體經濟通過股票、債券直接融資達到6.39萬億元,較上年同比增加1.57%。
一方面,服務科技創新企業精準性持續提升。2023年,證券行業服務科創企業IPO融資2809.28億元,占全市場IPO總額比重持續提高??苿摪?、創業板、北交所IPO家數占全市場的81.15%,融資金額占全市場的78.79%,同比提升2.43個百分點。其中,在科創板首發上市的“硬科技”企業67家,融資1438.84億元;在創業板首發上市的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110家,融資1223.11億元;在北交所首發上市的“專精特新”創新型中小企業77家,融資147.33億元。
另一方面,助力重點領域引入資金活水。2023年全行業承銷(管理)綠色公司債券(或ABS)174只,助力綠色產業融資1828.53億元。持續助力脫貧地區發展,全力服務鄉村振興,全年承銷鄉村振興債券67只,融資金額378.67億元。提升普惠金融效能,強化中小企業全生命周期綜合金融服務能力。2023年,證券行業承銷(管理)民營企業公司債券(或ABS)337只,融資金額3471.49億元。服務329家中小企業在新三板掛牌,服務534家掛牌企業融資181.94億元,有效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拓展中小企業融資渠道。
提升普惠金融服務水平
當前,證券行業正加快推進財富管理及資產管理業務轉型,積極探索數字化轉型,持續豐富金融產品供給,提升普惠金融服務水平。
2023年,證券行業持續減費降負,普遍下調經紀業務傭金費率,活躍資本市場,增強投資者獲得感。2023年證券行業平均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傭金率較2020年下降20%,促進投資者提高參與市場的積極性。
財富管理轉型方面,截至2023年末,券商代理銷售金融產品保有規模2.89萬億元,同比增長5.27%,在代銷公募基金產品領域的規模保有量及市占率均保持增長。2023年,證券行業全年實現代理銷售金融產品凈收入142.11億元,占經紀業務凈收入比例提升至12.60%,代理銷售金融產品業務成為行業財富管理轉型初級階段的關鍵環節。
資管新規實施以來,“通道”業務規模持續下降,資管規模整體呈收縮趨勢。證券行業持續加大投研體系及產品體系建設,截至2023年末,證券行業資產管理業務受托資金8.83萬億元,以公募基金和集合資管為代表的主動管理業務規模占比達到39.59%,占比高于單一資管業務。隨著“一參一控一牌”政策落地,證券行業積極布局公募業務、謀求公募業務牌照,通過業務協同聯動提升資管業務競爭力。2023年,券商持續聚焦公募化轉型,行業新設5家資管子公司,全行業獲得公募業務牌照的券商或資管子公司達到13家。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19:28 | 聚焦智能化與安全配置 全新智己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