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尚伃
見習記者 于宏
為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落實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部署,大力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險、理財等資金入市堵點,努力提振資本市場,近日,經中央金融委員會同意,中央金融辦、中國證監會聯合印發《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一直以來,券商等金融機構在服務科創企業、引導“金融活水”流向實體經濟方面都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其中,券商私募子公司和另類子公司(以下簡稱“私募子、另類子”)日漸成為私募股權投資行業重要的專業力量,為企業早期發展提供了穩定的資金支持,也為券商帶來了新的業務機遇。當前,券商正努力促進“耐心資本”形成,為增強資本市場穩定性貢獻力量。
培育各類中長期資金入市
新“國九條”明確提到,“建立培育長期投資的市場生態,完善適配長期投資的基礎制度,構建支持‘長錢長投’的政策體系”,同時提到,“發揮好創業投資、私募股權投資支持科技創新作用”。
《指導意見》的主要目標是,經過一段時間努力,推動中長期資金投資規模和比例明顯提升,資本市場投資者結構更加合理,投資行為長期性和市場內在穩定性全面強化,投資者回報穩步提升,中長期價值投資理念深入人心,形成中長期資金更好發揮引領作用、投融資兩端發展更為平衡、資本市場功能更好發揮的新局面。
當前,券商正積極響應政策倡導,發揮專業引領作用,培育各類中長期資金入市,扎實服務國家戰略和實體經濟直接融資,持續提升服務科技創新能力,引導資源流向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綠色發展等關鍵領域,為新質生產力的形成提供有力支持,助力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其中,券商私募子、另類子表現亮眼,正努力促進“耐心資本”形成。中證協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券商私募子管理的產品實際募集金額達6541.91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46%;券商及其另類子IPO項目跟投資金投入超350億元。
執中ZERONE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僅券商另類子就對私募股權基金出資合計規模超12億元,具體來看,至少有13家券商另類子16次作為LP(Limited Partner,有限合伙人)對私募股權基金進行出資,其中東吳創新資本、國元創新、東證創新分別出資兩次。從出資數額來看,單筆出資數額位于前三名的另類子分別為東證創新、深圳開源、國泰君安證裕,出資金額分別為5億元、2.45億元、1.5億元。
“券商的私募子、另類子通過私募股權投資,在服務科創企業、助力自身業務發展等多方面正發揮著積極作用。”排排網財富理財師姚旭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對于企業而言,私募股權投資能夠滿足企業的直接融資需求,直接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在科技創新、綠色轉型等領域,為新興產業和科創型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對于市場而言,券商能夠通過私募股權投資有效引導資本流向有發展潛力的企業和行業,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本使用效率,為資本市場持續注入新的活力,助力資本市場的長遠高質量發展。
捕捉業務新機遇
《指導意見》提到,鼓勵私募證券投資基金豐富產品類型和投資策略,推動證券基金期貨經營機構提高權益類私募資管業務占比,適配居民差異化財富管理需求。
近年來,券商的業務模式不斷向“投資+投行”“保薦+跟投”等方向轉型,通過自有資金進行股權投資,既滿足了企業的融資需求,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又增強了業務之間的聯動效應。在政策的支持下,券商紛紛布局私募股權基金業務,積極承擔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使命,并探索新的盈利增長點。
姚旭升告訴記者:“對于券商自身而言,私募股權投資業務能夠和其他業務產生聯動效應,帶動業務的整體發展。”截至2024年8月底,證券行業共有83家券商設立了另類投資子公司,全行業券商旗下共有79家私募子公司。
具體來看,華泰證券私募股權基金管理業務將積極發揮“耐心資本”的引導作用,繼續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布局,同時動態調整投資方向與基金配置原則,引導更多資源要素向新質生產力領域集聚,同時不斷增強專業化投資管理能力,積極尋求投資項目多元化退出路徑。東證創新圍繞“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主題,通過與國內頭部高校合作、與上市公司聯合孵化等方式,提前布局早期項目,鎖定估值合理、有核心技術的初創企業投資機會。
金石投資(中信證券募集并管理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平臺)采取“自上而下、研究先行”的方法挖掘投資標的,實現投資系統化、體系化,持續布局具有技術前瞻性、高技術壁壘的企業,并在投后管理中持續為企業賦能,提升產業價值。
在券商私募子、另類子蓬勃發展的同時,相關監管要求也不斷完善,今年5月10日,中證協修訂發布《證券公司另類投資子公司管理規范(2024年修訂)》和《證券公司私募投資基金子公司管理規范(2024年修訂)》,旨在更好地推動券商在服務實體經濟、國家戰略、居民財富管理等方面發揮作用,助力行業高質量發展。
“未來,要實現通過私募股權投資進一步服務好實體經濟和國家戰略的目標,券商私募子公司、另類子公司可以在以下方面積極發力。”姚旭升進一步對記者表示,首先,券商應聚焦科技創新、高端制造等關鍵領域,重點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其次,根據市場變化和政策導向,優化投資結構和策略,加大對早期、小型、科技類企業的投資力度,并探索多元化退出機制。同時,積極與地方國資合作,通過設立產業基金等方式,引導更多金融資源流向實體經濟領域。另外,應持續加強投研團隊建設,提升對行業趨勢和企業價值的判斷能力,強化風控管理水平,確保投資的穩健性和可持續性。
20:25 | 華業香料:第五屆監事會第六次會議... |
20:25 | 華業香料:第五屆董事會第六次會議... |
20:25 | 華夏銀行:第九屆董事會第五次會議... |
20:25 | 華通線纜:累計回購公司股份588萬... |
20:25 | 華潤雙鶴:子公司部分產品獲得藥品... |
20:25 | 華建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辭職 |
20:25 | 華光環能:4月16日回購公司股份115... |
20:25 | 紅相股份:關于取得發明專利證書的... |
20:25 | 紅棉股份:公司本次股份回購期限已... |
20:25 | 弘宇股份:5月8日將召開2024年度股... |
20:25 | 航宇微:關于延期披露2024年年度報... |
20:25 | 航發控制:4月28日將召開2024年年...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