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尚伃
作為新“國九條”發布以來首例頭部券商合并,國泰君安、海通證券合并進展迅速。4月3日晚間,正式完成更名的國泰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泰海通”,A股證券代碼:601211)發布公告,官宣了一系列重要信息:公司董事長、副董事長、總裁及高管名單,并明確了新的公司組織架構。
有業內人士表示,國泰海通領導班子最大程度融合了國泰君安、海通證券原有班底,將有利于文化傳承、隊伍穩定、整合融合,更快釋放“1+1>2”協同效應。
具體來看,在高管人選方面,公告顯示,股東大會選舉了17名董事,包括內部董事3名,為朱健、李俊杰、聶小剛;股東董事8名,為周杰、管蔚、鐘茂軍、陳航標、呂春芳、哈爾曼、孫明輝、陳一江;獨立董事6名,為李仁杰、王國剛、浦永灝、毛付根、陳方若、江憲。股東大會選舉產生的董事將與后續職代會選舉產生的職工董事共同組成國泰海通第七屆董事會。
股東大會后,國泰海通第七屆董事會召開了第一次會議,選舉朱健擔任公司董事長、周杰擔任副董事長,聘任李俊杰為公司總裁,毛宇星、謝樂斌、羅東原、聶小剛、潘光韜、張信軍、陳忠義、韓志達為公司副總裁,聶小剛兼任公司首席風險官、董事會秘書,張信軍兼任公司首席財務官,趙宏為公司總審計師,俞楓為公司首席信息官,趙慧文為公司合規總監、總法律顧問。其中,上海國際集團董事長周杰曾較長時間擔任海通證券主要負責人,此次作為股東董事兼任國泰海通副董事長,有利于保持業務及人員穩定,也體現了大股東對國泰海通的賦能支持。
此外,據知情人士透露,本次合并中有許多從基層長期歷練成長起來的年輕干部得以重用,彰顯了國泰海通務實專業、市場化年輕化的用人導向,以及大刀闊斧、干事創業的堅定決心。
值得關注的是,在充分考慮國泰君安與海通證券原有組織架構,吸收借鑒雙方特色優勢的基礎上,國泰海通進一步優化了公司組織架構。國泰海通設立財富管理委員會、研究與機構業務委員會、投資銀行業務委員會、固定收益業務委員會、權益業務委員會、信用業務委員會、金融科技委員會共七個實體化運作的委員會,設置了41個總部部門。整合后在北京、上海、深圳、廣東、浙江、江蘇等地設有44家分公司。各類子公司將在過渡期內并行運作。
“新的組織架構致力于構建強大前臺、專業中臺和集約后臺,全面提升公司客戶服務能力和綜合實力。”接近國泰海通的人士分析,在強大前臺方面,客戶部門著力強化客需導向的綜合化入口功能,高效整合集團各中臺資源,輸出專業化、定制化的業務解決方案;在專業中臺方面,中臺部門圍繞產品、服務、功能、平臺等維度打造專業能力,定位為全公司的公共能力中心,全面賦能零售、企業、機構三大客戶服務體系建設;在集約后臺方面,進一步突出集約共享,破除行政化導向,實現各類資源高效布局投入。
另據悉,公司已經取得了新的《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保障了業務經營無縫銜接。在公司LOGO方面,因短期內尚未形成滿意方案、標識注冊需要較長時間等因素,為確保品牌形象延續,國泰海通目前沿用了國泰君安的鉆石品牌標識(LOGO)。后續,國泰海通將構建新戰略、塑造新文化,屆時將聽取各方意見,適時擇機推進包括品牌形象在內的企業文化規劃。
就在前幾日,國泰君安剛剛發布了2024年年報,各項主要業績指標均大幅增長。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33.97億元、同比增長20.08%,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30.24億元,同比增長38.94%。同時,公司總資產首次突破萬億規模,達到10477.45億元,同比增長13.22%。
回顧合并歷程,2024年9月5日,國泰君安與海通證券宣布合并重組,通過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在建設一流投資銀行的征程上邁出了極其關鍵的一步;2025年3月4日,海通證券A股股票終止上市,國泰君安作為存續公司披露了模擬合并的2024年度財務報表審閱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末,模擬合并的公司總資產1.73萬億元、歸母凈資產3283億元,資本實力均位居行業第一;經紀業務手續費凈收入118.22億元,位居行業第一;投資銀行業務手續費凈收入46.03億元,位居行業第一。
中信建投證券研究發展部非銀金融與前瞻研究首席分析師趙然表示:“看好國泰君安與海通證券合并后公司前景。合并后公司重資產業務有望實現規模和回報的同步提升,輕資產業務資源及議價權亦有望迎來增長,強強聯合下或能實現‘1+1>2’,成為具備國際競爭力與市場引領力的一流投行。”
(編輯 才山丹)
23:49 | 緊抓半導體市場復蘇機遇 韋爾股份... |
23:49 | 勁仔食品持續推動健康大單品戰略 ... |
23:49 | 多元化業務協同發力 浙江龍盛去年... |
23:49 | 國電電力去年凈利潤創新高 擬派發... |
23:49 | 金價上漲疊加產能擴張 多家黃金上... |
23:49 | 東北制藥:2024年歸母凈利潤增長14... |
23:49 | 涉嫌短線交易 華設集團董事被警告... |
23:49 | 伊之密全球化腳步堅定 2025年戰略... |
23:48 | 多舉措應對市場挑戰 消費電子企業... |
23:48 | 防內卷 提升競爭力 | 新茶飲行業“... |
23:48 | 聚焦基金一季報 | 9只債券基金披露... |
23:48 | 3月份個人房貸利率保持低位 貸款規...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