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尚伃 見習記者 于宏
作為連接資本市場和投資者的重要橋梁,券商在服務投資者、提振市場信心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4月8日至9日,中信證券、國泰君安等多家券商披露了2025年一季度業績預告,凈利增長顯著。在亮眼業績的支撐下,面對近期市場波動有所加劇,券商紛紛積極行動,宣布擬回購股份、股東擬增持股份的計劃,為市場注入信心。同時,券商分析師們一致堅定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和資本市場中長期走勢。
一季度業績“暖意融融”
近年來,券商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基本面呈現出“暖意融融”的良好態勢。4月8日至9日,中信證券、國泰君安、東吳證券、華泰證券、中國銀河發布2025年一季度業績預告,興業證券發布2025年一季度業績快報。整體來看,券商在服務資本市場穩定運行的同時,實現自身穩健發展。
4月8日,國泰君安發布2025年首季業績預增公告,預計一季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112.01億元至124.45億元,同比增長350%至400%。國泰君安表示,一季度,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增長的主要原因為吸收合并海通證券產生負商譽。
作為行業龍頭的中信證券同樣保持著出色的業績表現,預計2025年一季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65.45億元,同比增長32%左右。對于業績預增的主要原因,中信證券表示,一季度,公司錨定打造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發展目標,積極服務實體經濟,深入推進國際化戰略,綜合金融服務能力持續提升,財富管理、投資交易等業務收入同比增長較多。
此外,華泰證券預計2025年一季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34.37億元至36.66億元,同比增長50%至60%。中國銀河預計2025年一季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7.73億元至31億元,同比增長70%至90%。
除頭部券商外,中小券商的業績表現也值得期待。東吳證券預計2025年一季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9.12億元至10.03億元,同比增長100%至120%。東吳證券表示,一季度,公司積極把握市場機遇,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實現經營業績持續提升,財富管理、投資交易等多項業務收入穩步增長。
興業證券業績快報顯示,公司2025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7.92億元,同比增長17.4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16億元,同比增長57.32%。興業證券表示,收入和凈利潤增長的主要原因是財富管理、信用交易、投資交易等業務發展良好,業績穩步增長。
以“真金白銀”提振市場信心
在披露首季業績的同時,4月8日至9日,多家券商上市公司同步披露擬回購股份、控股股東擬增持股份的相關公告。一系列舉措充分彰顯了券商對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的堅定看好,以及提振市場信心的決心。
4月8日,國泰君安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長朱健提議公司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部分公司股份,擬回購股份的資金總額為10億元至20億元,回購的股份將用于維護公司價值及股東權益。
4月9日晚間,中泰證券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長王洪提議公司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部分公司股份,擬回購金額為3億元至5億元,回購的股份將用于減少公司注冊資本,優化公司資本結構。同日晚間,財通證券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長章啟誠提議公司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部分公司股份,回購的股份將用于維護公司價值及股東權益,擬回購金額為1.5億元至3億元。
東方證券同樣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積極維護公司價值及股東權益,目前正在籌劃回購公司股份事項,擬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股份,回購金額預計為2.5億元至5億元。國金證券為踐行“以投資者為本”的發展理念,增強投資者對公司的投資信心,擬通過集中競價方式回購公司股份,擬回購資金總額為5000萬元至1億元。國投證券母公司國投資本也表示,擬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股份,回購金額預計為2億元至4億元。
除回購股份外,控股股東計劃增持股份也傳遞出對公司發展前景看好的堅定信心。長城證券發布公告稱,基于看好國內資本市場長期投資的價值,對公司未來穩定發展的信心及公司價值的認可,公司控股股東華能資本擬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票,擬增持金額不低于5000萬元且不超過1億元。
中泰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徐馳表示:“大型上市公司回購、增持等行為,能為市場注入流動性,有利于短期平抑股市波動,還能夠向外界展現公司對其未來盈利的看好,維護投資者以及合作伙伴的信心。”
堅定看好資本市場長期發展
在發布向好業績、推出回購及增持計劃的同時,券商研究團隊也紛紛發聲,堅定看好中國經濟前景和資本市場發展。
4月8日上交所召開專題座談會,與申萬宏源、中信證券等10家證券經營機構代表深入交流。與會機構紛紛表示,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面對當前不確定性因素有所增加的市場環境,一定要堅定信心、勠力同心,保持定力、凝聚合力,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齊心協力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恒表示,總體來看,面對外部沖擊,當前政策“組合拳”既有監管機構的預期引導和規則調整,又有“國家隊”真金白銀的直接行動,更有金融機構、上市公司等市場參與主體的自發回購、增持等行為,形成政府和市場的合力,兼顧了短期及時性和長期的規范性,不僅說明各方資金對A股長期價值的肯定,也彰顯了決策層穩定資本市場的決心。
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楊超認為:“從中長期來看,中國經濟的韌性有望持續顯現,A股市場有望實現穩定健康發展。”
展望后市,中金公司研究部國內首席策略分析師李求索表示,短期來看,預計A股市場難免出現階段性波動。中長期來看,外資回流中國市場的潛力將逐步顯現,中期市場表現有望繼續向好。未來伴隨穩增長政策進一步加碼、有效需求回升,消費領域有望逐步迎來趨勢性行情。
聚焦配置角度,申萬宏源研究A股首席策略分析師傅靜濤表示:“看好高股息相對收益,反擊資產(農產品)和對沖資產(房地產、建筑裝飾、耐用消費品、服務消費)現階段占優。維持2025年‘科技結構牛’判斷,繼續推薦國內AI算力和應用、具身智能和低空經濟等板塊。”
23:49 | 緊抓半導體市場復蘇機遇 韋爾股份... |
23:49 | 勁仔食品持續推動健康大單品戰略 ... |
23:49 | 多元化業務協同發力 浙江龍盛去年... |
23:49 | 國電電力去年凈利潤創新高 擬派發... |
23:49 | 金價上漲疊加產能擴張 多家黃金上... |
23:49 | 東北制藥:2024年歸母凈利潤增長14... |
23:49 | 涉嫌短線交易 華設集團董事被警告... |
23:49 | 伊之密全球化腳步堅定 2025年戰略... |
23:48 | 多舉措應對市場挑戰 消費電子企業... |
23:48 | 防內卷 提升競爭力 | 新茶飲行業“... |
23:48 | 聚焦基金一季報 | 9只債券基金披露... |
23:48 | 3月份個人房貸利率保持低位 貸款規...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