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尚伃 見習記者 于宏
4月8日,《證券日報》記者從券商處獲悉,中國證券業協會已向券商下發了《證券公司2024年度經營情況分析》,對2024年全年證券行業的經營數據及發展態勢進行全面剖析。總體來看,證券行業資本實力持續增強,為服務實體經濟、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參與國際競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業務結構方面,2024年,券商自營業務、經紀業務、利息凈收入、投行業務、資管業務等五項收入的占比保持平穩,分別為38.6%、28.4%、11.1%、7.8%和5.3%。其中,自營業務憑借其出色的表現,蟬聯券商第一大收入來源。
行業整體實力持續增強
作為資本市場核心中介機構,近年來,證券行業錨定“一流投資銀行”目標,在資本實力、風控能力、業務模式、服務質量等方面努力提升,2024年,券商發揮經紀商、交易商、專業機構投資者、財富管理者的積極作用,在服務資本市場穩定運行的同時,實現自身穩健發展。
具體來看,2024年,全行業實現營業收入4511.7億元,凈利潤1672.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1.2%、21.3%;凈資產收益率為5.5%,同比增長0.7個百分點。全行業150家公司中有126家實現盈利,占比為84%。從收入增速來看,自營業務收入增幅最大。2024年,全行業實現自營業務收入1740.7億元,同比增長43%。
同時,行業規模實力持續增強,平均杠桿水平略有下降。截至2024年末,證券行業總資產、凈資產分別為12.9萬億元、3.1萬億元,較上年末分別增長9.3%、6.1%,市場競爭力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進一步提高。由于行業自有資產增速低于凈資產增速,2024年,行業平均杠桿率為3.3,較上年末減少0.1。
值得關注的是,2024年,證券行業風險抵御能力持續增強,風控指標整體穩健。截至2024年末,行業凈資本2.3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6.2%。行業抵御風險能力持續夯實。同期,行業平均風險覆蓋率為267.1%(監管標準≥100%),平均資本杠桿率為19.9%(監管標準≥8%),平均流動性覆蓋率為240.3%(監管標準≥100%),平均凈穩定資金率為161.5%(監管標準≥100%),除2家券商的凈穩定資金率突破預警標準外,其余公司各風險控制指標均優于監管標準和預警標準,行業合規風控水平整體穩定。
更好服務新質生產力
2024年,券商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功能,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全行業通過股票、債券等金融工具服務實體經濟直接融資5.6萬億元,引導資金流向國家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通過完善綜合金融服務體系,為84.1萬億元客戶資產提供交易、托管等服務。
一方面,依托多層次資本市場,券商持續提升服務科技型企業上市融資能力。2024年,證券行業共服務76家企業通過IPO登陸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實現融資424.2億元。其中,服務15家企業登陸科創板,實現融資151.6億元;服務38家企業登陸創業板,實現融資225.8億元;服務23家企業登陸北交所,實現融資46.8億元。
另一方面,利用交易所債券市場,券商持續加大對科技創新的精準支持。2024年,券商承銷科技創新公司債券539只,合計承銷規模達6136.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1.4%、68.5%??萍紕撔聜陌l行數量和發行規模均呈現顯著增長態勢,這不僅展現了科技創新債券作為創新債券品種對市場發行主體的吸引力,也反映了證券行業、資本市場服務科技金融的內容和能力持續拓展。
同時,在發揮資本市場并購重組主渠道作用,助力經濟轉型升級方面,證券行業發揮專業優勢,聚焦產業整合升級,提供交易結構設計、交易撮合、估值定價等服務,加快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不斷助力上市公司發展提質增效。2024年,A股上市公司共披露并購重組交易4775單,交易金額2.3萬億元。2024年全年,券商作為獨立財務顧問服務39家上市公司完成重大資產重組,交易金額超800億元。
在發揮機構投資者專業優勢,引導長期資金投向科創領域方面,券商憑借其專業的投研能力、完善的風控體系等,積極引導更多長期資金入市,為科技創新企業注入金融活水。2024年,券商或其另類子公司作為戰略投資者,參與IPO企業戰略投資達7.9億元,促進金融資源流向國家重點支持領域。圍繞“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券商私募子公司加大對計算機、半導體、生物醫藥等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截至2024年末,券商私募子公司存續產品規模為6351.4億元,同比增長2.4%,為促進股權資本形成、服務實體經濟奠定了堅實基礎。
深刻踐行金融為民理念
面對日益增長的居民財富管理需求,證券行業堅持社會財富“管理者”職能定位,踐行金融為民理念,借助金融科技加強服務模式創新,并持續優化制度、完善基礎設施、加快業務轉型,為投資者提供更安全、更便捷、更穩定的理財服務。
截至2024年末,券商為84.1萬億元客戶資產提供交易、托管等服務;代理銷售金融產品保有規模3.5萬億元,同比增長19.9%;境內市場掛牌上市的ETF數量及規模分別為1033只、3.7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6.2%、82.9%。目前,已有30家券商獲得基金投顧業務資格,投資顧問數量增至超8萬人,財富管理轉型步伐穩步推進。
同時,券商強化主動管理,提升資管業務核心競爭力。近年來,券商持續優化資產管理業務結構,提升主動管理能力,資管業務規模止跌回升,主動管理產品規模也在不斷擴大。截至2024年末,證券行業資產管理業務總規模為9.7萬億元,同比增長5.7%,其中,以公募基金和集合資管為代表的主動管理產品規模合計4.3萬億元,占比44.1%,連續三年高于定向資管產品規模占比。
值得關注的是,2024年券商積極落實公募基金“降費降傭”改革政策,全行業平均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傭金率持續走低,為萬分之2.4,全年交易單元席位租賃凈收入較2023年下降27.4%,不斷提升投資者獲得感。
對于2024年證券行業的發展及2025年展望,中信建投非銀及金融科技首席分析師趙然表示:“2024年,券商業績顯著修復,核心驅動來自政策利好、自營收益增長及2023年低基數效應。2025年,市場交投持續回暖背景下,股基交易額、融資余額及權益基金發行規模有望繼續提升,繼續提振券商財富管理收入,疊加去年第一季度自營投資收益低基數的影響,行業盈利彈性或將繼續釋放。當前券商板塊兼具估值安全邊際與政策催化預期,建議持續關注。”
(編輯 喬川川)
23:49 | 緊抓半導體市場復蘇機遇 韋爾股份... |
23:49 | 勁仔食品持續推動健康大單品戰略 ... |
23:49 | 多元化業務協同發力 浙江龍盛去年... |
23:49 | 國電電力去年凈利潤創新高 擬派發... |
23:49 | 金價上漲疊加產能擴張 多家黃金上... |
23:49 | 東北制藥:2024年歸母凈利潤增長14... |
23:49 | 涉嫌短線交易 華設集團董事被警告... |
23:49 | 伊之密全球化腳步堅定 2025年戰略... |
23:48 | 多舉措應對市場挑戰 消費電子企業... |
23:48 | 防內卷 提升競爭力 | 新茶飲行業“... |
23:48 | 聚焦基金一季報 | 9只債券基金披露... |
23:48 | 3月份個人房貸利率保持低位 貸款規...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