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尚伃
見習記者 于宏
可轉債既具有債券屬性,又具有股票屬性,因其具備“進可攻、退可守”的特性而受到部分投資者的青睞。5月份,可轉債成交額突破1.37萬億元。6月份以來,可轉債交投持續活躍,前8個交易日成交額合計7021.92億元,日均成交額為877.74億元。6月3日,可轉債市場單日成交額突破1100億元,為今年以來單日成交額最高的一天。
市場交投持續活躍
Wind資訊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按發行公告日計),已有11家上市公司發行可轉債,規模合計為109.11億元,同比下降84.31%。截至6月13日,可轉債市場總存量規模為7977.71億元,較年初減少730.21億元。
從市場表現來看,今年以來,中證轉債指數漲幅為1.65%,同期上證指數的漲幅為1.81%。成交方面,可轉債市場年內成交額為5.34萬億元。
對于近期可轉債市場交投活躍的現象,東方金誠研發部分析師翟恬甜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5月份以來,權益市場交投震蕩縮量,可轉債市場走出獨立行情。5月31日,可轉債市場成交額突破千億元,為2022年9月份以來首次,6月3日更是達到1100億元以上。可轉債成交額放量的主要原因是英力轉債、正丹轉債等交易火爆。背后的深層原因是在權益市場中長期主線缺失的情況下,市場資金受短期交易情緒影響,利用可轉債‘T+0’交易機制(當日回轉交易或轉讓)對部分熱門標的進行博弈。”
截至6月13日收盤,全市場可轉債的平均價格為121.99元。從其股性估值來看,可轉債的平均轉股溢價率為70.75%,市場上有99只可轉債轉股溢價率超過100%。其中,可轉債市場中不少活躍個券受到資金青睞。
“5月1日至6月12日,可轉債市場中英力轉債、正丹轉債、九洲轉2等前十大活躍個券日均成交額達到28.05億元。”翟恬甜告訴記者,活躍個券之所以受到交易資金青睞,一方面源于其正股表現較強,十大活躍個券正股平均漲超30%,而其余個券正股則平均收跌6.29%;另一方面,活躍個券的股性顯著強于市場。此外,活躍個券均為小盤可轉債,發行規模平均為4.23億元,這也為資金推動轉債價格上漲形成有利條件。
展望下半年可轉債估值,華泰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固收首席分析師張繼強預計:“目前估值處于中性水平,考慮到機會成本繼續下降、股市無大幅下行風險、可轉債供求偏有利、潛在條款博弈較多等因素,下半年仍有一定擴張能力和空間。”
股性估值或走向擴張
展望2024年下半年可轉債市場行情,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可轉債市場波動中機遇可期,行情方興未艾。權益市場回暖的背景下,可轉債供給減少,需求有望增加,可轉債股性估值可能走向擴張。策略方面,主動管理好于分散化策略,精選優質公司與高景氣行業。正股方面,聚焦國企紅利與高波動率。可轉債風格方面,偏股型轉債、平衡型轉債和偏債型轉債均有其獨特的價值,符合自身投資目標是關鍵。”
“在行業層面,以經濟新舊動能切換為核心,重點可以關注五條主線:一是出海產業鏈;二是具備持續現金流的高股息的能源和公用事業;三是國企可轉債;四是產業主題催化,圍繞低空經濟、AI、算力、大模型、機器人等主題;五是大消費板塊,關注養殖產業鏈與造紙產業鏈。”明明進一步表示。
在具體擇券層面,投資者應考慮哪些因素?張繼強表示:“可以從多方面擇優選券。股市風格方面,以大盤為主,重視籌碼的確定性,偏好穩定;板塊方面,可以關注全球定價的資源品和大宗服務、國內產業鏈中上游環節、政策引導方向;同時,優質的盈利是擇券的最基本門檻,可以關注可轉債正股的毛利率、ROA(資產回報率)、ROE(凈資產收益率)、股息率等指標;此外,還可以從轉股溢價率、轉股預期等方面來衡量可轉債的性價比。”
值得關注的是,可轉債的贖回條款包括有條件贖回和到期贖回,其中有條件贖回簡稱“強贖”。在把握投資機遇的同時,投資者也應注意可轉債強贖的風險,避免利益受損。截至6月13日,今年以來已有17只可轉債進行了強贖。
“發行人選擇強贖后,可轉債價格會迅速回歸債券價值,并推動可轉債持有人密集轉股,期間可轉債價格與正股價格也會同步下行,可能造成投資人損失,因此博弈強贖條款、尋找恰當的退出時機對投資人來說尤為重要。”翟恬甜表示。
11:51 | 海南證監局廣泛走訪上市公司 排憂... |
11:42 | 直線拉升!現貨黃金再創新高 |
10:47 | 官方回應:堅決反對! |
10:31 | 重磅!事關服務消費48條舉措,9部... |
09:40 | 一線城市房價環比上漲! |
09:23 | 安永發布《中企出海白皮書——醫藥... |
23:49 | 緊抓半導體市場復蘇機遇 韋爾股份... |
23:49 | 勁仔食品持續推動健康大單品戰略 ... |
23:49 | 多元化業務協同發力 浙江龍盛去年... |
23:49 | 國電電力去年凈利潤創新高 擬派發... |
23:49 | 金價上漲疊加產能擴張 多家黃金上... |
23:49 | 東北制藥:2024年歸母凈利潤增長14...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